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

《三体.地球往事》--《一百本书读给你听》

2018-04-24  本文已影响32人  简云之风

《三体.地球往事》--《一百本书读给你听》

《一百本书读给你听》之《三体.地球往事》

《三体》这套书已经火了好几年了,鉴于小说这个类型的持久生命力,我相信它还会火很久。最初几年之前,我在微博上便看到很多大V推荐这本小说,包括了很多企业界的大拿。当时便已经对这本小说所讲述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了。我在百度上搜索关于这本小说的简介,了解刘慈欣那大开脑洞却又极富科学思维的想象——三个太阳运转、黑暗森林法则、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高低纬转换等等密集的杀手锏。

然而当时我并没有选择去阅读原本小说。因为自己对于小说的阅读设定向来比较严格,非轻易不会阅读小说类。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是创作者虚构的一种故事体系,很多时候难以自洽。倘若我中午独自一人吃饭,我习惯边看视频而食。于是乎过了这么多年,在今年我重新看了一遍《晓说》关于《三体》的三期节目。这重新激发了我对《三体》的兴趣。不过瘾的基础上,我又看了优酷上关于《三体》内容介绍的一个60分钟视频。如你所料,我没隔几天便购买了一套《三体》。

我的这套《三体》是在京东自营上购买的平装本。三本书只要46.5元。以当下的书价来说,这真算得上是超级便宜了。收到后,也让我惊讶一番——印刷质量真和盗版书没啥区别,纸质很差,还有不少摸起来细小颗粒装的灰尘在纸上。所以你如果购买的话,建议可以购买印刷质量更好的精装本。阅读的触感会更加好一些。

《三体》“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一个如下的故事:

在文革中收到迫害的叶文杰,被禁闭在雷达峰干技术。她因为对文革中人性爆发的种种丑恶之事,产生了对人类文明的放弃与憎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因为做实验,而利用了太阳,将人类信息发送到了宇宙深层空间。

三体文明接收到了这个信息。三体世界拥有三个太阳,他们毫无规律地运转着。周而复始地毁灭着三体文明。三体人得知地球存在的消息之后,决定离开他们随时可能毁灭的家园,入侵地球。

他们派了两个智子先期抵达地球用于干扰人类基础科学的研究。从此人类的基础科学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也就锁定了人类的科技。这样他们的殖民舰队在450年后抵达地球时,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打败人类。

三体人开始入侵地球的消息,在少数地球高阶人群中传播开来,他们组织了地球三体组织。然而组织很快地产生了分裂,先后出现了三个派别:降临派、拯救派、幸存派。经过了来回争夺,地球各国政府组成的联合作战团队消灭了降临派,并且取得了降临派手里掌握的三体文明的详细信息。

最后,在联合作战中心的会议上每个人的眼中都看到了三体人对人类的定义:你们是虫子!然而三体人忘记的一个事实是: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地球人为了种族生存而开始了新的努力......

《三体》是一本不怕剧透的书。这一点是我在阅读之时才领略到的。原先我也曾怀疑——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悬念,是否还值得阅读本书?事实证明,毫无影响。大的概念和方向在我之前的了解过程中早就知道了。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三体》的阅读吸引力。虽然你知道了大的方向上的悬疑结果,但是原著中那些细枝末节的悬疑以及空灵古怪的情节,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阅读者。刘慈欣的情节设计跌宕起伏、大开的脑洞又无边无际,足足可以一口气读完而不停歇。几乎从每一章开始阅读,都是引人入胜的布局。

就刘慈欣开的脑洞而言,以及他那描述极富科学性的美感,《三体》是一部了不起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作品。《三体》中扔出的干货很多,他对人物的描写不像一般文学作品那样丰满,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刘慈欣更注重将丰富的科幻情节展现出来,这就已经足够费笔墨的了,可以这么说,他不屑于过于浪费过多的笔墨在刻画人物的细腻情感上。而且这对于一般的科幻作品而言,有可能会显得冗长而缺乏可读性。

一、

在第一章的末尾,常伟思将军对汪淼说:“汪教授,你的人生中有重大的变故吗?这变故突然完全改变了你的生活,对你来说,世界在一夜之间变得完全不同。”

