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沙龙得到APP专栏文章思考笔记

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系统的分析框架(集合版)

2018-09-10  本文已影响867人  a发成

这门课出自得到APP--《如何快速搞懂一家公司》--白洋-是华兴资本旗下华菁证券研究所的首席分析师。他通过语音和文字图片的方式,简言意骇清晰地表达了快速搞懂一家公司所需要的分析框架,接下来就是他这门课的主要内容。

白洋老师

这堂课不是给你一条鱼,也不是给你一张网,更像是用我的网捕鱼给你看,之后你看懂了,要自己回去做网的                                        ---白洋

这门课的课堂结构:

第一部分:研究公司需要的宏观视野;

第二部分:如何看待公司所在行业的空间、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

第三部分:具体到公司,探讨商业模式和护城河;

第四部分:一个公司的管理和人;

第五部分:分析公司的方法论,技巧、心得和原则。

第一部分:研究公司需要的宏观视野

宏观环境是什么?

可分为两个层面:

1.一个是大的时代背景,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趋势。

知道大的时代背景,能够帮组你更好地理解公司的地位和价值

2.是宏观经济环境,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周期

关注长期明显的大趋势,积累这种大趋势的认识,而不是去关注太碎太小的东西

两个小窍门:

1.能够找到领先指标,判断这件事未来必然会发生

(如:老年化,年龄结构就是一个明显的领先指标)

2.从常识的角度出发,大道至简。

(如:人们都希望自己生活质量更高,资源会自发向回报高的方向流动,科技会不断提升效率,顺应这个方向上的事,在一个长期的维度上,就会是大趋势)


理解公司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

像房地产、汽车、资源品类的企业他们都属于周期性行业,对宏观经济特别敏感,会随着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研究这类公司,宏观经济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什么不受宏观经济影响?生活必需品例如大米,不管经济好坏,人们都要吃饭,不会因为经济好坏而少吃或者不吃。

“非主流产品”是指宏观经济中没地位的产品,因为占市场的比例太小。不受宏观经济影响。

“非必需品”却提现逆周期的特性,经济学称为“口红”效应,因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人们会购买比较廉价的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判断什么样的公司对宏观敏感?

如公司的产品是原材料,资源品类,并且产品在历史上存在周期的大幅波动,就认为是对宏观敏感的。

如公司的产品是消费品,那你看它是“必须品”还是“非必须品”,必须品对宏观不敏感,非必须品是对宏观周期敏感的。

关键点:      1.看明确的时代大趋势,大趋势没那么复杂,它要么有领先指标,要么符合常识;

                     2.根据公司产品的特性,评价公司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

课后作业:  1.移动互联网是过去十年到现在的大趋势,也是既成的事实,如果放眼未来十年、二十年,你能想到还有什么大趋势?不管它现在的影响有多大,是否明显。

(我估计是生物医疗类的吧,人类越来越依赖医疗上的突破,试图不断用科技上的进步延长寿命。这是未来100年都是大趋势吧。)

                     2.你能想到哪些有“口红效应”的行业

(知识付费类,培训行业可能是吧,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更多人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赚钱能力。例如得到里面定价相对实惠的得到精品课程。)

大米属于哪个品类呢?它对宏观周期敏感吗?

第二部分:如何看待公司所在的行业空间、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

关于行业的划分,我列了证监会的一个分类标准供你参考:

(1)初级产成品,包括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品,钢铁、化工等初级工业品等;

(2)工业生产品及过程,包括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电气新能源、电子、轻工、建筑行业、交通运输、军工等;

(3)消费品及流通渠道,包括汽车、家用电器、消费电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等;

(4)服务属性,包括餐饮、旅游、文化传媒、互联网、计算机软件、通信、教育、公用事业等;

(5)金融行业,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

(6)生物医药,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医院等;

(7)房地产可单列一类,因为这的确是一个特殊的、且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行业。

投资人喜欢用“赛道”来描述一个行业。

赛道有多宽指的是市场规模,赛道有多长指的是所处行业阶段,赛道的平坦还是崎岖,指的是行业的竞争格局。每个都很关键。下面分开三个小主题来讲,先从市场规模出发。

1.行业空间

行业规模大小的判断

“这个行业提供的是怎么样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回答了它就能回答市场在哪里,市场是否有痛点,是回答后面我们回答市场规模大小的基础。

例:分析互联网行业时。

有三个不同角度,是改造传统行业?替代传统行业,还是创造了新产业?

