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方法管理

用“相对论”解释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没有耐心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28人  Metacognition

大家如果经常在朋友圈看些鸡汤励志文章的话,就会发现经常出现这样的标题,类似“放下你的手机,来阅读吧”,或者“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一本书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谈及的问题无非是现代人的浮躁,或者快餐文化,呼吁认真学习等等。没有耐心慢慢品味一本书,没有耐心读很长的文章,只喜欢看图,看电视,等等,确实都是问题。

解决这类的问题,方法特别简单,就是,你有点耐心不就好了。然后,你就发现“虽然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我们会明知故犯,无法摆脱出来?

我觉得只有想清楚了自己总是要去犯同样错误的原因,才有可能真的去改正这个错误。这篇文章,我没法告诉你怎么去改正,或者也很难说你“应该”改正,鸡汤文里批判的浮躁行为,真的是一种错误么?这都没有被认真论证过!我只是尝试用“相对论”去分析,为什么我们有一种趋势,变成那个不喜欢的自己的趋势,变成那个浮躁的自己的那个趋势,变成没有耐心的趋势。

我想说的“相对论”,绝对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是物理学。我说的是人的心里的一种感觉。这个感觉是我自己顿悟出来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我特此声明一下。

我们都知道,时间的流逝对每个个体都是非常公平的,每天就24个小时,不多不少,不快不慢。但是,我们每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却是千差万别的。小时候,你觉得自己为啥永远长不大,长大了,你觉得为啥一眨眼已经匆匆数年。那么对时间流逝的感觉,缘何能产生这么多倍的差距?

我认为,时间的流逝,会在人的大脑留下印记。这个印记,就是记忆。除非你没有意识,否则,在你有意识的状态,流逝的每一秒,都会在你的脑海里产生记忆。这个记忆,大概是线性增加的。在记忆力衰退之前,人脑海里的记忆或者回忆,会越来越多,攀上顶峰之前,这是一个单调的过程。

我想说的相对论,就是指,时间流逝所新产生的记忆,相对于原来已经留存在你脑海里的记忆的数量上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不为每个人明确知道,但是能感觉到。

当新产生的记忆“质量”较大的时候,你感知到的时间流逝就越慢,“质量”越小的时候,你感知到的时间流逝就越快。

举个例子,当你6岁的时候,你的大脑刚刚可以有效存储记忆,大人都说你“记事儿”了。这时候,你过一年,得到的记忆,可能比前5年加起来都多,所以,6岁对你来说,是漫长的一年,可能就像过了一辈子一样。同理,7岁的时候,一年得到的记忆相当于你所有记忆的二分之一,所以也同样特别漫长。整个童年,你都无法忍受,觉得时间流逝得如此之慢,歌曲里唱的,都是“我想长大”。

到了30岁的时候,一年过去了,你觉得只是一眨眼,因为你的一年得到的记忆“质量”,相当于你所有记忆的二十分之一,甚至二十五分之一,这个相对6岁时候,大概少了十倍,所以,你对时间的感知大概就是流逝速度快了十倍,到元旦的时候,你觉得上个月好像才过完去年元旦。这个年龄段,唱的歌曲里都是,“时间都去哪了”。

我在谈及上述例子的时候,提到了记忆的“质量”,也是一个概念。是衡量记忆的单位。那么“质量”是什么东西,在物理学里,质量=密度x体积,在我这个理论里面,记忆的质量 = 内容新鲜度 x 内容数量。

内容新鲜度,也叫信噪比,也叫信息量,也叫信息密度,也叫不熟悉度,等等等,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有意识状态下,你经历的时间里,接受到的信息的新鲜程度,匪夷所思程度,闻所未闻程度等等等。而内容数量,则跟时间的流逝正相关,除非你强制自己失去意识,否则,这个内容数量是有上限的。(强制提升内容数量的欲望,部分解释了熬夜综合症,本文不展开)

