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需要破壁者——我的教育改革观之一
教育改革需要破壁者
——我的教育改革观之一
我们每个人既是现存教育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所以,谈论教育是每一个教育亲历者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教育家们的专属品。
不然怎么解释如下有趣的现象:受学校教育不深或是根本没有进过学校的人士和不是所学专业的跨界者的成功历程。无论是从哈佛大学辍学的比尔盖茨,仅读到初中的李嘉诚,自学成材的林肯和高尔基,亚洲第一个摘得雨果奖的理工男刘慈欣……他们的成功都能对现存教育探索带来更深的感悟。同时网红、自媒体、威客等自我就业的新业态的兴起也对传统教育落后的导向性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那就是学校的传统教育并不能带来一劳永逸的效果。教育改革虽然一直都在路上,但却显得愈发步履蹒跚老态龙钟。而既然是行路,那么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方向了,一旦方向偏颇,就会迷失。只有彻底抛弃那些似是而非或是充满诱惑的假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才能到达终极的目的地。
那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
三个词,六个字:传承、创新、就业。
对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及其分支都概莫能外。
这三个词的逻辑关系是:只有传承才能创新,而只有传承和创新作用下学以致用的延续性才能导致源源不断的就业机会出现。反过来,在就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刺激了对传承的反省和对创新的需求。
诞生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因为没有应试者门槛的限制从而促使中华文化领先于欧洲千年以上,但它强调的是传承,对四书五经旧瓶装新酒式的解读。正是因为它缺乏创新从而使得现代学科兴起于欧洲。以穿越的思维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的中国古人认识到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传承、创新、就业,那么就不会出现重文轻理的结果,因为要促进就业,就务必兼顾自然科学和商业等学科的发展,这样一来,现代学科的兴起不但能在中国出现而且能及早出现,也就是说也许能把人类文明的进程提前数百年。如果上述设想能成立的话,以现代科学发展的速度来看,或许2017年就相当于2300年以上,谁也不会怀疑300年以后的人类不会把现在的我们视为一种低能人——就象我们对300年前人类的认识一样。
出于惯性的原因,中国现存的教育强调的也是传承,对古人应试教育的传承,对西方理念解说的传承,对威权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目前缺乏创新,导致当前推动世界发展的学科原理绝大多数来源于西方,西方往往成为各种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中国人却沦为鹦鹉学舌的跟随者和亦步亦趋的次创新者。最具代表性的事,莫过于影视公司对同一历史IP素材厚颜无耻的新瓶装旧酒式的挖坟掘墓了。
在谈到创新时,我们更多强调工作和研究中的创新,却忽略了从小就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就好比一棵果树没有做好育种、施肥、剪枝、护理却要求它结出高质量的果实一样,这无疑是一种舍本求末的浅视和急功近利的奢望。孩子思维和行为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只有把创新教育自始至终融入到具体教学当中,创新思维才能形成习惯,然后从习惯转化为爱好,从爱好转化为行动。最终把创新作为体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尺度。教师必须把鼓励创新潜移默化到教学和检验学生能力的各个细微环节中,而不是作为堂皇的口号。教育管理机构也应把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和成果作为评价资质必不可少的一环,把创新教育作为教学大纲里优先、权重的部分,让创新细化、具体、实用,看得见摸得着,落地生根。
而正是因为没有把就业作为教育的一个终极目的,最多是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一种应付因教育普及导致就业压力大增的手段。所以用非所学,高分低能,原创性解决问题的缺失,就成为国人最为诟病的话题。不用猜,自视清高的专家们会立即把让就业上升到终极目的之一的想法,判决为一种极端功利性的观点,是对伟大神圣教育的亵渎。我想问,如果毕业后不能就业,那还要上学干嘛?如果上学后,仍然不能达到人尽其才的潜能开发,最终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很不正常?工作就是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劳动,唯有劳动才能推动人类进步,劳动难道可耻吗?难道说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与别人的关系,方便日后找工作时拉关系,工作后凭关系发展吗?难道伟大神圣的境界就是不耻于工作?这种对就业教育歇斯里底的否定与其说是种病入膏肓的荒谬,不如说是对传统教育糟粕的顶礼膜拜。
那么西方的教育又如何呢?
