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子读书会

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我读《少有人走的路》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134人  觉知舫

所以读这本书,是被封面右上角的话吸引: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心灵读物。”

读完之后,我想说:这句话所言不虚。

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1、婚后,爱人不像恋爱时那么完美可人了;

2、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不知如何是好;

3、父母看得太紧或疏于关爱,我无所适从;

4、我付出了那么多,周围的亲朋却并不买帐;

5、我失去了心中最重要的人,无法面对生活;

6、我曾经被深深地伤害,难以再相信任何人;

7、我期待改变境遇,但内心却又充满恐惧;

8、我有信仰,或者我没有信仰,被人讥笑;

……

简单的列举,只是想你让知道:关于家庭,关于感情,关于工作,关于朋友,生活中所有遇到的问题,你几乎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这是一本关乎自我成长,能使你处理好与他人关系的通俗心理学书籍。

关于作者——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的作者:斯科特·派克,原本是一名心理医生。他曾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也曾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书中的所有案例全部来自斯科特·派克的真实从业经历。

《少有人走路》出版之后,并没有做任何的商业推广,却在极短的时间内登上了美国的畅销书榜,并创造了连续上榜20年的出版史奇迹。而斯科特·派克本人也因此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并在成名后为了扩大其心理咨询的影响而开始四处巡回演讲。

尽管如此,斯科特·派克却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他抽烟、酗酒,与子女关系疏离,出现婚外情……在去世的前一年斯科特·派克离了婚,并最终(2005年)死于胰腺癌。也许,作家本身的经历进一步印证了,心智成熟确实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因为它是如此艰辛,即使作者本人也无法全权践行。

关于本书——打开心理学大门的钥匙

人生苦难重重”——斯科特·派克在本书的开篇就道出了生命的本质:只要人活着,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只要心中有爱,保持自律,并以开放的心态对面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就会获得心智的成熟,触及生命的真义。

心理学的书籍难免因为专业性而流于枯燥,斯科特·派克却通过两点使这本书非常易读:极少使用专业词汇和真实并贴近读者的案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仿佛是一把钥匙,作者用它为我们打开了心理学的大门。当我们在读这本书时,时常能够把自己或者把身边的人“对号入座”,这让阅读本身提高了很大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们会突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啊,原来TA是这么想的啊!”

《少有人走的路》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下面我就分别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自律可以解决人生问题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 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为了做到自律,斯科特·派克提出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大量接地气案例的引入,会让读者对人人都有的“拖延症”有全新的认识,为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找到方法论,为受过打击而变得偏执冷漠的人找到心理依据,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名词,比如“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移情”……并能在阅读过程中,给自己做个小小的诊断。

心理学的解读,仿佛为我们拔开了眼前的迷雾,让我们看到了现象后面的本质,心里顿觉豁然开朗。

但是这四条原则真要实践起来,却又非常艰难。尤其保持平衡这一点,“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这实际上是对前面三点在把握上的一个总原则——凡事总要有个度,不能矫枉过正。

2、爱能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

面对问题已经不轻松了,而要解决问题,实现自律就更加痛苦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既然如此人为什么还能自律呢?斯科特·派克道出原因: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这里作者有个可能会让你跌破眼镜的观点——坠入情网不是爱!原因是恋爱中的人们都沉浸在一种自我营造的完美幻觉当中。这无疑对爱情至上的人来说,是个打击。但同时作者也强调了坠入情网的重要意义,它可以让人们敢于承诺,并在未来走入婚姻殿堂时,为了这个承诺去努力获得真正的爱。

所以,婚姻也许真是爱情的坟墓,但它却是爱的开始——是人们回归理性后相互扶持,共度余生的美好契机。

如果你也在两性情感当中遇到问题的话,就要好好阅读这个部分了。对照书中的案例,以及作者的阐述,为你的爱寻找持久的药方吧。

此外,作者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去爱,以及为爱付出的代价……这些案例广泛涉及各种人生躲不开的问题,比如:对于倾听孩子的喋喋不休,如何对面亲人的离世,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何面对外在的伤害,如何批评以及如何面对指责,如何在爱的关系中保持独立,尊重对方的独立性,爱与性,受虐狂的心理根源……简直应有尽有。

斯科特·派克强调“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毛病,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尽管作者对爱,以及如何去爱做了很多阐述,但仍然坦言爱的神秘性无法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去完全了解,所以不可回避的他引出了宗教的话题。

3、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如果说这本书什么地方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那么必然是作者关于信任的剖析。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就属于信仰的范畴。

诚如作者所言:“通常,我们对信仰的定义过于狭隘。我们认为,拥有某种信仰,就意味着要相信神灵,加入某个信徒组织,举行某种宗教仪式。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去教堂,也不相信超自然的神灵,我们就会认为他没有信仰。”

所以,今后不要再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了,只要能在生活的磨砺下不断学习,突破自我界限,树立起来的正确经验和认知,就是最适合我们的信仰。这与是否相信某种宗教无关。

作者还用三个案例分别讲述了,质疑宗教与认同宗教给不同的人的成长带来的助力,以此表明无论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尽管按照你的认知去选择就好了!

谈到信仰,必然也会谈到科学。作者认为我们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因为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泼掉。而对于科学无法解释的神奇现象,作者称之为恩典,他主张我们全心去拥抱这些恩典,把它当作是上天的馈赠。

4、恩典,是上帝的馈赠

这一部分非常有趣,因为斯科特·派克讲了很多神奇的事情,自己的,以及患者的。这些奇迹的体验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人类的局限性,并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心生敬畏。一边阅读,我也一边想起了自己遇到的一些神奇的事情,阅读过程非常愉悦。比如,我曾多次预感到几分钟之后发生的事情,我的朋友之前做的梦竟然在之后成为了现实!

作者将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这股冥冥之中的存在,暂且称为“上帝”。既然上帝都在暗中帮助我们做心智成长的努力,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了人类的进化而努力呢?尽管这是一条充满阻碍,需要不断突破自我去探索的成长路。

《少有人走的路》的最后两部分非常重要,虽然它们是由探讨爱而延伸出来的部分,但斯科特·派克在这两部分不断提示我们,要切忌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态度看待这个事件,并且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更深彻的剖析了人们在心智成熟道路上的最大阻碍——懒惰。为了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邪恶,人们必将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走向心智成熟之路,而这也许就是书名叫《少有人走的路》的原因吧。 

关于我们——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案例引入丰富,信息量很大,读者将会在阅读中有很强的带入感,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作者将自己生活中的困惑逐一分析,有时会豁然开朗,明白个中原因,有时则会心一笑,原来大家都有这样的遭遇。

虽然,我们也许无法像作者那样,心怀悲悯地看待世人,看待世界,无法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始终保持自律,时刻不偏不倚,走上那条艰苦孤独,少有人走的路。但我们至少可以学会像心理学家一样去思考,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我,审视他人,以心中的爱为动力,自律地生活,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随时拥抱上天的馈赠,走出一条更加顺畅而明朗的人生之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