改造的话:就是改善原来行业里的某个环节的效率。例:节省交易成本,改造产业链,去中介化等。

替代的话:就是把线下的东西,往线上搬。例:新闻资信APP代替报纸。

创造的话:就是创造新的服务或者产品,或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如:摩拜

供给驱动看产能 需求驱动看天花板

在考察前,明确一点,这行业时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

可以这么理解:产业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供给一方,也就是公司,就是供给驱动。产业发展主要动力为需求一方,也就是消费者,就是需求驱动。

行业空间是需求决定的,但对于大部分新经济行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就很明显。

例:汽车行业已经发展成熟阶段,市场大小取决于多少人有买车意愿和支付能力。(需求驱动)

供给创造的行业往往提现出特别强的爆发力,一旦挖掘到合适的需求,就看有多少有效的供给,行业前景无限。

需求驱动的行业则要踏踏实实的根据潜在的需求,来测算出行业的天花板。


构建分析框架,找到关键要素

定义了行业是做什么的,以及了解它目前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之后,就可以来判断行业空间。

行业空间。就是行业规模。最简单的算法:销量乘以单价。

不过,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有一个量和一个价在那等着我们。

要构建一个框架,并找到这个框架下,判断行业空间的关键要素。

回看互联网的例子:

第一种:改造型,行业的价值体现在对于原有行业效率的改进。有改进才有提升,才有利润空间。如果没有效率改进,那么就越改越没效率,成本反而增加了。那就没必要了。所以分析这类公司的行业空间,原来行业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种:替代型,行业空间取决于原有行业的规模和新业态可能达到的渗透率。

三种种:创造型,行业空间完全不受原有行业限制,而是取决于它自身解决了什么样的新需求。

了解行业的空间和行业增长的驱动要素,是接下来吃透一家公司的基础。因为不同的行业空间,决定了公司未来能达到的高度。



产业的规模

课后作业:

挑三个行业,可以是你所在,或者你好朋友在的或者你感兴趣的行业,回答一下这个行业提供了什么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


2.判断行业所处阶段

你关注的这个行业,在自己发展的路上已经走了多久了?

看两个规律:创新扩散和技术成熟度这两个关键点。

创新的扩散过程:一个新事物,当被全市场10%~25%的人接受时,扩散速度会突然加快。用在产业上,就是看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来判断,处在什么阶段,判断它未来会更快,还是已经过了发展最快的那个阶段。

技术成熟度,我们针对这种来得快去得快的现象,会用技术成熟度曲线来解释。

在新技术发展初期,行业会经理曲折,但经过了这个阶段,等到技术成熟,相关产品会慢慢广泛被市场接受,直到市场饱和,在走向衰落。

例:互联网保险行业,你会怎么判断它的发展阶段?

首先,你需要结合刚才所讲的行业空间的判断,大致确认行业潜在的空间有多大?

其次,你需要搜集这个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判断它是上升期还是平稳期,还是衰落期

最后,你要判断它在当前的位置可能还要待多久,是什么因素导致下一个转折出现?


小结:

这一小节讲了一套产业的生命周期框架,结合了创新的扩散过程和技术成熟度曲线这两个理论知识点,这两个理论很成熟,你可以在充分理解它们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复述:技术成熟度曲线,新事物看供给要素,也就是产业的技术是否成熟,在此过程中,产业和资本的追涨杀跌会放大新技术的波动,就构成了技术成熟度曲线;

创新扩散曲线,在技术相对成熟后,会过度到需求,需求有爆发的临界点和趋于稳定的饱和点,就构成了创新扩散曲线。

两条曲线的组合是我们给出的产业生命周期框架。

课后作业:

你觉得知识付费这个行业处在哪个位置?

