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初释12-真正放下利己利他
依法出生分:须菩提 于意云何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 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何以故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其福胜彼 何以故 须菩提 一切诸佛 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 所谓佛法者 即非佛法
这一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佛设问引导说明
有为世界中的珍宝与福德其本质为空性
第二部分是说明在了解信持此金刚经的真义,并以此解决自己与他人的问题所得到的福德,远大于在物质层面的布施
第三部分是佛陀关于所有佛与佛法的论断
都源于空性 缘起还缘灭
都是来解决问题的不必迷不必住
本段在上文佛陀对自己的悟道与说法做出
性空 非法非非法的说明后,进而推演开来
原创白话译文
须菩提,关于下面的问题,你的意见是怎么样的?如果有这样的人,他看破了他所在的这个世界以及更多的更大的无数的世界上各种各类的奇珍异宝,不被这些珍宝吸引、束缚,能够从思想上、行为上完完全全放下那些所谓珍宝,他因此所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很多?须菩提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值得尊敬的、伟大的觉者啊,那一定是很多的。为什么这么说?其实这些所谓的“福德”并不是真正的福德,从本质上说,或者按照一个觉悟者的角度来说,这种名为“福德”的暂时的东西再多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有这样的人,他看懂了、证悟了这本金刚经所讲述的关于万事万物万法都是缘起缘灭、相空性空的道理与方法,甚至只要是仅仅证悟、受持了这本经中最关键、精华的部分,而且这个人除了自己觉悟解脱,还能够慈悲的把自己证悟的道理方法无欲无求的告诉给其他人以至众生,那么他能得到的才是真正的福德,远远胜于那种仅仅是脱离了物欲而得到的“福德”。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要知道啊须菩提,实际上一切觉悟者,以及这些觉悟者所宣教讲述的道理与方法,都是和这本金刚经所讲述的一本同源,讲的都是一个道理一个事,不过是阶段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不同、语言不同等等外在的不同,所以说啊须菩提,不管什么贤、什么圣、什么佛,什么理论什么思想什么方法,都不要去纠结、迷惑于哪些是法那些是非法,不要去偏执、著住于哪些是法那些是非法,重要的是自己的实证,实证专注,专注的观 专注的止 专注的定
联系上文 本段的常规重点在于
皆从此经出
佛陀在上文否定自己的基础上
进而提出一切贤 圣 佛
一切法 一切经 一切道 一切理
都源于空 起于缘
其实不论信仰什么宗教 主义,或是信仰自己的原则 理想,都是要生活的,生活带给你的,并不只是你展示在朋友圈的、明的暗的图片与文字,生活带给你的欢乐与痛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两天结识了些从事公益护鸟的朋友,看他们不耽物欲不辞劳苦拆网救鸟,想来他们护生的乐趣或许远大于那些高价吃野生生灵的痴货吧,但是建议这些护生人,并不必怨恨那些设网买卖饕餮之人,有机会救鸟是功德,救人更是功德,退而求其次,有些人冥顽不化,也只是值得悲悯,就好像你身上疥疮罢了。
其实经常看到身边人讨论乃至争论哪些对哪些错哪些更好哪些值钱,其实有时先看看彼此在一起的初心与目标,各自在心里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目的初心反省梳理一遍,如果能还在站在对方立场上模拟思考一番,当真是很好的,也许因此结果就自然皆大欢喜,或者至少是和而不同,甚至相逢一笑泯恩仇呐,想想都是很好的境界······
所谓佛法者 即非佛法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本段另一重点在于易被忽略的为他人说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回味是福 布施积德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 其福胜彼
需要注意的是认真证悟受持的含义与境界
不可妄求为他人说的“福德”
之前说过了写这系列金刚经初释的缘起,这里再说下写了数篇的感受,先是如持戒般定期更新,再者写的过程中对金经的理解更为通达,确是利人利己。但这里需要放肆的讲下:古往今来,很多痴迷信众,受到一些或痴或谬或贼的宗教人士之有意无意的误导,曲解了佛陀之法布施原理,包括曲解一些其他宗教教义,热衷于自己甚至劝人向宗教机构捐财捐物留名留位,热衷于传播一些神迹异事,其实是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如来在悟道并开示教化了数十名合格的比丘后,宣布让这些比丘去弘法,其目的想来有二:一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解脱痛苦之道,从而达到佛陀的度尽众生的大愿;二是让这些弘法者在弘法过程中进一步精进提高,达到无为世界里更高的境界。所以所谓布施,所谓为他人说,切不可贪其所谓“福德”,贪了非福德性的假福德,就丢了名为福德的真福德,这种真福德在此生中是心身安乐、神思清宁······在此生以外的这里就不多谈了,有意者私聊讨论哈。看到此处的应是有心人了,祝各位同好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再来聊聊如来的三千大千世界吧