我的这套理论恐怕还是不够严谨的(我今后的人生会逐步去完善),但是我觉得已经可以解释很多很多的东西了。

比如,即便已经三十多岁了,我有时候,还能感觉时间并不那么快。

我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休个假,去陌生的海岛度假,去了一周,再回公司上班,我觉得很多东西我都记不起来了,好像一整个月没有上班了。有时候,我休个假,没有出门,在家宅,再去上班就会抱怨假期太短。

有时候,我每天两点一线,就觉得一周很快过去了,但是如果我出差到两个城市,明明只过了一周,却觉得自己一个多月没休息了。

每天的新鲜程度,能极大干扰时间流逝的感觉。

然后,我们就要谈到,我们为什么没有耐心读书。

到了三十岁,我认识绝大多数的常用汉字了,知道绝大多数人生经验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当我阅读的时候,就算读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有可能都不到一句意料之外的话语。这时候,我觉得时间是严重被浪费的。文字的信息密度太低了。

而看鸡汤等快餐文字不一样,具有非常高的信噪比,比如花边新闻,绝对匪夷所思,经常是秘辛和爆炸消息。而鸡汤文,则是抛弃了所有推理过程的干货道理集锦。能让人阅读的时候,得到绝对的价值感,时间花得值。而且,你会发现,如果文章中夹杂了大量的图的话,那更好,因为图的信息量虽然不大,但是,眼睛从图片扫描信息的速度,具象地摄入信息,比从文字里抽象获取信息的速度,高出十倍甚至百倍,所以,你会越来越喜欢看图。

到这里,根据我的理论,就已经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这么浮躁。

但是,浮躁真的不好么?估计每个人的感同身受应该是这样的:在手机上读了一整年的道理,并没有什么进步啊!那肯定是浮躁的原因吧?所以浮躁不好。

让自己的大脑接受高密度的记忆内容,这肯定不是坏事的,大脑也能承受。我想,真正有坏处的地方是,这些信息都是孤岛。没有互相产生关联。这才是浮躁带来的弊病。

人类到目前为止很多智慧的结晶,都是由浅显到深入,由具象发现,到抽象提炼,然后到逻辑推导,然后去到完全不可以想像的未知。人类自己这样构建思想体系,所以,学习思想体系时候,必须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当你直接得到那个最终道理的时候,你省却了前面所有的推理,这个道理对你来说,就是在浮沙之上构筑的高台,完全经不起风浪,很快就会消散,忘却,所以,浮躁一整年下来,你基本觉得时间全浪费了。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脑图,就是他们玩命尝试对抗这个规律,试图构建联系,从最最核心的理念出发,串联一切。这种对抗到底有用么?我猜还是有点用吧。但是,我个人是非常鄙夷这种做法的。

脑图的核心缺陷,就是可视化程度太高。这种做法,是非常偷懒和讨巧的,妄图走捷径,欺骗自己的大脑。使用脑图,你会变成一个博学的人,记住了很多东西,记住了很多知识,然而,你会变得没有思想。脑图的原理,就是把高密度的信息具象,然后强制用图像建立关联,然后锁在脑子里,比线性阅读有效率多了,但是这里缺乏了思考。如果说脑图有一星半点价值,那就是制作脑图的这个人,如果动用了逻辑推理能力来制作脑图(大多网上流传的脑图,毫无逻辑,只是按照书籍标题,分层次串联划线而已),那么还有一点价值,观看脑图,保存在硬盘上之类的行为,基本就是愚蠢了。一副制作完毕的脑图,就跟榨过汁的甘蔗一样。

那么,怎么动用这个理念,改善自己的状态?

我不知道明确的路径,但是首先,你得想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吧。这或许会有一天,让你能沉心下来阅读一些枯燥的东西。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地去改善阅读方法,着重信息萃取的训练,快速提炼内容中的精髓,满足大脑对“质量”的渴求,然后,还是沿着原书的脉络,用逻辑贯穿内容,然后榨干书本,这样大概会好一点吧。

另外,我觉得,可能对今后的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按照“相对论”规律的诉求去创作内容,将原来金字塔一样构建顶尖概念的写作思路,变成将顶尖概念拆分成独立小概念,然后均匀散布在书里,始终保持每一部分的信息密度创作思路,这样才能更吸引读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