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2019-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通化409黄云秀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高考镜头回放】

镜头之一:中学考场外,一名送考父亲躺在纸盒铺成的“床”上,睡得挺香。记者上前吵扰,父亲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儿子在一高中读书。平时成绩不错,一直排在班上的前十名,就是有点“贪玩”。考试前一晚,孩子早早就睡了,他和孩子的妈妈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中途睡着一会儿,又怕误了考试的点。折腾了半夜,昨日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了。把儿子送进考场后,他就到附近超市找了一些硬纸板,做了个床,打起了盹儿来。他告诉记者,家里条件不太好,自己在外做泥瓦匠,妻子在家照顾小孩,一个月家庭收入不过2000元。他的孩子非常争气,对生活不挑拣,就是喜欢吃肉。考前的一个学期,家里的饭桌上顿顿有肉。

镜头之二:三十多度的烈日下,考场外家长们汇成了一条人河。这些含辛茹苦的家长正在等待考场里的孩子。有的打着雨伞,有的头遮一张厚纸,有的干脆曝嗮在骄阳下。有的蹲在路边,有的站在树下,有的干脆铺一张纸坐在地上……

镜头之三:看完考试成绩,该报考了。晚上三点还睡不着,早上五点又起来了,现在已经下午四点了,一顿饭也没吃呢。众多大学选来选去没有适合孩子的。孩子埋怨母亲不会选,母亲急得落泪。有谁知道母亲小学还没毕业啊。

镜头之四:报考结束了,孩子想起该给父亲打个电话。于是听到沙哑的声音:别上火,啥学校都行……电话这头却是不耐烦的声音:行了行了,说不上火就不上火了,我挂了……

看看这些家长,我感慨万千,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舍得吃穿的人是我们的父母,不知疲劳的人是我们的父母,担心孩子盼子成龙的人是我们的父母!可是孩子们感觉到了吗?你们的良心哪去了?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今天,我们应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世代延续下去。    面对这样“不懂事、没良心”的孩子,父母必然感到自己多年的养育之恩付之东流,必然会伤心,或者对孩子不满意,甚至有过激行为。

可是父母们如果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其结论不言自明:家长只是培养了孩子高消费的欲望,而没有培养孩子获得高收入所需的意志、本领。孩子从小就饱受父母溺爱,会认为自己从父 母身上所得的一切是应该的,而且会养成一种“一切需求从父母身上寻求满足”的观念与习惯。父母一旦由于经济实力或其他能力达不到,而不能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孩子就会埋怨父母,甚至会怨恨父母没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完美的外界环境,“让自己在世上受苦”。    还有一部分父母为了让孩子少受苦,因此总想替代孩子做一切事情。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缺乏自立于社会的精神与能力,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用顽强的意志、刻苦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而首先想到去求助于父母。当要求一旦得不到父母的满足,孩子也必然会埋怨父母。

现在的孩子处在优越的环境之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有良心的人?这给我们语文教师也带了思索。

一.拓展阅读,营造一种崇拜母亲的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道德发展的总起源和最细微的总根,就在母亲的智慧、情感和精神的激情之中。一个人的自身道德发展会成为什么,这要看他的母亲在这方面如何,确切些说,要看他的母亲精神世界里的爱与意志和谐程度如何。母爱之道,就在于使意志控制着爱,而人的真正的爱,使意志的主要促进因素——人的未来的责任感充满崇高精神。我们教育者要巧妙地、聪明地、高尚地同孩子们谈母亲的崇高使命。我大力推荐可读刊物,向他门极力宣扬母爱。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崇拜母亲的氛围,使孩子在精神生活中对母亲崇拜,在崇拜中尊重渗透着深刻理解,理解又激发着尊重、爱戴、敬慕,把母亲当做世界上最亲的人的关怀之情。在培养孩子对父亲的爱慕和尊敬的情感时,就应当拥有更大的敏锐性和分寸。

当然,要想让孩子真正能够做到尊敬父母,当父母的必须注意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让孩子尽早地学会自己料理自己,这样经过生活磨练的孩子,长大后便会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懂得生活的艰辛,能更具有爱心,两代人的关系才会亲密融洽,家庭才会和睦。    同时,语文教师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在思想感情上热爱和尊敬父母,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应心怀感激爱戴之情;要让孩子在行为态度上虚心接受父母的忠告和教诲,对父母要有礼貌;要做到关怀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

二.对一些必须掌握的行为礼仪,要在学习语文中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在孩子冲动的时候,如果发生了对长辈无礼的举动,如发脾气、摔东西、顶嘴、不理睬和尊重他人等,教师一定严肃批评,耐心说服,同时也要把书中的故事讲给他听。从而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要过“第一次”,严格把关。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三.强调奉献,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应当奉献。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我们全都应当尽义务,应该奉献。不然就不可能活下去。”我们教师应当善于和孩子们谈奉献,善于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去看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体现出的人的奉献精神,这样奉献的种子就将在孩子的心灵中生出茁壮的幼芽来。

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闲暇之时好好思索吧,让孩子成为有良心的人我们的责任很大。

    “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像尘埃那样无影无综地消失,而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 我们的身后是发展中的一个个丰满的生命,要培养真正的人,在教育身后留下动人的痕迹,就需教育者学会尊重学生的情感,站在人性的角度,用激情和智慧塑造鲜活的灵魂。

�������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