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推是傻,推猛了就low
昨天万圣节的晚上,和闺蜜走过湖滨银泰in77,看到野兽派和RoseOnly两个互联网概念型花店几乎对门对面的开在那里,突然有一种灵光一闪的感觉,最近正在苦思冥想如何针对中年男人做品宣的我,突然觉得可以换一种思维,研究一下这两个典型案例。
经过我非常粗浅的浏览和不停感慨这些花真美之后,我到没有借鉴到非常好的点子,倒是明显感觉,比起RoseOnly我更喜欢野兽派。原因有两个,第一,我觉得野兽派的花看上去更美,更有意思,更有感觉,这是一种很抽象的印象,仅仅从他们各自的网站,微博和一些网友评价得来的感受,和实物完全无关,其实这就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种品牌感知力吧。第二个原因可能就能解释第一个原因,就是RoseOnly在网上呈现的信息,让我感觉在品牌推广方面用力过猛,有种脂粉气太重的感觉。
表现形式有哪些呢,首先我在搜索RoseOnly之后有大批大批的被购买的关键词占据了我的视线,可能是因为我本能地把这种概念花店的定位放在比较文艺,远离商业的地方,所以我一看到这种东西就不太喜欢,然后我没进入网页,而是选择了百度百科,但是里面竟然是非常详细的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花店发起后的每一轮融资和其他的情况,反正看到融资信息我就觉得毫无美感了,加上他们的各种采访稿件的曝光,给人感觉确实pr做得不错的感觉。当然RoseOnly本身的商业模式就是重形式,而非产品,所以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倒是看到他们不断延伸出新的品牌让我觉得有一种已然变成2VC项目的错觉。反观,我搜索野兽派花店,我能够获知的消息非常有限,真正的采访稿件应该只有两篇,其余都是转载,其实相比较起来野兽派如果想做宣传他们有很多新闻点可以去做传播,比如说最近ah的大婚都是他们参与的,但是他们并没有过多的宣传这件事,但是我看到在他们自己的官网和官微上都是有介绍的,所以我倾向于认为,他们并不是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做相关的宣传,而是,他们已经意识到以他们的产品定位在媒体(门户,新闻,行业)上进行普天盖地的宣传效果和意义并不大吧。在我看来他们在品宣方面做得更加克制,而我刚好更加喜欢这样的做法。
截至到现在,如果我有购买概念性鲜花的需求,不管我是自己买,还是暗示别人买给我都是更倾向于野兽派,那野兽派就赢了嘛。那综上,RoseOnly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的品宣和运营都没有什么软用,并且反而成为了我生厌的理由。但这只是鲜花市场的特例吗?是由这种偏文艺类产品的必然吗?
我觉得不是,在我看来品宣真的只是一种途径和工具,我刚才思考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一种商业形态是只靠营销推广,而没有产品的,我想了很久,宗教吗?可是宗教也是有实体的教堂教义教职人员作为产品的。我的结论是没有,没有只靠营销就能存在的产品。
现在有很多产品会重运营,轻产品,当然也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说最有名的应该是小米了吧,当年黎万强不花一分钱做推广,已经成为了业内的学习典范,一度也非常快的打开了市场,但是马上面临的问题就是产能和硬件跟不上之后,小米承受了非常大的负面评价,一度以自黑为营销手段,直到今天,小米这个产品在我这种伪文青的眼中都是一种非常low的存在,并且以我们这类人的尿性,基本这辈子都很难扭转。这样的例子应该还有锤子,其实问题好像也不是出在用力过猛的营销上,而是因为软硬件失调,牛逼吹大了,产品没跟上,然后大众吧就是喜欢传播坏消息,就是希望看人摔下神坛,谁喜欢当人脑残粉天天传播正能量,站在道德或者逼格的制高点上邪魅高冷一笑是一种自然选择好么~
但是,我的观点也不是不能营销,我始终觉得营销在产品发展过程中需要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一旦过度夸大营销的价值,特别是使用一些比较简单粗暴的营销方式,反而会舍本求末,会对产品本身造成伤害,当然如果营销的目的是为了2vc那也就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