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题推荐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心理

到底有多少人爱上的只是幻想中的爱情?

2017-10-18  本文已影响630人  袁筱鱼
文/袁筱鱼

1

在一片白雪皑皑的大地上,举目苍茫。风呼呼地刮着,雪花从你的头顶飘落。你在这里,踽踽独行。四周没有砖瓦,没有人,没有动物,甚至没有树木。

你双手交叉环抱于胸前,低着头,打着寒颤的身体不自觉抖动,牙齿咯咯作响,逐渐冷到麻木……

很奇怪,在其间行走,根本没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畅快。所有的感受最后汇成两个字——绝望。

很显然,这是一幅没有关系存在的“孤单”的画面。

想起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一句话,所有确定性的根源就在于:你在并且我在。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否则,如同在上面雪地里出现的人一般,只会感到哀伤绝望,甚至接近死亡。

于是,我们都不愿意一个人如此行走,必须寻找相应的同行者,寻找满足内心需要的那个亲密爱人。

2

有个朋友L,学艺术出身,人在厦门。一次去云南旅游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当地一家咖啡店的老板,有明显好感,算是一次艳遇。

回厦门后,念念不忘短暂相交的快乐。于是通过微信联系,两人相谈甚欢,惺惺相惜,于是很自然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两年多来,他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只能是双方利用年假或法定长假才得以相见。每次见面都自带小说中戏剧性的浪漫色彩:要么女朋友扮演送快递的顺丰小哥,在L的工作地点“突然袭击”;要么L突然出现在女朋友的店里捧花单膝下跪;要么L将花瓣铺满整个房间迎接女朋友的到来;要么在海边点起心型蜡烛弹着吉他、唱着歌、跳着舞;要么在各种景点卿卿我我,拍下唯美文艺的照片和视频……

一切美好地不像话。

每次见面不会超过半个月,每次在一起都要相隔数月,所以每一次的相互接触充满了新鲜和有趣。

两年多了,双方都以为了解了彼此,都对彼此特别满意,也陆陆续续见了家长。按常理来说,结婚指日可待。可是,L就是在即将去领结婚证的前夕开始焦虑,并迟迟不愿挪动步伐去民政局。

女朋友问他,是不是不爱她了?他说不是。那是不是觉得对未来不确定?那她可以来厦门找工作。他也摇头。那到底是因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如此不愿结婚,又不愿分开至少快要一年,终于,女朋友不愿如此不明不白拖拉下去了。她说,要么结婚,要么分开,30多岁的他们都耗不起彼此。

她从云南飞到厦门,带来了身份证,并和L拍好了结婚照。可是,就要到民政局的时候,L还是返回了。

结局自然是分手。L痛苦万分。

他用了很久的时间问自己,到底哪里不对。她明明是那么优秀又符合他期待的女生啊。可能只是因为,她身高不到150?

我觉得这个理由太牵强。她的身高早在他第一次见她就知晓的,何必在分手后才耿耿于怀?除非……

除非是他爱的根本就不是真实中的她,而是用幻想打造出的一个完美爱人。所以在不涉及婚姻的时候,他沉醉于其中,而一旦要面临最真实的相处,便遭到潜意识的强烈抗拒。

3

我们也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一段恋情刚开始时,可能对方的声音、外貌、气质打动了你,聊过几句后发现,很多思想、爱好、人生经历也能跟你相吻合,简直天造地设,不在一起都有违天理。

在这个阶段,双方粘腻,如胶似漆。

而进一步观察后渐渐发现,ta原来并不像你想象中那样合乎你的心意。Ta有ta不同于你的思想、喜好、习惯。Ta也没有你原来感觉地那么好看有品位有气质。

这时候,有的人会认识到人当然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完全合乎你的心意,于是学会看到真实的ta,接纳ta的优缺点并寻找彼此舒适的相处方式。用真实的自己去爱真实的ta,用心感受ta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

然而,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极为少数。

多数人要么觉得对方不再具有魅力继而放弃,要么继续将幻想寄托于对方身上。前者直接斩断了与对方的连接,而后者就好比让心自动带着滤镜,主动屏蔽对方真实的需求,真实的思想喜好等,进而压抑对方。

后者当然更加可怕。

4

“真正的亲密,是两个人真我与真我的相遇。”心理学作家武志红老师这么说,我表示无比赞同。

习惯自动屏蔽对方真实摸样的人,自然也不会看到真实的自我。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我不知道。我只能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去感知,通过他人对我的态度去察觉。

与“主体”相对的是“他者”。没有自我意识,失去主观人格的人,便是“他者”。

“他者”会将情感曲解,会让不真实的自我触碰另一个不真实的对方,形成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在这样假性亲密关系中,由于“我”的自恋,“我”只能看到“我”对对方的幻想,唯有如此,才能继续攫取所谓的“幸福”,让自己开心。

然而,不被真实接纳的对方自然能感知到这份感情的“不对劲”。毕竟,有谁愿意自己的真实需求不被看见,尽管你说多么爱我,而我却只能感到疲惫和虚无。

每个人都渴求真实的自己被接纳,那个能接纳我们并与我们琴瑟和谐的人,定然是真爱。但也一定要擦亮双眼,拒绝那些自带滤镜将我们幻化成心目中完美形象的人。

就像林徽因晚年告诉儿子,为何拒绝了徐志摩: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个。

因为梦幻终究会破碎,那么到时候除了剩下万木皆枯的悲凉外,便是“相见不如不见”的懊悔。

也请在所谓爱情中的男男女女们,尽早从幻想中脱身而出,用真实的心灵触碰真实的对方,想对方所想的同时,不忘自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