类比公司的生命周期

3.公司的竞争格局

搞懂竞争格局,我们才能明白,眼前行业的这块大蛋糕到底有多少是属于公司的。

结合上行业规模与阶段看竞争格局

前面讲到了行业的空间(就是行业规模),判断了行业所处的阶段后,我们来看竞争格局,前两小节的课程与竞争格局密切相关,因为行业规模决定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竞争格局的重点也会不一样。

行业规模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行业规模巨大,吸引众多的参与者,竞争激烈,至少说明路走对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对手,虽然有可能太领先,但也可能这领域本书蛋糕太小。

行业发展阶段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1.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竞争强度不一样,高速增长期时,即使是实力一般的公司都来分一杯羹的。

而增长稳定后,行业产能开始过剩,这是就是比精细化运营的时候,多余产能会被淘汰。

2.如行业还处在高速成长中,即使领先的公司,依旧很危险,每年释放的空间都很大,领先都可能被颠覆。


预见终局和没有终局

竞争格局常有哪几种常见的“终局”,因为看得到“终局”,你会更容易知道,你要分析的公司存活的概率有多大,存活下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大?

“终局”一般有三种

1.强马太效应导致的一家独大(例如:腾讯)

2.双寡头或多寡头的平衡(例如:视频行业)

3.相对分散,百花齐放或者各领风骚数年的行业(内容行业,游戏,影视剧等)

任何市场的终局,往往都是中局,中间的中,商业竞争永远没有终点。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原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就会变成新的竞争对手。(例如,方便面)

当你考察一家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格局时,通常需要从这几个角度做功课

1.市场规模决定能吸引多少竞争者

2.行业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行业是否增速太快?

3.行业特性,将来可能趋向垄断,寡头还是充分竞争的平衡状态决定?

4.这个行业如果竞争态势已经相对平衡,潜在的打破先有平衡的因素是什么?


理解产业链的博弈

广义的竞争并不局限于处在同一平面的玩家。

怎么分析产业链博弈的方法

方法:我们把上下游的企业都画在一张图上;

如果某一个环节,集中了大量的公司,那通常这个环节竞争激烈,偏同质化,也没有定价权。而如果,某个环节对技术资本或者服务的要求特别高,只有少数几家甚至一家公司占有这个环节,那他们所在的环节就特别有议价能力。

关键:看谁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八个男生追一个女生,女孩子真可能挑花了眼。

比如,大家经常谈到的产品与渠道,就是产业链博弈的最佳写照。

大家都听过“渠道为王”的说法,像苏宁国美,沃尔玛、家乐福这种大型卖场,零售商就很依赖他们,自然有更大议价能力。淘宝,天猫就更不同说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页游戏了。

产品方的弱势一部分来自于门槛低,竞争激烈,但最主要的点是在于同质化。一把伞,一包纸巾,这些产品必然依赖渠道的曝光。

非同质化的产品就不一样,例如内容行业,虽然电视台家大业大,内容方也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业态,只要有独特的竞争力,永远不会嫌入行太晚。

当然,如果能同时兼具产品和渠道,则更有可能打造更强大的商业模式(如,迪士尼,康卡斯特等)所以,当你要在产业维度去考量一家公司竞争格局时。

1.它所处的产业链每个环节是什么?

2.每个环节的拥挤程度如何?哪个环节更有议价能力。

3.相对拥挤或说没有议价能力的产业链环节提供的产品是否是同质化的。


小结

首先, 结合行业规模和行业发展阶段去看:行业规模越大,竞争往往越激烈;行业供过于求时竞争更激烈;如果行业仍高速发展,即使是领先者也无法掉以轻心。

然后, 你要根据行业本身特性去看它未来最可能的“终局”,但也要知道,商业战争没有终点,总会存在新的维度去打破现有平衡的可能性。

最后, 产业链博弈也是广义的竞争,渠道为王并非空谈,它反映的是渠道在产业链上更有定价权,打破渠道垄断的关键在于非同质化的产品,而兼具渠道和产品的模式最能持久。

这个行业你占多少?=竞争格局

课后作业

除了方便面,想想有没有其他行业,在公认没有悬念的情况下,出现了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改变竞争格局的情况?他们是靠什么改变的?

你能再分别举出来一个“渠道为王”和“产品为王”的例子吗?


