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能改变孩子《最毁孩子的行为“控制”没有之一》
最毁孩子的行为:“控制”。
何为“控制”呢,就是用爱的名义让孩子做“大人”认为对的和好的事,从不听取孩子的建议,比如说:你认为一件事是不好的,你就会说:“我是对的”。你就要求孩子,“你不可以这样”,“你不可以那样”,“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因为我爱你才这样做!”当孩子不听了就“强制”或者发脾气:“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们总是认为理所因当,我做父母的就是有绝对“权力”来替你处理这些“不好的事情”。这种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往往不容易被看出来,它相对于“硬控制”,被称之为“软操控”。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因为他想“反抗”,长期被压抑的情绪爆发出来就是“青春期”,我想这是送给喜欢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的父母最悲哀的“礼物”。只要有被“控制”的情况,“爆发”只是早晚的问题,甚至还有30岁的“青春期”,这是对“控制”最有力的回击。
每个人都不喜欢被别人操控,“软操控”披着“爱”的外衣,让我们的意识觉得应该接受对方的好意,而我们的潜意识却非常反感,因此面对这样的“爱”,我们总是感觉痛苦纠结。以爱的名义逼迫亲人按自己的意思生活,往往造成很大的伤害。
家人之间的关系就在这种“操控”和“反操控”中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真正的爱,也因此消磨殆尽,看不到踪迹,不管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爱,还是夫妻之间的爱,都渐渐的看不到了,只有相互的控制,相互的权利争夺,用更多“控制”来代替爱。
这种“爱”,本质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不接纳以及对世界的不安全感投射在亲人身上。
被“操控”的孩子从小就没有被认同过,从小都在“都是为你好”的话语中长大,失去了主见,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灵魂。不能反抗,不能反驳,只能静静的听着,机械般的去照做,有一天长大了,父母发现不是他们“计划”中的优秀,就用语言来打击孩子,羞辱让孩子更加自卑和失去信心。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懦弱,不再发表言论,沉默寡言的发着呆,沉默的接受着。行尸走肉般的活着,尖锐的声音一直在耳旁响起,过着别人要求的生活。
在一次次的咆哮和所谓的“为你好”,“什么好东西都给你了,怎么不知道好歹”中成长,孩子的自信一点点在轻蔑和藐视的话语中被践踏干净。没有尊重和理解,只能听从和照做。
为什么有很多的“巨婴”,甚至有新闻出现了“弑母案”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就在我们身边。
难道我们不应该想一想是孩子出问题了还是家长出问题了?孩子为什么会成为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做的大龄孩子呢?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带给他的“习惯性生活”,从小不教会孩子独立,溺爱孩子,包办一切,总是害怕孩子“做不好”,不相信或者“伪相信”孩子。这一切都是积累中注定了结果。最后孩子长大了,发现就和没长大一样,就给这样的孩子起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巨婴”称号。这样的孩子已经在“操控”中“消亡了”,放弃了“自己”被“操控”支配着。
要解决:有向内.向外两方向。向内:自省自己内在对自我的不接纳的部分,看到自己内在小孩的焦虑.担忧.恐惧.学习寻找一些办法让自己能够真正放松下来。
向外:对家人亲人,我们可以建议,可以陪伴,可以带着真正爱与祝福让家人亲人看到一件事情处理中的更多选择,更多方法,而不是强迫他(她)按我们的想法行事,以爱的名义“控制”他(她)。
爱他(她)如是,而非我愿。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1%.孩子改变99%.
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同培养优秀的孩子,未来的精英,我相信我的孩子是一颗金种子,他(她)需要在爱的“土壤”中滋润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