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贝壳视频”获数千万融资,头部MCN的破局法门 | 像上热
导语:在MCN机构泛滥的今天,头部MCN用户再进一球。
近日,有媒体报道传出,何仙姑夫旗下的MCN机构“贝壳视频”获得了数千万级别的Pre-B轮融资。据称,本轮融资有美图公司领投,华兴Alpha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贝壳视频是由泛娱乐PGC头部内容公司“何仙姑夫”推出的MCN服务品牌,该品牌于2017年9月正式推出,专注于短视频头部IP孵化与升级。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贝壳视频全网累计签约短视频创作者50余人,覆盖粉丝过亿人,月播放量逾15亿,是国内领先的MCN机构之一。援引新榜5天前的秒拍榜单数据,贝壳视频凭借109493.6万的播放量在榜单上遥遥领先。
贝壳视频的母公司早在2016年就获得过清科岭协基金和华盖文化基金领投的两千万元A轮融资,并在2017年再次获得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投的数千万级A+轮融资。在2016念的A轮融资完成之后,创始人刘飞就提出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的创立,今后该子品牌将会专注短视频红人的孵化。
贝壳视频创始人刘飞还表示:2018年是公司升级做MCN业务两周年,贝壳视频在IP发掘、孵化及赋能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高效、独特的体系。随着MCN进入本土化2.0阶段,为红人创造商业价值,助力短视频红人持久健康发展,是贝壳视频未来努力的愿景。
纵观过去一年的短视频领域融资事件,资本市场的兴趣已经由平台方逐步转向内容创作方,在大量资金涌入的大行业背景下,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竞争逐步激烈并步入白热化。援引相关数据,在整个短视频蓬勃发展的2017年间,内容机构获得投资的次数占到整个行业融资总次数的61.5%,虽然融资的金额大多在百万到数千万之间不等,但是其频率之高还是能看出市场对内容机构的重视。根据《短视频MCN白皮书》发布的数据预测,2018年,中国互联网的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达到3300家,到2019年将会超过4700家。
在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扶持和驱动之下,许多的MCN开启了自己的快速成长,深挖平台业务红利。当前,MCN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成为业内一大标准,以万合天宜为首的网剧制作方和瑞丽为代表的传统内容创作方也开始参与渗透到短视频MCN的领域内。
MCN数量多,变现难
目前,市面上90%的网红都已经签约了MCN,抖音、快手、全民小视频、微视等平台一而再再而三的疯狂补贴计划使得内容创作成了被吹上风口的猪。但与此同时,MCN机构数量泛滥,选择困难,变现不易的问题也由此彻底暴露了出来。MCN机构变现难的主要问题在于变现方式,当前机构与红人签约后能完成变现的途径仍然停留在流量变现阶段,单一的变现方式和较高的抽成比例也让内容创作者在和MCN的接触过程中立起一杆不同的标尺。
目前,伴随短视频格局初步的尘埃落定,平台和用户在与MCN机构的接触中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1、当前,类似抖音、快手这样的平台通过合作计划大量引入MCN机构之后已经陷入了饱和状态。在和MCN机构合作的同时,平台方自己也开始做MCN。以抖音为首的平台越来越倾向于直接和创作达人签订合约,留给MCN机构的可签约达人越来越少。
2、BAT巨头入场,巨额现金流带来的是补贴战和达人资源争夺的进一步加剧。加持了资金的平台从MCN机构手中大肆挖人,用户被进一步分流。
3、MCN机构遭遇的最大问题还在于变现模式方面。目前机构主要的变现模式不过流量变现一种,通过持续稳定的高播放量获得平台的现金补贴。长此以往,一方面,优质质量的内容难以长期持续稳定输出,另一方面当所有的入局玩家都瞄准流量发力的时候,资源难免会遭到分薄。
头部MCN机构的应对
在现有的情势下,头部MCN机构纷纷展现出了自己的应对之法。
洋葱视频走的是自研的路子,依托大数据打造出一套独有的IP塑造范式。通过参照IP自身特点放大团队优势,选择差异化赛道。Papitube走的则是大号带小号的模式,以Papi酱打头,利用大型IP号帮带小号进行一系列的推广、内容升级和营销。以蜂群文化为代表的机构走的是营销资源型签约,通过包揽微博一半的段子手,对创作者用营销号试点推广,快速试探IP走红的可能性。
较为特殊则是平台方,由于平台方本身就是承载内容的巨型航母,因此他们也开始涉及到机构当中。当一些新兴创作者在单一平台完成直线蹿红的时候,平台可能会绕过MCN机构直接和达人完成签约。这一模式主要以抖音、快手等具备造星能力的头部平台为主。
总而言之,MCN机构需要在把控好手中头部IP的同时,加强双方的联系,精准地命中创作者痛点并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凸显出机构的专业性和影响力。这样IP才会心甘情愿与MCN合作,且带动整个机构的创作者成长。
当MCN机构之战步入下半场之后,如何找寻差异化路径成了当务之急。贝壳视频以“赋能在人”再进一球也不过是在赛场上先行一步罢了。毕竟大浪淘沙过后,只有真正拥有商业变现能力的MCN才能在行业内真正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