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
猴年。外公的本命年。阿公,我的外公。虚岁的外公离九十岁已不远。
1932年,那年的大事记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很多,对我而言,似乎很遥远。我对这一个历史的年份的认识,就是阿公,我的外公。
我和阿公的相处时间不长。儿时作文,总会写“我的某某(一个人物)”,我很想写一写我的外公,但是总是觉得空白,写不出来。十岁的我很纳闷:我是不是不尊重阿公?我是不是不爱阿公?但是,怎么才能算是敬爱呢?
翻阅了几本又几本的作文选,“我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几乎是充满着小孩子的整个童年,文章都是活泼轻快的。我翻透了脑浆,也不知道应该让小学中年级的我怎么来写出一个生动又令小朋友们万分羡慕的外公,我们陌生又熟悉。我心中的阿公,不是别人的外公。
我的童年里,没有爷爷奶奶和外婆,只有外公,从我出生那天起,我见到的就只有外公。我很小就明白,这种“没有”的真正含义,爷爷奶奶和外婆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在另一个天际看着我成长。他们在天上,会看着我,懂得我的喜怒哀乐吗,他们会听到我的心声心愿吗?我好像天生就有这种生离死别的悟性,因此我也从来不缠着爸爸妈妈问:“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放学总有爷爷奶奶陪伴,而我没有?”我知道这里面牵涉到生命的问题,会涉及到“去世”的敏感字眼。我很羡慕我的同学们有爷爷奶奶,听他们讲各种趣事,我有种感觉:原来老人家更加有童心!有爷爷奶奶真好,可以经常去公园玩,可以常常吃雪糕,可以不挨打。爷爷奶奶就是永远有效的盾牌。
我不知道关于爷爷奶奶外婆的任何一切,我从小就很懂事,我也从来不过问。我只知道,爸爸曾经告诉过我,家乡的一所学校的教学楼还是教室是以爷爷的名字命名的,作为纪念。我的回应只是“噢,这样子啊。”我也从来不会说,带我去看看吧,那幢教学楼。我总觉得,那是一段尘封的历史。家里也没有任何关于爷爷奶奶的照片,我关于他们是零记忆。如果说有关联的话,就是我继承着爷爷的血脉,爷爷给了我的姓氏。
我的祖辈,只有一个外公了,我知道意味着什么,代表了我不能同时享受到四个老人对我的呵护与疼爱了。我有外公的疼爱,我要呵护这份疼爱,我要更加珍惜我的外公。外公,我称作阿公,外公等同于爷爷。是的,阿公,就是外公,就是爷爷。
和外公的相处基本很少,少到我想不起有哪些刻骨铭心的事情,稚气的我该用什么词语形容一件事很遥远。
我只知道,阿公两次带我们去公园玩。他话不多,严肃又不失违和感,路上会给我们买好吃的,从来不会等到我们嘴馋流口水时再买。他也从来不买多,好吃的永远只有一个。我一直觉得我从小和同龄人不一样,我特别懂事,我不会当街哇哇大哭,只为了让大人们给我买好吃的,我不会撒娇,我从来都不试图去获取,我只接受别人送给我的。我知道,没有人有义务必须毫无保留万般对你好。
我是打心里尊敬外公的。但是,可能因为我是“外孙”的缘故,我与外公并不是特别亲密。我是属于特别宅的人,我懒得出门,每次,妈去外公家,回来时总会说:阿公总念叨着呢,说你怎么没来,问你放假了没。我无意识间能感受到这种疼爱。没有太多浮夸的行为,只有简单的问候。阿公会随手抓起桌子上的糖说:拿去吃。
我能想到的细节,是阿公总会整理喝茶的桌面。桌子上会有饼干屑、茶水渍、烟灰粉,阿公总会拿着纸巾擦拭着,让桌面焕然一新。阿公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这与外公年轻时的“小生”脾性有关。我们冲泡着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爷爷喝着茶,我们不说话。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阿公,我会用清秀、帅气。一件棕褐色的针织毛衣,漏出条纹衫的领子。阿公没有白发,他最爱的化妆品就是发蜡。他从来不邋遢,每次见到阿公,他的穿着很讲究,我觉得阿公可以是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我想外公年轻时一定是个美男子,当然,至今也是。阿公,就是男神。曾经我的友人取笑我说哪有人一直夸奖自己的外公的,我一定也很自恋。我就很自豪的说,遗传的,你羡慕不来。
我翻阅字典,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来诠释有外公的童年时间。别人提及他们家的老长辈,总会有说不完的话,我会迟疑半天,我该怎么来表达我的内心。我数着树桩上的年轮,一圈又一圈。
有一组很火的照片,孙子给爷爷的摄影,很有爱。我也想,用自己的光圈与焦距来定格外公,但是我从来都没有用镜头去走进外公,因为我想时间在外公身上停留得更久远,永远没有暂停键。
