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避免生个傻儿子,这要从秦武王举鼎说起

古代帝王三宫六院,后宫储备上一堆的美人,目的就是为了多生儿子,巩固江山社稷。
按道理来说,那么多的嫔妃,总能生出几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再加上得天独厚的皇家教育资源,培养出几个合格的继承人应该不是啥难事!
但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后人,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想当然的事情,多少帝王家庭的殒灭,跟财富和权势都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跟生不出来合格的继承人确实是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像秦惠文王,一辈子都表现得精明强干,励精图治,差一点统一六国的丰功伟业就被他实现了。
但是这么一个聪明睿智的爹,却偏偏生了秦武王,这个集武勇鲁莽,又好大喜功为一身的儿子。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无比靠谱的爹,却偏偏生了一个特别不靠谱的儿子。
秦武王有多不靠谱呢?
先是打了一场令秦国士卒伤亡惨重的仗,据说是自秦国变法强盛以后,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
国中百姓因此怨声载道,秦武王却浑然不觉,反而以大胜的名义昭告天下。
这个仗刚打完,秦武王就迫不及待通过刚打下来的宜阳,到了洛邑,去看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
秦武王的本意是想将周天子的九鼎据为己有,这样他就可以真正一统天下,坐享天子的权威。
但是谁能想到,秦武王见了九鼎以后,突发奇想,提出要和手下大力士比拼力气,看谁能把大鼎举起来,然后秦武王为了能够显示自己的武勇,竟然在举鼎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砸死了。
这么有创意的死法,相信秦惠文王就算还活着,估计也会被儿子给气死。
只是像秦惠文王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让这个儿子来做太子呢?难道他没有更好的儿子可以选择了吗?
如果你看过宫斗剧,就会明白立谁当太子,那可是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不是说作为君主就可以想立谁为太子就可以立谁,君主也会受利益集团的辖制。
明白这一点,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获得真正自由的生活,个人的权势和聪明也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说“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就是贵为帝王,也无法避开这个人生的规律。
所以佛说,世间的真相唯有多苦而已。
只是虽然世间多苦,也依然有人可以一生顺遂,享受“五福临门”的人生。
能够享受“五福临门”人生的诀窍就在老子的一句话里,那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个世间唯一能够将问题解决于无形的只有“福报”。
生一个聪明俊秀的孩子是身为父母的“福报”;一生能遇上贵人,平步青云是“福报”;甚至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也离不开“福报”的多寡。
古人的教诲是常叫人“惜福”,说每个人的命里的福禄都是有数的,要省着点用,才能长久。
又劝导人要学会不间断的积福,这样生活的各方面才容易顺遂。
想想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要不就无法解释为何有人天生富贵,有人却天生贫贱;有的人天生聪明,有的人却天生愚痴。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生活里的各种问题都会涉及到“福报”,那么当自己能够抓住这个根本,不断积功累德的时候,相信生活就会有很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