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引起了多少共鸣
提到王欣,这本《北京女子图鉴》的作者大家会不会陌生?那如果说起微博红人,拥有200多万的粉丝,每条微博评论互动都过百的反裤衩阵地—裤衩姐!大家是不是都会发出:噢,原来是他呀!
《北京女子图鉴》引起了多少共鸣我当初也是这样的表情,第一次关注他是从《在不安的世界安静的活》这本书开始的。记得读这本书时,我是一口气看完的,剧情紧凑,人物类型也都特别喜欢,看完以后想了解一下作者,更是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所以,这本《北京女子图鉴》一上市,我就买回来了,但是这回没有一口气看完,反而每次看完一个小故事,都有种莫名的感伤!
全书是由十多个小故事组成的,写的都是一些外地女孩去北京打拼的心酸史。例子都很鲜明:打工仔、模特、同性恋、整容、小三、有钱人的太太。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是第二段【她最后去了大理】,凡是奋斗中的青年应该都想去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拼一拼吧,她也不例外,她曾经在国外打拼,因为在北京一直有她喜欢的人在等着她,她选择了回到祖国。起初两人是租房子住,女孩在国外呆过,对于租房子也没有很排斥,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两个人的生活。周末俩人有时间了看展览,美术展览,没事去使馆区吃早午餐,时不时的俩人下班还相约去酒吧喝一杯。到了感恩节、圣诞节,女孩还会精心打扮一番,而且还会在家弄一场精致的排队,生活非常惬意!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30的她,突然发现生活没有了乐趣。而且随着父母逼催:买房、要孩子、而且周围的朋友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攻击,一出门聊天就是那个地方的房子又涨价,现在的钱都不够买厕所的了!加之房东说不定哪天过来就会通知你:这个房子不租了,我要卖了。你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打包换地方。书中有一句话我记忆最深:无论你来自哪里、受过何种教育,长居北京,你终将被洗涤、被同化、被塑造出一个坚定的信念:买房、买房、买房。
就这样男方把房子买了,除了动了这些年的所有积蓄,张张信用卡能取的全取了,还向朋友借了钱。看着北京的地段从东三环、东四环朝东五环、五环外节节败退。她有点不想买了,但是老公却很坚定,说:必须买,现在不买,到时候更买不起了。
有了新家以后,俩人生活并没有像之前那么惬意悠闲,居住的地方离上班的地方远了,老公也没有心思陪她看画展,吃早餐去酒吧了。很多节日也是简单度过了。又一次她在单位派给她任务的时候,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太平顺了,看着别人生活风生水起的,她不想这样,于是自己开了公众号,起初还阅读量挺多,但之后得罪了人,不仅她的写的东西没人看,还丢失了工作。再一次她受到了打击,她不想在北京过了,一秒也不想,她跟老公提要去大理生活,把北京房子买了,足够在大理买个不错的房子了。老公疑惑着:你想清楚了!她特别坚定的说我想清楚了,到了那里我们可以开个民宿,每年去旅游的人也多,而且空气还好对我们身体也好。老公心动了,看着她的坚定,就同意了。
三个月后,卖了北京的房子,去大理买卖房子的时候,她很幸运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房源,价钱还比预算低了一些。签合同时,她也谢谢了房主。房主大哥最多四十多岁,特别开心的说:我谢谢你们才是,最近大理房子很火,我还怕我这么大房子不好卖呢,正好手里两套,你全买了。
她笑得得意,问:大哥要去哪儿啊?
大哥说:回北京啊!我们两口子在大理住了三年!再住我媳妇就要跟我急了!她说宁愿回北京吸霾也不能在这儿干耗着了。
她手抖了一下,在合同“买受人”的落款处,签出了一个细小的错折。
当时看完这段故事之后(故事内容摘抄,不是特别详细),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特别想知道这是年轻的夫妻,会不会在三年之后又想回北京了?我想在这个女主签合同的时候应该有跟我一样的疑问?
很多人都想去北京闯出一片天地,同时又有多少人想离开那里,去往比较安逸的城市呢?我不知道,本身我自己是不愿意去北京这样城市的,对于我自己来说北上广的地方,只属于旅游的范畴里,居住想都没想过,感觉没有三头六臂的人根本无法在那里生活,即使有三头六臂还得有金刚铁布衫,不然很容易遍体鳞伤!也许我把这个地方想的太残酷了!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就应该有拼搏的精神,跌倒再爬起来,之后在那些城市摸爬滚打上来的人,才能成为佼佼者!
也许是我内心比较脆弱吧,对于现在的社会,信息如此发达,外面的大世界对我们诱惑很大,与此同时伴随着焦虑、紧张、抑郁也在与日俱增!各种的短视频、直播、公众号告诉我们什么是“高质量生活”,我们拼命的想去过上,却发现始终达不到网红达人、微商大哼、直播红人的十分之一,我们开始怪自己无能,反省自己的安逸平顺,列出了一些提升自己的计划。但是,发现最后这条道未必坚持下来,更有的已经跑偏了,最后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重新又回归平顺
在《北京女子图鉴》好像看到了身边朋友经历,好像知道了如果自己是她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好像每一段自己也想经历一场,也许我觉得读出了一些共鸣,读出了一些感叹,全是因为我自己曾经想过,却未敢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