第三部分:具体到公司,探讨商业模式和护城河

护城河

在公司的分析框架里,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竞争对手不容易模仿得要素,这种不容易模仿得要素,在巴菲特的理论中称为“护城河”。

护城河五大要素

1.护城河的第一大要素,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无法简单用钱来衡量的东西,最主要是品牌和专利。

2.商业模式的网络效应

有三种情况

①、我们一般说规模效应,就是规模越大,效率越高

②、双边经济模型

像出租车、专车领域,有司机的需求,也有乘客的需求,更多的司机会带来更多的乘客,更多的乘客又会带来更多的司机。

③、网络效应

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就越大

3.用户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先发优势和稳定性有多强,如微信、用户的很多东西沉淀在上面,绝不会轻易更换。还有一些转换成本高的例子,像office软件,更换的话,需要从头再学一遍。

而像日用快消品,换一个新产品根本毫不费力。

4.提供产品的成本

在面临同样产业环境时,成本领先一直是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

5.利润率

利润率是壁垒,比喻:肥美的草原上一定有无数的牧羊人,利润丰厚的地方,竞争者一定很多。

现实里一家利润率低,但有竞争力的公司,往往有一个“后手”,就是靠前端的低利润率模式,有能力带出后端一个赚钱的模式。例如:小米公司

资本市场的火爆会加大一个公司塑造护城河的难度。


用财务数据支撑你的判断

不要想当然地主观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备这些护城河,财务数据是支撑护城河判断的重要论据。

小结

公司的护城河主要体现无形资产、网络效应、用户转换成本、产品提供成本等方面。

没有护城河时,越好的产品反而会招致越激烈的竞争,当大家商业模式相同时,利润率也扮演了竞争壁垒的角色。

护城河

课后作业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公司,按这一讲提到的五个方面,分析一下它的护城河有多宽


第四部分:一个公司的管理和人

前面讲到,赛道有多宽指的是市场规模,赛道有多长指的是所处行业阶段,赛道的平坦还是崎岖,指的是行业的竞争格局。赛道=行业  赛车=公司  那么赛手=管理者或人

广义的赛手,不仅指公司的管理层,也泛指公司的管理制度。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各有侧重

二级市场更看重制度,(二级市场指已经上市的公司)一级市场更看人(一级市场指初创公司)

大量的例子表明,在靠人还是靠制度的问题上,新兴的行业和公司,人的作用举足轻重,而成熟的行业和公司则更看重制度。

观察管理层的三个要点

①要有杀手的直觉,能看到人家看不到的东西;

②学习速度要非常快;

③要有使命愿景价值观;

④要内心很强大,硬不放弃,要够狠

不过好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极度丰富的年代, 我会着重关注公司管理层在各个场合的发言、媒体报道,来拼出我想要的东西, 这里面我会着重关注几个点:

第一,管理层究竟是怎么对行业的趋势做出反应的。

我前面几节都在讲如何分析行业趋势,现在刚好能活学活用。你可以结合前面已经建立的对行业和公司的理解框架,然后再看看公司管理层是如何应对的。

这里面大概有三种情况:

①最有前途的理层 都在引领行业,比如在知识付费领域,我至少一半以上的行业认知都来自于罗辑思维这家公司,虽然说现在做知识付费的人多如牛毛,但我们还是很容易知道谁是带头大哥;

②普通的管理层 至少会时刻跟踪行业的热点并积极应对;

③比较弱的管理层,他们的发言和几年前相比经常也没什么太大的长进,对行业的理解甚至和你研究了一阵子的成果也不相上下。

第二、管理层的基因

建议:重点关注管理层言行之间的关系。

第三、管理层对风险的预判

值得关注的指标包括,核心人物的持股量,重点员工持股、公司的投资人等情况。


关于人。

看这个时代高水平的牛人都往哪个行业、哪个公司去跑,那一定是代表了未来的趋势,至少是中短期的趋势。


管理制度的两个要点

有限的信息下,从两个方面去衡量一个公司管理制度的还坏

①观察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

②跟踪公司的人效比,就是每个员工平均为公司带来多少销售额或业务量。它的变化趋势侧面放映了公司的组织效率。


小结

赛手是操控赛车驰骋在赛道上的灵魂。狭义的赛手就是指人,初期人的作用是最大的,但广义的赛手还泛指管理制度,后期公司的发展更有赖于高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

这个时代,媒体上有大量公司管理层言行的公开资料,管理层不会无缘无故地公开言论,每一次露面都值得重视,尤其是他们眼里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观其言、察其行、知其底。

公司发展到最后,是业务规模扩张与组织自我进化之间的赛跑,也就是说公司的管理制度,决定了一个公司所能到达的最终高度。

赛手

课后作业

1.你认为哪些公司的领袖非常关键,如果缺了他/她,公司会陷入危机?

2.找一个你感兴趣的公司管理层,收集近两年他/她的主要言论,能不能看出他的个性、战略思考与布局?


