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代人的离婚率高于上代人
今天早上,忽然看到了今日头条上的一个“回答问题”有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这一代人的离婚率高于上代人?
我想有以下几种原因吧。
离婚这一社会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 : 社会环境因素
“离婚率上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人权第一,自由第一,所以,大家都要享受一下新时代的权益,离个婚感觉感觉。
离婚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也变成一个社会环境的形成。大家在这个环境中,做着符合时宜的事情,自然无可非议,而且还觉得顺应了潮流。
真是观念的畸形和变异,而很多人却想离婚当作儿戏,表现的轻描淡写、无足轻重。
为什么这一代人的离婚率高于上代人二 : 思想观念所致。
上一辈人还有传统文化思想的约束,“糠糟之妻不下堂”,家是一个人的天地,离婚率极低,家庭团结、和睦。
而新时代的人们早已将传统文化抛之九霄云外。
在道德、观念、思想上没什么约束,没有准则,追求精神自由,个人享受,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什么道德伦理全然不顾。
甚至,有的人会离上三四次婚,最后一次还是离了婚,一辈子除了结婚就是离婚,一事无成。家庭不睦,个人情感失落,子女堕落,一塌糊涂。
但是,在他们的思想中,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自己过得自由、开心就好。
我认识的一位至今单身的女子,便是这样,与第一任男友在婚前爱得如胶似漆、死去活来,结果,结婚后互不相容、各行其道,三年后便离婚了。
接着她又找了第二任,依然不改自己飞扬跋扈的性格,不久又离婚了,这个期间她自己一直带着自己与前任的孩子。
孩子的性格变得暴戾、孤僻、古怪,不合群,她除了袒护、纵容之外, 丝毫不懂得教育和改正观念。
先后又续接了三四任丈夫,无一能与她常相守。而她觉得反复的离婚、结婚也很正常,并无大碍。
这个女人至今单身,没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古人认为:家和才能万事兴,家是根本,家是天地,只有“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没有了家就没有了一切。
家庭分裂即是破灭了元气,变成一个不完整、不完美的人生。
所以,古人尽量迁就对方,非到万不得已不敢离婚。
其实,心外无物,在于心态和世界观、价值观,将观念扭正过来,彼此用欣赏的眼光看对方,把对方当成心中期望的那个样子,就会包容、迁就。
如果遇事只外求不内视,那么无论何时也很难与人相处。
我们见到过很多离婚的人,原配不合适,结果第二婚也不合适,第三、第四直到最后还是不合适。
为什么呢?
因为,两人相处在于互相向对方妥协、让步。
如果,彼此互不相让,固执己见,而且,个自又有很多自身问题,那么,则很难相处。
不能改变自己,离婚也无法解决问题。
善于改变自己,则不必离婚。
要进行对自己的思想改造,观念修正。
三观正确了,眼界开阔了,心胸宽大了,夫妻之间相处就融洽了。
告诫大家:处理夫妻之间的情感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传统文化!
我见到很多婚姻濒临破灭的夫妻,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之后,重归于好,相爱如初,过起了幸福生活。
传统文化会教会你怎样处理自己的情感,怎样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不是如何去苛求别人和外界。
会让你变成一个有涵养、有思想、有内涵、有教养的绅士!而不是那个我行我素、天马行空、不考虑后果、不管不顾的人!
为什么这一代人的离婚率高于上代人
三 家庭的经济问题也会引发婚变
有的人贪图享乐,不甘心眼下的平淡生活,觉得没有幸福和快乐,而另嫁他人。
其实,所谓的幸福、快乐都是来自于自己的感觉和心情,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自己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自己觉得不幸福那就是不幸福。
六十年代时期,有很多夫妻,在贫穷艰苦的岁月中,携手并肩、安贫乐道,依然携手走到了最后,和和美美、高高兴兴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他们就是被传统文化思想束缚,才不至于家庭破裂、妻离子散。无论内心和情感受到了多大的委屈,也能承受、隐忍,为家庭做出了应有的奉献。
无论是上一辈人,还是现代人,都应该有正确的家庭婚姻伦理观,学会如何经营家庭和婚姻以及自己的情感,不可轻易放弃家庭。
离婚未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乌鸦如果不去改变声音,更换多少个环境也不会被人喜欢。
一个不懂得迁就别人的人,谁都会讨厌。
我们看到现代离婚的夫妻,其实最早与第一任相识的时候,还是情投意合,如胶似漆,非她不娶、非他不嫁,海誓山盟地表示: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结果没几天竟然:分崩离析、分道扬镳了。
不是彼此有什么问题不能相容,而是两个人都不愿意改变自己,不愿意相融。
认真改变观念,学习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离婚率则会降低,社会会更和谐。
如果:人们将精力和时间,用于经营家庭、教育子女、实现人生的价值中,则会家庭和睦、子女进步、事业有成。
再无离婚。
为什么这一代人的离婚率高于上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