首先不要拘泥于作为数字意义的三千
古印度的人对数字不敏感 只是很多的意思
对绝大多数没有开通所谓天眼慧眼的人来说
需要些想象力的是
佛教说一日一月照一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禅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覆一二禅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覆一三禅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覆一四禅天,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因为它里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们称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的世界。反正就是今时之世界,其实不过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而已,大家作为九牛一毛之一毛之数十亿分之一,还牛什么傲什么
对于上述说法不知者不论
但现在科学已证明了宇宙之无穷
故请大家思考下:
在一千多年前佛陀的时代
佛陀就看到了三千大千世界
看到了一碗水里的八万四千生命
所以建议今世今时之今人
不必傲娇什么万物之灵人定胜天
还是保持谦卑不忘初心
诚敬 慎独 修身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曾经对上面这句话很不理解,甚至一度认为这是佛弟子中不愔数学不识宝物的比丘狗尾续貂之妄语,后来在对布施有了正确理解后才转过弯来,所以虽然道理浅显,还是与大家分享下:
这里说的是一种境界,说的是一个(种)人,在脱离了世人俗称的各种物欲的需求以后,回过头来看哪些金银珠宝宝马香车俊男靓女,觉得没什么放不下的,一定要要的,所以不会被这些东西牵挂的一种境界。不是非要赚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再捐出去三千大千世界七宝,那不是人类能完成的。其实从古到今,宝的概念也是不断变化的,今天的玻璃拿到佛陀时代也是算宝贝的,佛陀时代的乞钵在今天也算是文物的,所以说
宝无定宝
身边有很多人喜欢收藏甚至因此痴迷于满世界拍买拍卖,多数把一些 或金或玉 或紫或黄 等等价高稀少之物供若神祖,就算有些或财大气粗或临难暂悟的友人对所谓的宝物从心任性的用用送送捐捐,也大都离不开一个“宝”字,所以说真正体会领悟的有关布施的眷属般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又是很多人在临终前恍然大悟的事,所以有时看到大操大办丧葬之事还烧车烧房甚至烧美女烧手机的不禁哑然······所以此处劝建各位,切莫五十步笑百步,人生早行减法简法,利人利己啊。
老子封侯儿宰相,千亩良田丘丘水
十房妻妾个个美,我在堂前翘翘腿
这是古人笑话中的大福徳
若在今日之中国之上海
老子健林儿小云,豪宅香车无所谓
五洲巡游身不亏,回家冰冰来敲腿
之前写过一些关于福德的内容,总觉得失于零散,这里在系统的总结下与各位有缘人分享:首先建议对金刚经中的大部分福德做“名福德”理解,其实就是佛陀对痴迷众生开示时常用的道具而已,对于贫困的人讲,福德就是安居衣食无忧,对于忧郁的人来讲,福德就是心想事成······总之福德就是你想要的有关物质的一切、满足假心妄念的一切,对于这种福德,是向往自由幸福、平和喜乐的众生,以及所有修行者必须切实观想至识破其空性的,绝大多数根基普通的众生,不从根源上识破其空性,仅靠形式上的持戒、布施、禅定,绝难有所成就。
鉴于近来写文章越来越长,引人非议,这里只能简单的举例说说:且说现在流行的吃货贪嘴一事,选一种你最爱吃的佳肴,再任选一种普食:比如正常的米饭或者原麦面食或者一块红薯,然后不聊天不看节目不听曲子,认认真真的把佳肴和普食分别放在嘴里咀嚼至少一分钟,运用所有的感官与意识去体会分辨哪些是调味品、哪些是原味、原味是苍白还是清甜······总之,如果能专注的观想体察平时带给自己愉悦的物和事,分辨他(她、它)带给你的喜、怒、哀、惧、悲、恐、惊,这就是你脱离他(她、它)控制的第一步……
回到正题,循例一起来总结下本段重点
一切诸佛 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 所谓佛法者 即非佛法
佛陀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
进一步否定一切佛与法的恒性
循循善诱的告诉众生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
基于物质标准、物质欲望的一切
都要真正的通过布施获得解脱
不为物累
**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其福胜彼 **
视万事万物为一体
建立大乘大慈大悲大智大愿
逐步勇敢的完成自我与众生的解脱
金刚经初释11-有为世界皆是尘埃
金刚经初释10-今生再难也要努力
金刚经初释09-无所不在真如如来
金刚经初释08-有效布施收获福德
金刚经初释07-众生菩萨人人如来
金刚经初释06-持善护念慎思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