“没有。”

“那你的生活是一种偶然,世界有这么多变幻莫测的因素,你的人生却没什么变故。”

汪淼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嘛。”

“那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偶然。”

“可......多少代人都是这么平淡地过来的。”

“都是偶然。”

在说这段话时,汪淼还不知道三体舰队已经启航开始航向地球了,而常伟思已经知道了三体舰队将会在450年后抵达地球。这段话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地球是冰冷宇宙中一颗温暖的椰子果实。适应了温暖怀抱的人类,却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唾手可得的、丝毫不带有珍惜的认知。

二、

《三体》对于文//革的描写虽然着墨短短几个章节,并不是长篇巨著地来刻画,但是仍然让人感到震撼。如今,大部分年轻人,对于那场荒诞、残酷、血腥的历史已经很少有所了解。没有了解,就没有畏惧,更不会产生警惕。读一读《三体》的这一段描述,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对叶哲泰的批斗会上,一名女红卫兵厉声说:“你胡说!爱因斯坦是反动的学术权威,他有奶便是娘,跑去为美帝国主义造原子弹!要建立起革命的科学,就要打倒以相对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理论黑旗!”

当那四个女孩儿施暴多去父亲生命时,她曾想冲上台去,但身边的两名老校工死死抓住她,并在耳边低声告诉她别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当时会场已经处于车的癫狂,她的出现只会引出更多的暴徒。

因为代誊写信件而被牵连的叶文洁被羁押起来。期间,一名中级法院军管会的军代表程丽华对叶文洁说:“小叶啊,我跟你交个底吧。你这个案子,弹性很大的。往低的说,知识青年受反动书籍蒙蔽,没什么大事,都不用走司法程序,参加一次学习班好好写几份检查,你就可以回兵团了;往高说嘛,小叶啊,你心里也清楚,判现行反革命是完全可以的。对于你这种政治案件,现在公检法系统都是宁左勿右,左是方法问题,右是路线问题,最终大方向还是要军管会定。”

三、

史强的人物刻画是成功的。由最初的粗鲁、歪斜的形象,到最后让人感到轻松、乐观豁达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转变。这中间史强在王淼心中的形象也是同样如此一个渐进的过程进行了转化。

四、

三体人的文明被一次次毁灭,然后重生。然而每一次重生的三体文明都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而且重生的三体人只带有最模糊的记忆,和之前文明的三体人并不相同。

这个设定脑洞已经很大。虽然重生了,但是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这就像是施瓦辛格为主角的《第六日》讲述了克隆人的故事:克隆的技术再完美,但他并不是原来的那个人。

五、

《三体》中刘慈欣对人性的恶进行了批判,与其说说是“恶”,倒不如说是“愚蠢”。正是因为愚蠢、缺乏判断力、软弱,才让《三体》中的人们选择了很多对于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并非最优且伤害很多的决策。

人类群体性的决策水平往往会产生降低。这不是因为群体性的智慧不够大,而是因为群体性的相互制约导致博弈论原理的出现。

六、

伊文斯在山坡上种树,村民们强行过来砍伐,一番言论,被刘慈欣刻画地入木三分。

有人向她打招呼,是哪个生产队长,现在的村长,他认出了叶文洁。当她问他为什么砍林子的时候,他说:“这片林子嘛,不受法律保护的。”

“怎么能这么说?《森林法》不是刚刚颁布吗?”

“可白求恩在这儿种树经过谁批准了?外国人擅自到中国的山坡上种树,受哪门子法律保护?”

“这说法不对的。他在荒山上种,又没有占耕地,再说,他当初种的时候你们也没有说什么。”

“是啊,后来县里还给了他一个造林模范呢。本来村里是想过几年再收林子的,猪养肥了再杀嘛,可南圪村的人等不及来砍了,我们不动手也没份儿了。”

“你们马上停下!我要到政府部门去反映这事!”

“不用了,”村长点上一支烟,指指远方正在装树木的一辆大货车,“看那车,就是县林业局副局长的,还有镇派出所什么的,木头数他们拉走得最多!我说过,这林子没名份的,不受保护,你到哪儿找都没用;再说,叶同志,你不是大学教授吗?这和你有嘛关系?”

