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个体》学习7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6664/7da20f7c29a05015.jpeg)
第一部分:有一个问题能让你放弃存量,彻底清零
一个观察:一个人对外界的判断是稳定的,反应是固定的,爱憎是固定的,他的认知成长已经死了。
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是要到75岁才埋。
一个观点:行为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所有权依恋症”,讲到人对于已拥有的东西会很珍视,不放手,本性有三大非理性怪癖:
1.总是对已拥有的东西迷恋到无法自拔
2.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对于损失有种强烈的恐惧
3.我们会经常假定别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其实很多人早就破产了,只是活在还没有破产的组织里。
一个策略:怎么治?时常逼问自己:假如我们公司已经一无所有,一定要去干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我们就去干那件事。这种心法就是创业者心法。所以抛弃所有权依恋症的最好方式,就是假装自己一无所有,假装自己一无所知。
如何给职场做清零术呢?
1.清零能力,每隔两年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现在你有哪些能力?在市场上是什么价位?是在升职还是贬值?你有哪些潜在能力是市场需要的、升职空间更大的?
2.清零简历。删除没有价值的能力和资历,增加新的。
3.清零知识,从清理书架开始。书架不是已读书目的展示台,而是必读和要看书目的知识库。
4.不断学习,跨界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一个世界,比如读计算机的,可以学心理学,让你的程序更懂人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6664/1108df084c68435b.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6664/053d8a4d6c7958a0.jpeg)
第二部分:你和物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一个观察:我们和物品的关系,往往是我们心智模式的外在投射。在你占有物品的同时,物品也在占有你。
一个概念:断舍离。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断)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舍)
离: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迷于物欲(离)
断是入口,舍是出口,离是最终达到的各得其所的理想状态。断舍离其实是一种日常的修炼:如何通过收拾东西,观察和修炼自己清零的心智模式。它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
通过整理改变自己的过程有3步:
1.不断审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以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2.通过审视,将关注重心从物品转换为自我,通过整理,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3.把物品替换为自己需要、舒适、舒服的东西,改变精神面貌。
通过向外整理,引发内在改变。
一个策略:人们舍不得扔东西原因有三个: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6664/2a606a3ff6d00560.jpeg)
第三部分: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过零库存的人生。
一个观察:如果只刷新认知不行动,慢慢地你也会对学习产生依赖,而无力行动。
一个策略:1.明确一个观念,清理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现在的自己。断舍离的原理: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以现在而不是过去或者遥远的未来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自己。
2.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下手,单点突破。过程是减少、分类、收纳。
3.更好更聪明的舍弃。利用网络APP转手,举办清理人生的聚会,每天扔一件东西,通过总量限制和每次主义,从源头上防止物品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