第五部分:分析公司的方法论,技巧、心得和原则

前面的7讲重点在搭框架,中间也穿插了一些技巧和心得,最后一讲我干脆做7个锦囊,把我能想到的方法论、技巧、心得和原则如数奉上。

七个锦囊

第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以前我常常纠结于第三方报告的水平不高、数据太旧,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才逐渐发现这些都不是问题。

回到我们的初衷上, 毕竟我们是要去了解一家公司,而不是去攻克学术上的难题。所以理论上前人可能已经把这个公司研究透了,这时候如果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就有很多现成的结论可以借鉴。

就算你要超越市场的一般认识,那也一定是建立在对行业基础的认识上的。所以,按照正常的搜集信息的能力,我们要了解公司时找到的资料,应该也是其他人会看到的资料,这就是市场共识。

在刚开始看行业的阶段,如果连基础都没有具备,更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对第三方信息过于苛求。比较好的态度是,抱着质疑的态度去了解,当具备能力时再质疑。

一般而言,搜索引擎能满足你大部分搜集信息的需求,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国内搜索的结果不总是能令人满意,这里有几个小技巧供参考。

首先,你优先要找到的是尽可能详实的信息 ,而不是碎片化的资料,所以你不妨在搜索引擎里加上“报告”“研究”“分析”,甚至“专题”“案例”之类的字眼,有时候还可以加一个“pdf”。

我个人的另一个感觉,就是 微信搜索 现在越来越好用了,它分别能从聊天记录、收藏、公众号、朋友圈等个角度去抓取信息。特别是当你在职场有一定人脉积累后,你会发现平时来不及看的朋友圈和群聊里还是隐藏着不少有价值的内容。 

其实 财务分析 也是我们搞懂一家公司基本面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我之所以没在这门课里过多地提到财务,是因为以现在券商研究和第三方研究覆盖的力度,能够有财务报表的公司,基本都可以找到不下十篇的研究报告,供我们更好地弄懂这家公司。

第二,将你的思考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我们应该能感受到,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经济、商业都在以超乎往常的速度和颠覆的姿态出现,几年前站在神坛上的公司,可能很快就会被遗忘甚至成为骗局的代名词。这容易给我们的分析工作造成一个错觉,就是我们总是在追赶这个时代的变化,分析总是慢人一步。

在这个问题上,我更愿意用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的哲学来应对。他曾说过,

我常被问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10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我非常认可贝索斯的这个理念,事实上我们过去被灌输了太多这世界变化太快的东西,而这个世界上有些重要的东西,不会时时刻刻发生变化。《挪威的森林》这本书里,主人公永泽有个奇怪的读书原则:

“对于死后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则上是不屑一顾的”。

放在商业上,就是说 我们要关注历经时间考验被验证过的思想,而不是快餐式的时髦商业理念。

过度关注太时髦的东西,你才会总有追赶不上时代的忧虑。 

第三,推己及人的方法能帮我们真正理解一家公司。 

培养分析公司基本面的手感,其实最好从你自己的公司和行业开始,因为很多东西的规律是相通的。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行业和公司,但很多人对他们并没有深入的洞察。

建议你从自己的公司,或者自己熟悉的公司分析起,既把整套框架演练出来,又能在自己脑海里建立一个分析的资料库。 等到面临新公司需要了解时,看看这家新公司和你脑海里熟悉的公司,有没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例如一个快递公司和一家白酒公司,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快递公司其实分为顺丰这样直营型的和三通一达这样加盟型的,而加盟型公司又不是全部加盟。哪些节点要亲力亲为地控制,哪些节点可以放开给加盟商并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都有很多的讲究。

这些渠道组织形式上的心得,其实和白酒公司怎么铺设渠道,多少直营、多少代理,代理系统里怎么设置激励奖惩措施,怎么防止渠道间窜货等等的核心逻辑是一致的。当理解这些共通点后,相信你就能够迅速建立起对对方行业的认知。

虽然行业之间有相通的道理,但每个行业多少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特别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像医药行业,你要吃透它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第四,保持用最基本的方法寻找答案。 

我们在前面所有提到的方法,都没有剑走偏锋的路线,而是 遵循一套非常朴素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

