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放弃移民美国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665人  良大师

说一个秘密,良叔有一段时间想移民美国,有这个想法的还有几个好朋友。

为此,几年前,我们还组织了一次美国深度游,不但考查了美国几个城市的房价,还找了几个已经移民美国朋友,了解情况。

最后的结果是,所有的朋友都放弃了移民的想法。

具体原因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大多数人对美国的印象,可能都来自好莱坞电影,以及那些宏大的品牌,这些都给我们一个遐想,自由、民主、富裕、祥和......

但真实情况,还真不是这样。

多数美国人都比较穷,税赋非常重,阶层固化更是严重。

几个朋友在美国已经移民好多年,经济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赚的钱都缴了税,这和努力与否,已经没太大关系。

朋友中有在科技大公司的,也有自己创业的,他们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在美国逆袭的可能性,比在中国小的太多了,你是哪个阶层的人,再怎么拼,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死死固定,而无法挣脱。

最近看了一本书《我们的孩子》,揭露了美国阶层固化的问题,本提出一个尖锐的论述:

在美国才真的是寒门难出贵子。

书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作者帕特南,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发现,财富和家庭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

这和中国“贫贱夫妻百事衰”的说法一致。

当然,这不是说富人就不会离婚,而是说富人平均的离婚的概率,是要小于穷人。

而且,就算富人离婚,也有经济基础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

而贫穷的家庭,往往婚姻比较脆弱,家庭杂乱多变,

不仅如此,贫困的家庭,为了生计,没时间去陪伴孩子,

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智。

所以,家庭就如同是种子的土壤一样,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孩子未来成长的方向。

2. 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都以为,能进入一个好学校,就是给孩子提供了好的教育。

帕特南却说,我们都理解错了,好学校带来的好环境,才是良好教育的温床。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某大城市,政府出资,修建了两所学校,师资和硬件完全一样,唯独学校所在地有点差别。

一个靠近富人区,一个靠近贫民窟。

几年后,就可以观察到,靠近富人区的孩子各个都很优秀,而靠近贫民窟的孩子,很多都变成了帮派成员。

所以,作者说,好的学校,好的教师,并不重要,好的同学才重要。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想中国的学区房,其实就是一个无形的过滤器,把有经济实力的家长筛选了进来,他们的孩子往往也比较优秀,大家你追我赶,氛围成就了优秀的学生。

所以,我们说“孟母三迁”,也是对这个例证很好的诠释,而且,还可以看出,孟家应该比较有钱。

3. 关系网对孩子的影响

关系网就是一种隐性资本。

想必你应该也应该能理解,一个偏远农村孩子,和一个上海高管的孩子,两人一出生就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

因此两人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种社会资本,是群层造就的,却包罗万象,能给后者带来更多的优势。

比如掌握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多的爱好、认识更优秀的人......

帕特南在书中也提到了两个案例。

有两位母亲,她们一个穷一个富,都有一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女儿。

而且女儿都拥有多动症。

富妈妈通过圈子,找到了多动症领域的专家,给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妈妈又通过关系,找到一位作家当导师,让女儿学习写作,最后女孩成为了一名作家。

女儿最终结交了一位商业精英,结婚生子。

而穷妈妈却无力改变现状,女儿因为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而过早辍学,吸毒,早孕,男人换来换去,最后还是沦为了一个贫困的单身妈妈。

你看,贫困有时就像基因,会代代相传。

以上,就是我看到的美国实像,也因此放弃了移民打算。

一个中国富豪,移民美国有很多目的,有些好说,有些不好说。

一个中产阶级,想通过移民,生活在美国,而期盼更上一个台阶,那就太不现实了,生活质量还会下降。

如果仅仅是拿一个身份,投入产出比,又太不划算了。

所以,比较起来,还是中国机会更大些。

今天说的这个事,你觉得和你无关吗?

其实不然,放眼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社会进程都是大同小异的。

就像,在经济发展初期,英国遇到了污染问题,美国则遇到了食品安全问题,都与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如此相象。

不仅如此,经济及社会形态也会在过程中的拥有趋同性。

说白了,发达国家的现在,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将来。

再说白点,无论从哪个方面,与发达国家比,我们仍在路上,也因此还是拥有更多的机会。

草根逆袭的概率仍然大于那些国家,只是越往前走,机会之窗就会越来越小,直到关闭。

所以,每当我看到那些慵懒的年轻人时,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唏嘘,他们无视越来越稀缺的红利,抛弃他们的,不是时代,而是他们自己。

这篇文章也给我的读者们一个提醒,毒圈越缩越小,我们必须加快奔跑,我们要让成长的速度,快过时代红利消失的速度,我们要让收入增长的速度,快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共勉。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