也许是因为从一开始我就只有外公唯一的一个年长的长辈,我基本不参与任何的永别仪式,我不懂得如何对待这份悲伤。我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我接到好友的电话,她说将要失去一个最爱的亲人了,几天后,我去见她,其实那时候,我没有心理准备,因为我怕我会在她面前表现出恐惧,我不知道跟她说什么,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我很能理解她的伤心欲绝,可是我无能为力,我从来都不知道怎么解决这种可怕的生命永别问题。我知道我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很容易触发我们的泪点。她需要我的依靠,我不能表现出软弱。她从来不知道,我那段时间,也是难眠的。我不知道我可以为她做什么。我和她就一直坐在台阶上,她双手抱脚,把头埋在手臂里,我听到了她的抽泣声,我和她在石阶上坐了很久,太阳很大,天空很蓝,万里无云,我那个下午总觉得冷汗浃背。我伸出一只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我陪着她,她只是埋着头,没有抬头看我,我说:总会过去的。我的这句话,没有一点儿力量,我能感受到痛心,可我不能代替她去分担。我想起她,我的好朋友,平日里对我的无微不至,她在我面前那么乐观与活泼,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的瘦弱,所有的坚强瞬间瓦解。
我知道了,与最敬爱的亲人永别的可怕。我感受到生命逝去的可怕,对死的恐惧,因为那是我最尊敬的亲人。
我一直记得那个画面。阿公总是站在家门口,用一种渴望深邃的眼神盼望着。阿公总是在家门口的小路上踱步。我曾偷偷背着阿公,和他一样在同一条小径上走了走,几遍又几遍,我看到了远处朦胧的大山,近处的小池塘。我想:我要走到哪里去?哪里是尽头?历史的开端,生命的尽头?有时候在刚进门处碰见外公,我都会用细小的声音叫句:阿公。然后我自己会腼腆地笑笑,化解尴尬。没有见过阿公大笑、肆无忌惮,像我一样捧腹大笑的傻样,他的笑声似乎有种经历世事、时光打磨的魔性。
我不知道阿公有什么爱好,别的老人家喜欢下棋、打麻将,我的印象是,阿公只喜欢抽烟。阿公的儿子女儿都知道抽烟对阿公的身体不好,但是没有人会狠心地不让阿公吸烟,他们说阿公年纪大了,让阿公以他最舒心的方式生活好了。阿公,吞云吐雾的阿公,喝着茶,坐在沙发椅上,在看着电视。不变的电视频道,变的是电视里的人和一帧又一帧的情节。我总感觉,时光是一幅摊开的不断向前滚动的画卷,卷轴如何也无法收拢。泼墨也好,彩绘也罢,杂乱地,清新地,都在上面留下了痕迹和褶皱。这种褶皱不小心卷入了快乐的不开心的漩涡。
我们和阿公一起吃饭。阿公从来都是一碗白粥、一碟小菜。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阿公吃完就放下了碗筷,他只留下一句话:你们吃。如果在酒楼设宴,阿公从来也不会贪吃大鱼大肉,他吃好多的菜,还有粥,就饱了。然后就一直看着我们吃,安安静静的,也从来不大声吆喝抢风头。
每一次,和阿公一起吃饭的时候,我的脑海总会出现那样的VCR,我准备了一大篇演讲稿,我慷慨陈词地讲着祝福阿公的话,但是这么多年,我也从来不爱讲话,亦如,我也从来不想做一个在众人面前出尽风头的人。有些话,藏在心里就够了。我不说,但是,我懂的。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的感动新闻,孙子带爷爷去吃麦当劳,孙子用相机记录了爷爷吃得津津有味的可爱的孩子气的样子。时间倒转到那个时代背景,M记和K爷爷还没有开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数码相机还是奢侈品,在那个瞬间,那张照片多么有特殊的意义,不管是亲情还是时代。
我很想和阿公聊天的,但从来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聊外婆吗,似乎不是很适合。虽然我也很想知道那个年代的许多故事。
我的脑细胞不断重演一个画面:我想用我的零花钱请阿公去吃一顿大餐。不过,总有一种省略号的隔阂剪辑在画面角落。我构思的是那样的场景,广阔的荒芜,有一个独孤的老人,牵着一匹瘦马走遍天涯。偶尔场景切换到一个明亮的大院,一个安详的老人在藤椅上晒着太阳,双眼里是说不尽的故事。我对阿公认知的很少很少,包括他的爱情,就是我的外婆。上上一辈的事,久远到好像一台生锈的缝纫机,再也不能做出一件衣服,摆在那里,是对一个时代的庆典,也是句点。
我想,在如今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有手机,有平板,我们刷微博,抢红包。老一辈的人呢,他们眼里的我们是不是一切都很陌生?他们是不是会有总感觉:自己从古代穿越而来,不知道我们拼命“摇一摇”“咻咻咻”究竟在干嘛?他们是不是也有恍惚:我还在地球上吗?我是否还在人间?我不会读心术,无法读取脑电波。他们对我们的生活很新奇吧,可是我也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进入他们的生命。
