书店的前世今生
离开书店已经几年,不知还有没有资格探讨一下当下书店的一些变化及我们的变化。
网络GIF小时候在西北的小县城里没有书店,唯一能跟书挂上钩的是学校旁边几乎专卖教辅的新华书店,除了学校的要求,对进去找点教辅书籍是并不感兴趣的,直到大学除了图书馆,才算真正去到书店,去到西西弗、精典,那时对书满是新奇、兴趣,穷学生买不起就只是看。
新华书店(via 网络)后来在深圳进了西西弗,知道了诚品、方所、先锋、言几又、page one、钟书阁、旧天堂、小津、荒野、覔书店…大大小小、连锁独立,行业的标杆是诚品,各个摩拳擦掌地去香港诚品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后直奔终极目标——抢占市场份额,连锁书店从不断开店着手,独立书店也是增加知名度,从不同的侧重点开始全面发展,六年过去了,西西弗已经超额完成了当时的目标,学习MUJI建立了管理制度体系,未能见证,但肯定是详尽无遗的,因为一定程度上它也成了标杆,被其他书店仰望、学习,不是卖广告,否则也不会选择离开,只是书业不易,任何一家小小的书店都值得敬仰。
覔书店(via 网络)书店时光读了那个时段最多的书,选书的方式是绕着新书大道依据书名和封面来下手,皆因用于上下班路上,几乎都是无营养的轻松、搞笑,偶尔来点冷知识,最有营养的时刻是早晨晨会的分享,销售单上的书目也多为轻松、鸡汤类别的,果然大家休闲方向几乎一致。
排行榜(via 网络)去年台北第一家24小时诚品书店宣告今年关店,读库搬迁也发起呼吁大家买买买起来,商场靠书店提升格调、引来客流,书店也越来越多样化,美感十足的网红打卡地、走进乡间融入村民、用艺术妆点、以生活多样为主打、饮品休闲为亮点、文创产品打配合、分享互动签售轮番上阵,此为文化配套,不仅要有内容,还要体验十足,书看得舒服、有交集,兴趣方能愈发浓厚。
重点展示(via 网络)我们买着亚马逊当当的五折,靠分享看着免费电子书,甚至干脆免去那五折,可能抖音就能满足,偶尔打卡书店,跟逛小创意店是一样的心态,只是免去约聚似乎只有吃饭单一的选择。《小小巴黎书店》中说逛书店的分为三种人,第一类人把书籍视作他们幽闭的日常生活中唯一的一丝新鲜空气;第二类完全是被书店名字或者氛围吸引,或者就是去拍照的;第三类客人认为自己是国王,却不幸全然没有王室的礼仪,不打招呼,就用刚吃过炸薯条的油乎乎的手指把每本书都摸了个遍。第一种太稀有,第二种就是我们中的大多数。
电子书(via 网络)书店选择着我们,我们选择着书店,用遗憾送走长河中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