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分享PPTPPT

孟琪:你真的了解做一次演讲型PPT的全部细节吗?

2016-06-08  本文已影响1137人  全民PPT

为什么苹果、小米、锤子的发布会如此成功?而自己公司举办的发布会却是各种冷场!孟琪结合网络与书中所学以及亲身经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何为演示?

演示可以定义为:利用实验或实物、工具把事物的过程显示出来的过程,让人认识或理解。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行为方式。

孟琪认为,做演示就是思想传达的过程,脑中所想变为眼中所见。

而PPT作为我们与观众传达思想的媒介工具,对于它的综合运用,孟琪不得不好好的说一说。

正确使用正确的工具

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张PPT的文字的数量多少决定了它是否可以作为演讲的好帮手。你肯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观众们都在阅读PPT中的文字而不是在听你演讲。而你呢,也是在一行一行读着文字而不是和观众沟通。这类过程完全可以通过下发讲义或者发邮件来完成,用不着准备PPT演讲。

如果一张PPT上超过了75个字(不绝对),那么观众会认为它是一份文档,你有必要精炼你的文字,或者承认它就是文档而不是PPT。

50字左右会被当成读稿机器,没有关键词的提炼,观众听或者阅读只能选其一。

遗憾的是,在职场上这样的坏习惯早已经根深蒂固。人们要么听你说,要么自己看。在文字处理上,人们只能集中精力使用一种方式——聆听和与阅读是相互冲突的。

图形就另当别论了,人们可以边看图边听演讲。这也是为什么成功的PPT都是作为视觉辅助工具出现,以图形居多,因为可视化的PPT可以帮助演讲者强化观点。

/小米2016春季新品发布会/

“ 沟通是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帮助他们理解你。如果你要做的只是陈述事实和数据,那么取消演讲,给他们一份数据报告得了!

——Seth Gdin

所以,在做演示之前,你要明白一点:听和阅读,哪一个更有效?

构建演讲生态系统

是不是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演讲的人满怀激情,观众们玩手机的玩手机,甚至有的已经开始退场,那演讲者就应该好好的扪心自问一下你做这次演讲的目的:为什么别人要听呢?

你的演讲缺了什么?

《ThePresentation Survival Skills Guide》一书的作者Jim Endicott就将演讲的过程分为三部分:信息,视觉故事,传达。我们可以称这三点为:演讲生态系统。

/图by:孟琪/

演讲生态系统在中国应该算是一个新概念,这三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我可以很负责的说,现在95%以上的演讲其实还停留在“信息”层面,“视觉故事”和“传达”是缺失的。演讲应该是依赖于创意、图形和舞台发挥的综合运用。有几个人想过每页PPT之间的“故事线”的?又有几个人想过演讲时候怎么讲这些幻灯片(如何起头?如何过渡?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快速掠过?)?

下面,孟琪用一些关键词告诉大家如何构建一个演讲生态系统:

1. 信息

包括观众、创意、书写

1)观众

分析观众,发现趋势、确定内容、提前看会场

2)创意

头脑风暴、创建主题、创建结构

3)书写

写出大纲、写出方案、编辑故事

4)总结

对比观众、找出差异、改变现状

2. 视觉故事

包括视觉思维、图形、动画

1)视觉思维

画出故事、收集关键词、转成图像、明确层次、画出图表、选出数据

2)图形

划分类型、确定颜色、设计背景、选择图像、创建模板

3)动画

确定目标、确定速度、确定方向、设计流程

4)总结

收集反馈、安排视觉内容、符合品牌内涵、确定视线路径

3. 传达

包括人、设备、文档

1)人

设计互动方式、使用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掌握节奏、识别道具

2)设备

内容播放节奏、运用音频、更新设计、融合多媒体、互动化设计

3)文档

发送传单、画出草图、设计手册、补充附录

4)总结

不断排练、记录个人状态、关联幻灯片、请求反馈

每一个关键词都值得我们好好推敲,不论是在做年终总结、项目路演、各种会议演讲、产品发布会等等,无非是对以上关键词取舍多少的问题。

花多少时间设计演讲取决于它对你有多重要!

一篇30页左右、时长一小时的演讲需要花费的时间。

准备一次演讲所需要的时间预估:

6—20小时

调研从各渠道(网络、同行或行业)收集信息。

1小时

建立目标观众需求图。

2小时

在纸上写下你的创意。

1小时

组织思路(建议思维导图)。

1小时

和同事讨论,评估其对观众的影响力。

2小时

勾勒框架/或叙事线索。

20—60小时

设计PPT。

3小时

排练~排练~排练~(随时随地:车上、床上、whatever···)

一共约36~90小时

感叹:现在做培训行业是越来越难做了,各种两天一夜,三天两夜或者一周,价格从低的有198、398、998、1988、3988,高的有19800、28888、十几万的。甚至上一次课300万(这种高层圈子的课不包括在内)也不是没听说过。不论是你的演讲有多好,内容多么好,观众就会买单,现在的观众来学习能学到干货是一方面,更多注重的这次课程的体验(视觉故事与传达)

所以,这是孟琪这次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你做演讲之前,问问自己:

为什么别人要听呢?

你的演讲缺了什么?

/共勉/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