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想法散文

学校塑造标准化零件,社会需要的是创新的设计师

2019-03-04  本文已影响52人  故作淡定

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人才。世界名校的课程如何,不得而知,但普通院校至少一半的课程是没用的,甚至是垃圾。

因此,逃课成了大学独特的一景。学生干部和班主任抓考勤成了主要任务之一。

除了,将来当老师,今后反复应用学到的知识,教后来的学生,无论受聘任何单位,从事任何工作 ,大学里所学知识能用到十分之一,就相当不错了。

与教育配套的考试,也是如此。你就是计算机专家,不提前预习,即使计算机初级考试你也不一定能考过初中生。

想当初,本人对计算机颇感兴趣,自学数据库、C语言等,编程非常熟练,但却在计算机一级考试上栽了跟头。

记得占了相当比例的开始内容是cced(一种早已没人用的中文编辑软件)中各种功能键,如回车用那几个键组合?空格按哪些键组合?结束、存档………

老师最得意的事就是出偏题,怪题难住学生。

据说周汝昌在上学时就以神童著称,考外语词汇难不住他。教授们聚在一起,在医学神经科字典里找出一个词加入试卷中,终于难住了周汝昌。为此 教授们欢呼雀跃。

中学考试中就有大段的默写鲁迅文章中的某一段。为了取得好成绩,古文和鲁迅的文章必须背的滚瓜烂熟。但是,码起来一尺多高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各种思想概论,要都背下来,除非神仙下凡。

技不如人,我心服口服。但是,在困难面前,本人就不禁想到对今后参加工作有什么用?

唯一想象得到的用途就是在同事中显呗一下。

学校多年的教育,被塑造成社会这部机器中的零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已属成功。

但习惯了做零部件,做螺丝钉,与机器的操作者和设计者渐行渐远。

机器在不断的升级换代,作为零件的命运就是与设备一起被淘汰被抛弃,尽管个人很勤奋很努力。

而社会需要的是设计者需要的是创新能力。

学习向左,工作向右。

听话教育下的好学生高材生,走入社会难免水土不服,而有叛逆精神和颠覆思维的人,反而能在事业中大展身手。

以上是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如今社会开放程度、包容程度与从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长期的惯性和教育的性质,要完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则任重道远。

学校学习的几乎都是特定条件下,完善规则内的行动和应对措施,而一旦走入社会就会发现,各种条件互相牵扯,游戏规则完全打破,各种潜规则又无处不在,因此显得无所适从。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从学校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继续学习的又一个起点。

而且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