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光《师说观人术》79
爱新觉罗溥光
《师说观人术》
2019年春晚
电视播出的迎春标语中“恭贺新春”的“恭”字
竟然写错了,央视画面截图“恭”字上部的“共”表声下部是“心”的变形表意表示发自内心的祝福
而春晚“恭贺新春”的“恭”字下部则写成了“水”
左边多了一点,就不对了。
春晚,写错祝福语着实有点尴尬,然而下面这些硬伤,就不仅仅是尴尬了——
岳云鹏孙越相声《妙言趣语》,给大家带来不少乐趣,但其中所引用的对联,的确不敢恭维
尤其是重复了至少两遍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对联,对联,对对联。
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还禁固在平仄的误区,所谓平仄是前辈们为了方便教导下一代的初学者所拟的范本,并不是对联的铁律,真正对联的美在于音韵,按读音的高低以表达情感,而这个平仄是代表高低音的符号,就象音乐的符一样,作者可以按照行文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灵活的掌握音韵的高低转换以达到想要的效果。特别提醒,我说的并不是不要律,而是怎样灵活的运用律,这才是对联的真谛。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身份无波澜,平安,顺畅,萬事勝意。细想起来,是那样的幼稚。如傻傻地祈祷,期盼不切实际的愿望降临。
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身份,到最后才知道:世界不是自己的,你来了,你怎么相处、相安,相交,相判、相拥与他人毫无关系。
学会放手,是放弃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放弃为之奋斗的过程和努力;
是放弃那种毫无意义的拼争和没有价值的索取,而不是丧失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
是放弃那种为身份、金钱、地位、奢移生活的搏杀,而不是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放弃身份的人,会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没有得到的东西,他们每天都有快乐和愉悦的心情伴随左右。而不懂得放弃的人,只会焦头烂额地乱冲,他们不仅最终未能达到目标,而且每天都陷于得失的苦恼之中。
也许放手身份在当时是痛苦的,甚至是无奈的选择。但是,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那段往事时,我们会为当时正确的选择感到自豪,感到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生。也许正是当年的放弃,才使我们到达了今天的光辉和成功的彼岸。
生活中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很多,但不是纠缠在那些毫无结果的东西上,或者拼命追求那些本该放弃的东西,而本该尽力追求的东西却又毫不足惜地放弃,这样到头只能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说执著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则是一种勇气和境界。得不到的或不该得的就该果断地放弃。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许我们四面出击,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好时光中忙忙碌碌终无所为。
执迷不悟是一意孤行的固执。不如正视现实咬咬牙勇敢地放弃那力不从心却又苦撑硬撑的执著,在清醒的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一切就会变得单纯而明朗了。
扔掉扰心的烦恼,忘记失败的沮丧,封藏痛苦的记忆。坚定地把许多的过去踩在脚下,留在身后。选择了瞬间的清醒,就等于选择了瞬间的成长。
及时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失去,正确看待失去,学会忍受失去,让胸襟更豁达一些,让眼光更长远一些。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经常为自己整整枝。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留恋
与顾盼,鞭策自我,以便集中精力于人生的追求。
一生之中,我们会遇到太多太多的诱惑,所以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吧。
放弃那些对我们来说并非必要的东西,专注地把握自己真正的志趣和才能,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富有内涵,回首人生时我们才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阳光和微笑。
其实,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你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也注定会在失去的同时获得一些东西。其实有时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只是觉得每样东西都有它的好处,哪样都舍不得放手。如果我们不去计较那么多,我们反而可以得到更多。
有这样一则笑话:什么林志玲的大腿,章子怡的胸,范冰冰的臀,李冰冰的腰,周迅的腹和赵薇的下部,都被一个色情狂摸过。但是此人却被无罪释放,因为这是他工作需要。
原来,此人是,机场安检人员。在他们面前,要想从此过,就得被她摸。
安检人员面前,人人平等。管你是什么大明星,还是大政要。不管什么人,其实很多时候,你的身份都没那么重要。
有的人老说自己有身份,哈哈,我只有身份证。
香港出入境口岸竟混淆使用身份证、身分证,真是可笑。
正确的是“身份证”,没有“身分证”这个词语。
“身份”与“身分”之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份”与“分”之别。
先看“份”字。“份”,原读bin,《说文解字》:“份,文质备也。从人,分声。”它是“彬”的古字,《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原来就写作“文质份份”。后来,新老交替,“文质备”义专由“彬”字表示,而资格更老的“份”反而只能赋闲在家了。
再看“分”字。“分”是个多音多义字。根据《汉语大词典》,“分”有两个读音:fēn和fèn,读fēn的有17个义项,读fèn的也有13个义项,由此可见“分”这个文字符号负担之重,而这显然不利于文字记录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书面交际。
在现代汉语中,“身分”主要有“(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和“受人尊重的地位”两个义项。如今,“身分”之所以被迫让位于“身份”,与以下因素有关:
其一,“身分”的“分”的语素义是“名分、位分”之义,如前所述,此义之“分”可写作“份”;
其二,“身分”之义与“人”有关,而“份”字在结构上从人从分,也与人有关,所以“身分”写作“身份”,更有利于人们见字明义;
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颁发,是促使“身分”让位于“身份”的催化剂。因为颁发“身份证”是一种政府行为,“身份证”中“身份”这一词形的选用,客观上起了一种引导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有鉴于此,降“身分”为副条,立“身份”为正条,既照顾了历史,又反映了语言的变化,可谓妥当。
扩展资料:
身份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在他们心理层面的深处也凝成一种情结。
中国人身份情结的主要内容有:名号;名分与面子;阶序和差序;谦卑;主仆。
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
功名情结。长期的身份制强化,使中国人的内心认为只有达到高的身份地位才 是人生的最大成功和最大需求,而求得好的功名正是有了高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执迷名号及称谓。日常生活中,在有些事情上,即使在利害关系上吃了亏,也要求得名分而不能 弃之。这里的名分是指身份名号本身和附着上面的规则及其符号资源。
惟恐别人瞧不起自己。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指出自己的错误或不恰当言行)往往认 为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谦恭或谦卑意识。中国人见到比自己高位身 份者的“阿谀奉承”表现,经常是情不自禁的。
看重身份关系中的阶序意识。是非、 原则位于次之。身份情结中的阶序意识更为普遍,身处身份制社会,成员在沟通交往过程中 ,总要考虑对方是什么身份(好按身份规则行事,好知道如何与对方说话办事)。
身份压力。长期的封建身份制度强化的结果,使中国人的内心有一种对身份地位高的人的敬畏。
主仆情结。这是一种身份意识较突出的特征。持有主仆意识情结的人具有 两个特点:一是不能与人做平等的交往 ,二是主仆双重情结。
人际关系的定位。
现在老提大数据,是中国人你哪跑?据权威部门说是,中国人一生离不开一大堆证——
准生证→出生证→独生证→身份证→学生证→团员证→党员证→学位证→毕业证→暂住证→结婚证→房产证→驾驶证→行驶证→健康证→工作证→医保证→下岗证→ 失业证→上岗证→资格证→荣誉证→通行证→残疾证→退休证→老人证→死亡证……
你要是去香港澳门定居,还得有港澳通行证!
你要是离异了,还多了个离婚证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