在吃透一家公司的过程里,不需要我们标新立异引入一些奇门诀窍,反而是最基本的方法最有效。

奥卡姆剃刀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把事情把复杂化、需要太多假设和前提的解释都是苍白的,投资者应该相信最简单的结论,大道至简,不能用朴素简洁的话语找到的答案就不是好答案。

第五,尽量不要预设结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成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最快只需要3秒。你在搞懂一家公司前,通常也会对这个公司有一个最初的印象。但尽量不要让第一印象影响了你后续的判断。

投资学里有一个现象,当你内心特别向往某种意愿时,你会觉得所有出现的信息都指向那个意愿,这时候你对信息的解释就会超过信息本身,如果用专业一点的词描述就叫 “选择性偏差”。 比如有持仓的投资者,可能就会更倾向对公司的一举一动做出更乐观的解读,而远离了客观的分析。

 第六,有框架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框架。 

我们前面提到,快速搞懂一家公司的过程里,我们试图建立起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里找关键变量。但我们必须承认,对于商业市场,并不存在一个精确预测的模型,框架未必永远合理,关键变量是谁也可能在变化。

当我们心里时刻有这样的思维模式时,我们设立框架的目的不是为了框住我们,打破这个框架本身,也能够帮助我们更接近公司基本面的真相。

第七,集中精力办大事。 

碎片化的学习在前期资料筹备阶段还无伤大雅,但当我们真的需要了解一家公司时,其实是需要拿出相对整块的时间和集中的精力的。


这套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 正如在宏观那部分说的那样,如果你要搞懂的公司对宏观不敏感,你也可以跳过宏观这个环节。

框架里给出的具体方法也不是完全固定的, 比如判断一个行业所处的位置时,我讲了创新扩散过程和技术成熟度组合的一个M形曲线。现实里一个产业的起起落落可能一个M形都不够描述,而是看起来像一个心电图那样的几起几落,这都需要你灵活的发挥。

搞懂一家公司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你能搞清楚公司,不管是做投资、找工作,还是应对客户,或者创业,都很有用。

贯穿整个课程的图片

个人感受

从这个课程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学到了这个框架,领会到,搞懂一样东西的时候要懂得运用理论性的东西。

例如这个课程,我应该从哪里开始了解,快速入门,都有方法步骤的,不能想以前一样,盲目,乱找个种信息,没有系统的方法方式去搞懂一样东西。

在看公司的时候应该从哪个点开始看?课程里的整体框架里,按照自己理解,怎样快速入手“看懂公司”的套路运用起来?

从实际出发的话,首先从宏观的视野去看这个公司的行业趋势。跟着要根据趋势的前提,从公司的规模、发展阶段、行业空间去快速了解简单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过滤一部分公司;再把要了解这个公司的竞争者罗列出来,找这些公司的真实数据,运用权威的数据去进去横向比较。再深入去分析公司的内部,公司有没有良好的护城河。如果都没问题,就深入了解公司的管理制度和人的微观方面。

了解一家公司和搞懂一家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了解一家公司可以从很表面的信息里就能快速了解。但搞懂一家公司,需要从各个层面角度去分析公司的行业空间,发展阶段,竞争格局等等的东西,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很多时候,分析一家公司,你都会似懂非懂,因为公司在发展,各种信息在变化,你要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去判断公司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课程里的整体框架里,按照自己理解,怎样快速入手“看懂公司”的套路运用起来?

觉得应该多一点运用,像一个模板一样去套用起来。

像开车的技巧一样,从生疏到熟悉都是有一个过程。花多一点时间去做,去训练,比起只会说说更有实际意义。

从这个课程中,你得到的启发是什么?

原来分析公司是这么有趣的事情,以前在长投网学习“股票分析的框架”的时候,觉得分析公司是在太过于复杂,想想就不敢去了解了。因为分析股票的财务报表那栏就吓得我退缩了。现在听了这个课程之后,觉得自己从不同觉得分析公司,比只会分析财务三表来看,更有实际意义,更加有趣

文中的主要表达意义是什么?

在他最后总结的那一段里就说明了,这套方法只是一个分析公司的框架,目的是让你更快速地入门分析公司的主心骨,分析了这些,离公司的全貌就相差无几了。但是这个框架不是要来框住自己的,所以嘛,灵活运用后,需要自己编织自己分析公司的一个套路出来,自己去运用,去总结,去修正方法,再去运用,不断打磨分析公司的套路,才能让你更加有效地发展自己看公司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