今年去看望阿公,阿公好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他分不清究竟是哪个表哥已经成家立室,他记不得我还在上大学、快毕业了,他用一种小孩子一样陌生的眼光看着他的孩子、他的孙子、他的外孙。我突然有种感伤:年轻时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忘记,年老的时候我们却拼命想要想起,但是海马区已成为一个静默的博物馆。我明白,阿公还会想不起很多事,甚至记不清很多人,或者他混淆了时空,他觉得自己还停留在风华正茂的年代,他依然用帅气的脸憧憬着他的未来。
阿公不吃零食的,因为大家不让阿公吃,怕血糖高。久雨放晴的晌午,舅给了阿公一块10毫米厚的德国巧克力威化饼,阿公一开始不吃,舅撕开包装,“很好吃的,真的很好吃”。阿公接过去,这才吃起来,一口一口,嘎嘣脆,嘎嘣脆,我听到了时间流淌的声音,那么响亮,那么刺耳。舅给了我一模一样的一块饼干,我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么大的人居然还吃着零食?后来,我看到阿公吃得很享受,我果断吃起来,那一刻我脑海里闪过了“你也是蘑菇”的故事。我不知道阿公的心境,但是做着和阿公一样的事情总没有错吧。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威化饼的声音很轻脆。这是在当时情况下,我所能做的,认为最接近阿公的小事了。巧克力,很甜,很香,很可口。
天很晴很晴,也会下雨,在突然之间。
阿公很少搭理身边的那些琐碎小事。他只会问寒问暖,他总是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我一直觉得,阿公是一个智者,沉默的智者,他什么都不说,却看透了整个世界,看穿了身边的人。我知道,来来往往的人,逢场作戏,大家偶尔玩笑,偶尔犀利。阿公什么都不理睬,置身事外,不拆穿,不言语。熟悉阿公的人说,从年轻时候起,阿公就是一个特别自我、自立的人,不哄小孩子,只喜欢一个人散步。我还是黄毛丫头的时候,怎么都不能理解,会有人不喜欢和孙子玩耍的?那种自我究竟是怎么来的?恍然间,我一步步长大,我也就懂了。我也喜欢自我,我有点懂得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对于别人的话题,酸溜溜的,我就会用傻笑大笑敷衍过去。我几岁的时候,就明白,人的嘴巴只有一个,就可以演变成变色龙,说出各种各样的话,幻化成美丽面容下的丑恶嘴脸。
我特别害怕,那种全部是戏的场景,现实里的甄嬛传和宫心计,生活之于电视剧的区别在于,透过镜头可以很容易分辨好人坏人,可是当你自己已经置身大龙凤中,你没有旁观者明的淡定,你挣脱不了。你的一句无心的话,可能就会被刻意解读得面目全非。我一直钦佩的,就是阿公这种智者形象、庄严肃穆。我也想,一直做个沉默的人,一首难以读透的诗。
阿公上了年纪了,行动没有以前方便。我们都知道生活不易,苟延残喘。阿公感冒频率比以前多了,听力不如从前。我很小就懂得“换位思考”。但在我的认识范围内,我如何也想象不出老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上了年龄,身体的细胞组织在这个人间闯荡已久,想选择离去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做一个老人,是什么样的体验?是吃透了这个世界生无可恋,觉得日复一日重复生活毫无意思,还是继续想留恋眼前所有的一切?我如何也无法查证,将老将死是怎样的感觉。天边是否近在眼前,抑或远在对面?
大家都说阿公老了,我突然觉得很可怕,我害怕失去。我曾写过一句心情“不是害怕失去,只是在乎拥有。”时间是会淡化悲伤的,我不记得当时有这样的心情感概具体是因为什么事件了,但是那种悲伤依旧记忆深刻。人生中,很多东西不可控,不是你苦苦哀求就可以停留。我安慰自己,拥有过也很幸运,就是在这样的豁然开朗中逐渐走出阴霾。这一次,我是真的害怕失去了,我的生命里有阿公,我也不想失去阿公。我深知,生命无常,总会有终点,总会到达。我们都不说那个字,那个极其避讳的字,我们会祝愿“长命百岁”。
我搜寻着我的记忆,我搜索着互联网,好像没有一首写给外公的歌。我想写歌词送给外公(写这词真心不容易):
阿公抽着烟
坐在藤椅上
多么坚毅的目光
好想和阿公谈谈
生活很难
阿公的面庞
喜怒哀乐不写在脸上
我读不懂阿公
我猜不透人生
阿公伊担
食糖食糖食茶食茶食饼食饼
电时顿来啊,顿来若久哇
我什么都没说
我什么都不聊
天空白蓝白蓝
阿公散着步
很慢很慢
我呆呆地站
不忍回头去望
沧沧桑桑
时光那么短暂
不能遗忘
等到有一天,如果有一天,我可以的话,我想为这首词谱曲,唱出专属于我的外公,我们的阿公。
我希望阿公永远年轻,永远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