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指数新媒体产品经理

来一场微信指数10万+的活动怎么样?

2017-03-25  本文已影响113人  胡桃苑

全文约1700字丨建议阅读5分钟

这两天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也被一大波绿色趋势图给攻占了?

在国足让国人沸腾的当天晚上,微信官方推出了「微信指数」也让新媒体人沸腾了一把。

按照「微信派」官方的说法,微信指数是微信官方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

和往常一样,刚推出的微信指数依旧藏着掖着,手动搜索「微信指数」才能够看到。

体验之后,胡桃君发现其功能非常简陋,只能显示7日、30日、90日的微信指数,但是,对于价值更大的实时动态数据,还没能够实现。

01、为什么推出微信指数


作为一款月活跃用户达8.89亿的应用,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微信为什么要开放大数据能力呢?

来自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你可能经常看到某个事件在“刷屏”,但没法精确了解它在一段时间内的热度变化。虽然目前出现了一些基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指数,但还没有来自微信的社交数据,难以形成立体化的、综合的用户偏好跟踪。

也因此,依托于微信海量数据的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工具“微信指数”应运而生。


02、微信指数如何计算


微信指数能够帮助大家看到关键词在微信内的热度情况,热度情况有且只限于微信搜索、公众号文章以及朋友圈公开转发文章形成的综合分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微信指数」是紧紧围绕着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反映出公众号文章中的热点热度。

这个指数一推出,肯定有不少人开始动SEO的念头。

那么如何提高公众号的微信指数呢?

根据微信指数的生成我们可以知道,大量被搜索,大量曝光,大量传播是提高微信指数的关键。此外,在公众号文章充分露出,通过引导用户搜索关键词也是可以实现的。

03、微信指数的应用场景


捕捉热词,看懂趋势

微信指数整合了微信上的搜索和行为数据,基于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形成当日、7日、30日以及90日的“关键词”动态指数变化情况,方便看到某个词语在一段时间内的热度趋势和最新指数动态。

监测舆情动向,形成研究结果

微信指数可以提供社会舆情的监测,能实时了解互联网用户当前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热点事件、舆论焦点等等,方便政府、企业对舆情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案。

比如搜索大热点“国足”,你会看到3月23日中韩大战,中国获胜为国足带来1700W+的热度。

洞察用户兴趣,助力精准营销

微信指数提供的关键词的热度变化,可以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点及变化情况,比如日常消费、娱乐、出行等,从而对品牌企业的精准营销和投放形成决策依据,也能对品牌投放效果形成有效监测、跟踪和反馈。


04、微信指数VS其他微指数


其实微信推出微信指数算是后来者,在微信指数前头早就有了一大堆指数,比如传统的百度指数、360指数,还有新兴的新媒体平台指数,比如微博的微博热搜和微指数、公众号第三方数据平台新榜、今日头条的头条指数、知乎指数,豆瓣指数……

当微信指数一出,大家又开始鼓吹微信指数会有多神乎其神。

不少人说微信指数会动摇到百度指数和其他指数的地位,其实这个说法完全并不成立,因为微信的分析维度仅限于微信平台,是基于内容和用户后端行为做的数据分析。

在查询全网热度的时候,我们习惯用百度指数,因为其分析包括了PC端、移动端的数据,更为全面。

还有针对微信官方提出的微信指数的三个用途,其实微博热搜是不服气的。

我们再看一遍这三个用途:

1、捕捉热词,看懂趋势;

2、监测舆情动向,形成研究结果;

3、洞察用户兴趣,助力精准营销。

针对热词捕捉和舆情监测来说,微博经常作为热点发酵的首发平台,当我们要热点借势的时候,我们习惯用微博的热搜榜,最近微博热搜更是把每10分钟更新一次的速度升级到每1分钟更新一次!

开放和快速的资讯传递,让微博在热点监测上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微博传了个遍,微信还没有声响。因为现在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的热点都是在微博热搜采集的,再经过编辑之后,可以说是炒冷饭了。

所以,在热词捕捉和预警监测方面,微博热搜比微信指数更有价值。

同时针对精准营销来说,微博也是当仁不让。

当然,微信指数基于微信平台肯定是有其优势所在的,其中最大的用途就是可以对微信活动推广进行监测,效果评估,这是其他指数无法做到的。


05、结语


对于营销狗们来说,微信指数最大的用途就是可以对活动效果进行检测,但是另一方面,活动效果有了明确的衡量指标之后,营销狗身上又要背负一个KPI了。

老板:来一场微信指数10W+的活动怎么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