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成长励志读书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书笔记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3人  周周心理说

在古希腊神话中,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亲手雕刻的少女拉泰亚,他热烈的爱和真诚的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为雕塑赐予生命,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这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造就奇迹。皮格马利翁创造了他的爱人,我们也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着自我和他人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剧场里的导演,找人饰演自己舞台上的角色,于此同时,别人也把我们排进他们的戏剧之中。

《皮格马利翁效应》

我发现了你,还是我创造了你?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多年后,与曾经的恋人再次相遇,却发现对方与自己记忆中的那人大相径庭,于是感慨唏嘘,或是奇怪自己当初怎么瞎了眼......某个你自以为熟悉的人,在走出彼此的关系后却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就连性格也变得陌生,你突然觉得,好像一点也不了解他,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后来的我们》海报

我们了解的只是我们故事里的那个人,而在别人的故事里,对方则出演着另外的剧情。每段关系的“感觉”都不相同,每段感情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旋律,不可能在别处被精确复制。比如,我们跟某个朋友在一起会更乐于嘲笑对方的小缺点,而跟另一个朋友,则更乐于高谈阔论一唱一和,与不同人的交往,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爱情的碰撞,最容易创造幻想和创造对方,坠入情网和沐浴爱河是幻想开始的地方,当我们初次遇到一个人时,我们相互搜寻彼此微妙的线索,审视对方是否适合我们剧本中的某个角色,这个匹配的过程发生在无意识之中,感觉上就像是天赐良缘,最初的对方似乎满足了我们的所有幻想,我们“内心的剧作家”所准备的剧本、服装、台词、妆容都像是为对方量身打造。一旦我们为对方预设了一个形象,我们便试图从对方身上捕捉我们想要的部分,发出我们的期待、想要和需要他们成为“我心中期望的那个人”,对方亦然。我们成为彼此人生故事中的人物,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微妙互动当中,我们也许会成为彼此的拉泰亚,但也可能把对方变成了自己最想逃离的人。

双胞胎姐妹的故事:你是我不能忍受的自己

洛玻塔和唐娜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妹妹唐娜是热烈轻率的,姐姐洛玻塔是安静束缚的,她们一方面竭力回避对方身上自己不喜欢的部分,却也无法从不可抗拒的一体感中完全抽离。

《天生一对》

有些性格放在自己身上我们会受不了,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把自己忍受不了的各种性情编排给了最亲近的人,把自己最不能忍受的东西寄放在对方身上。妹妹复制了父亲的任性和不负责任,姐姐则充当了无助和恐惧的照料者的角色,这对双胞胎姐妹就这样在对方身上创造了背光面的自己,终其一生纠缠在一起,就像在跟影子拳击。

父女的故事:重复的孤寂人生

马克和女儿琼的人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一对在别人眼中相当出色、成功的父女,却都被囚禁在麻木的情感高墙之内。父亲马克是封闭且疏离的,绅士地迎合着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却为此深感困扰,父亲希望把女儿塑造成没有烦恼的“马克2.0”版本。在琼二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她的内心世界一直被父亲所塑造,父亲教导她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却几乎不让她做自己。

《摔跤吧 爸爸》剧照

琼满足了父亲对她的期待,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取悦者”,但也同样继承了父亲的性格和随之而来的困境:既害怕自己一味迎合别人的喜好,成为为别人而活的人,又害怕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损害自己长期经营的形象。

马克和琼的故事让我们看到,通过成为父母内心世界所希望的某个样子,孩子的人生会被父母怎样雕琢,父母把自己悬而未决的人生难题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却往往把孩子也引入同样的困境。

夫妻的故事:破碎的安全感

汤姆和凯茜的婚姻也曾有过快乐的时光,最初,两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对方身上找到了最想要的东西,一种两个人在童年时代都曾感受过并一直渴望的——安全感,他们为了克服自身对被拒绝的恐惧,彼此靠近,试图重建一种可以安之若素无条件的爱的感觉。

对汤姆来说,“爱人”是指那些持久可靠、温暖并且能够随叫随到的人,那些他相信总会一直在他左右、陪他共度美好时光的专一的人。他为妻子凯茜安排好了“我的完美妻子”一角,要她像他期待的方式出演专情的剧本,而凯茜取悦别人的天性恰好迎合了丈夫最初的安排。但婚后更多的生活体验,让凯茜发现了丈夫的固执,也发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于是开始探索走出丈夫为她设定的脚本,当关系中的一方从另一方的期待中出逃,彼此的关系便失去了根基,妻子再造了自己,他们的婚姻大戏也随之落幕。

《前任3》剧照

如果他们不把对方期待成自己可以抛锚一生的安全石,如果他们可以承认对方是复杂矛盾而又丰富多变的人类,就可以懂得这样一个现实:亲密关系中的彼此参与创造了某种程度的对方,也被对方以特定的方式所编排,从来没有静止的安全感,关系总是在相互作用中保持着微妙的动态平衡。

关系是被创造的,而不是被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人们如何在关系中创造彼此,书中四个完整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生命彼此雕琢的过程,当投射在对方身上的期待和幻想格外强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进而忽视了对方内心的渴望和需求。雕塑少女拉泰亚只有在被赋予生命,成为独立的个体时,才能与皮格马利翁建立有生命的亲密关系,如果故事有续集的话,有了生命的拉泰亚会不会也在心里为皮格马利翁拟好了剧本,那么,这段因期望而生的爱情,在之后的彼此创造中,究竟会继续在舞台上演唯美的爱情还是出逃的别离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