如果仔细研读这段,你会体会到很多层含义。这种事情每天在发生着,只是换着不同的面具而已。有些甚至连面具都懒得戴。

“不受法律保护”,那么什么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呢?

“外国人擅自到中国的山坡上种树,受哪门子法律保护?”前几年很砸中国车主的日本牌车、狂闹麦当劳的人,肯定对此表示十分满意。其实这林子如果是中国人种的,可能早就没了,更等不到现在。

“看那车,就是县林业局副局长的,还有镇派出所什么的,木头数他们拉走得最多!”大头的油水被谁拿走了?明代兰陵笑笑生写的《金瓶梅》对西门庆的一生描写地非常详实。西门庆确实是地方一霸、富甲一方。然而他一生卖力做各种买卖,前后打点,最后银子流到哪里最多呢?书中有详细的讲述,几千两银子的馈赠流向朝廷之中的各色人等,包括当地的芝麻官和朝廷里的各色官员。在《金瓶梅》中,这些资金的流向,大头都流到朝廷里了。西门庆穷奢极欲,自己攒下的那点家产,虽然已算的上是钜富一地,然而他一生之中的大头油水都不会存在他自己手里。

七、

锁死人类的科学,在三体舰队到达前的四个半世纪,因为这两个质子的存在,人类的儿科学将不可能有任何重大进展。据传伊文斯说过这样的话:两个质子到达地球之日,就是人类科学死亡之时。

《三体》中锁死人类基础科学研究,从而实现禁锢人类科学目的的是两个质子。然而在现实世界里,有可能会锁死人类科学的因素是哪些呢?

尊崇科学,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识。仅仅在数十年之前而已,整个中国大陆仍然高唱着:“打倒知识分子臭老九!”科学在那时毫无颜面。如果要科学就要建立“革命的科学”在当时大行其道。

人类,尤其是英美文明一直有反思自己的态度,这当然是很好的,然而如果哪天搞出个反思“禁锢科学的进步”成为了思想主流,那恐怕也是人类未来毁于一旦之日。发展的问题,只能通过更高的发展来解决。试图通过回到过去,解决现在的发展问题,是不可行的。没有人可以做到。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有两种可能性,第一他自己足够强大,可以确保自己已经获得利益不受损,而让他人无法享受进步的果实;第二他自己是禁欲主义者,自己放弃这些享受无所谓。然而自己是禁欲主义者,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如此。人性仍然是普遍的。

八、

在《三体》的“后记”里,刘慈欣写道:

我认为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就是我写“地球往事”的初衷。

关于“零道德的文明”《三体》中所描写地这一代的三体文明(三体已经经历过几百代的文明,每一代的文明都不完全一样)基本算是。他们为了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将文明延续下去,三体文明尽力去除自己带有的生物情感。

前者没有使他狂喜,后者也没有令他沮丧,对那名发出警告信息的监听员,他也没有什么愤恨。以上这些情绪,还有其他的所有情绪,像恐惧、悲伤、幸福、美感等等,都是三体文明所极力避免和消除的,因为它们会导致个体和社会在精神上的脆弱,不利于在这个世界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三体世界所需要的精神,就是冷静和麻木,从过去二百余轮文明的历史中可以证明,那些以这两种精神为主体的文明是生存能力最强的。

对此,小说中有不少细节描述:

现在,他已经活了六十万个三体时,三体人的寿命一般在七十至八十万个三体时,七十大部分人早在这之前就失去了工作能力,这时他们就会被强制脱水,脱水后的干纤维躯体被付之一炬,三体社会是不养闲人的。

九、

《三体》中对人类文明有很多令人反思、恨恨的描写。然而如果说刘慈欣对人类文明的看法是负面的。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刘慈欣站的角度仍然是从宇宙间文明的视角进行了观察,人类文明不是那么坏,三体文明也不是那么好。它们完全是不同类型的文明。他们的好坏之间确实导致了某些文明更容易被毁灭,但是这种态度是复杂的。

就如同三体文明的元首对宣传执政官说道:

让他把这个科学事实向全世界反复渲染,让三体人民明白,文明的毁灭,其实是一件在宇宙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在普通不过的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