它缺少了传承的思维和就业的目的性,陷入了专注创新的迷茫之中。任何学科的创新都具有其本身一套类似周期性的逻辑,它不是直线型的。虽然很多学科不属同一个体系,但各类学科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是相通的,彼此间是一种依赖和互哺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相互关联的学科都达到一个创新的临界点,此时才会有代表性学科的率先突破,从而导致其它相关学科的后续突破。正是欧洲文艺的复兴才使得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它恢复了人理性、尊严、思索的价值观。首先获得突破的是与神学相对立的天文学,代表成果是佛罗恩堡在1536提出的日新说。然后才是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突破,不久导致社会治理等人文学科的突破。而文艺复兴的初始动力则是来源于哲学。正是从古希腊产生,经阿拉伯人的移植,又回归到欧洲的东西方融合的哲学精神——理性、怀疑、批判、研究和认识的感召下,“西方的精英们开始睁开了两眼,甚至有了沉睡后的清醒“。西方继承了自己的历史,但是之后却把曾经解救过西方自然科学思想的东方哲学精华束之高搁——这与其说是对传承的狭獈选择而不如说是对世界共有文明思想传承的漠视。真正的传承需要有明辨是非萃取精华的包容性,而西方整个近现代教育对域外文明更多的是排斥性。正是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选择性传承,才导致了今天对外与非西方文明的摩擦,对内则陷入了中等收入陷井而裹足不前苦苦挣扎。
东方文明讲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和而不同的包容和相互融合,信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性化相处哲学,它更看重社会整体利益而不是自我价值。在经济危机中宁可倾倒牛奶也不低价出售的纯商业逻辑行为使资本的冷酷性一览无余——这在东方文明眼里是要遭天打雷劈报应的。人性的东西还得必须要靠人性来解决,因为人性高于一切。如果痴迷于技术手段而不能自拔,那这又与中世纪黑暗的宗教统治有什么区别,最多不过是一种宗教式的科学罢了。所以,西方文明需要再次传承东方哲学的精髓方能再次得到救赎,遗憾的是整个西方世界正处在同而不和的宗教式科学的迷雾之中不能自拔。与此相反,信奉人性和谐的东方文明终于等到了西方科学文明反哺的降临,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文明撞到南墙仍不回头的教训。这真的是天地轮回,丝毫不差。人性、宗教、科学、自然四大要素再一次达到了大碰撞的临界点。所幸的是这一次率先获得突破的将是东方文明,因为人性只有在添加了科学之后才能显出应有的理性、自尊和秩序,而缺乏人性的科学终究注定是穷途末路的极端宗教(二战时拥有最尖端科技的德国和日本的暴行,集当时科学力量之大成的原子弹,无不是这样的产物)。
与中国相较而言,较早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的西方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具有先天的优势,也就是说他们不但对创新独有情衷,而且也是最早重视就业的先驱——现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农业与工业的界限消失,大量农业劳动力被解放了出来进入工厂。西方现在已进化到倾向于素质教育(这能促进创新和就业),对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一视同仁——这些都领先于中国。当整个第三世界还在勉为其难的大谈扩大教育的同时,西方的教育早已普及。那么为什么西方的就业情况却不太乐观呢?这只能说明西方的教育同样并没有把就业上升到教育终极目的的战略层面上。
我所说的把创新和就业作为教育的三大终极目的之二,是指要把创新和就业学习自始至终贯穿到整个教育的体系中去,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开始一直到真正走向社会。形成这么一个教学模式:课堂上,由教师讲解基础知识→课内外,学习与基础知识相对应的应用课件,通过解剖、分析、复原应用课件的方式,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预留合理的课外及假期实习时间,到企事业单位或生活中真正体验所学知识在其中所创造的价值,完成对应用课件的复制或是创新作业。而既然要实行面向创新和就业的全面教育,那么就需足够的应用课件——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运用能力的教学案例,因为只有通过足够的运用学习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它是创新和就业教育的基石。只有通过足够的应用课件学习,才能激活创新和就业的实践性,因为就业就是个人能力所能创造多少经济、社会价值的的检验和运用过程,而工作过程中才能激发创新。只有通过丰富的应用实践和就业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到所学知识的本质,彻底检验它的合理性、局限性及矛盾性,在解决局限性和矛盾性时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行为。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哪一个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中出现独立完备的应用课件的开发现象,也没有发现把创新和就业实习作为教学本身固有的一部分。西方最多只能说步入了素质教育的阶段,目前正处在分层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决策教育)的层面上,对能力教育还远远没有准备好。这一结症来源于对教育理解的意识形态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整个社会从利益分配到社会治理能力的局促。创新和就业实践的成体系开发和教学需要颠覆于传统教育投入的概念,同时也需要全社会从个人到组织的积极参与。而对于政治服从于资本的西方来说,要主动率先完成这样浩大投入的工程几乎是不可能也是没必要的。因为资本的实质是要想方设法保持利我性的竞争,这明显与全民更深层次的能力开发相违背——谁愿花巨资去培养自己的强大竞争者呢?另外,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更喜欢杠杆的作用,而最能产生杠杆作用的莫过于金融方面和虚拟经济层出不穷的创新。从而产生对高附加值产业病态般的追求,导致生产行业的空心化,所以就业难的问题自然无解。
综上所述,中国的教育强于传承,而弱于创新和就业。西方则是强于创新,弱于传承和就业。二者相同的地方是都弱于就业教育。
我们先展望一下实现了以传承、创新、就业为终极目的的教育体系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
上语文课了,小学基础课的老师先以故事化的形式讲述课文,提起学生们的兴趣;然后展开应用课件,再现与课文类似的现实情景,对比课文内容、结构、形成过程进行讲解,用鲜活实例分析如何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课后由应用老师带领学生或是辅助学生到有关联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企事业单位,从作者的角度通过拍摄、现实题材选择、对应现场观察和规划,来复原与课文类似的事件或物体,然后形成属于自己的活课文:作业。这样就把课文变活,变得实用,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也知道了如何理解,如何运用。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而它的作用就是描述自己所需要面对的事物、观点、情感。新的语文课教学能彻底改变传统的偏记忆轻理解,开发学生的情景再现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对所授知识的创新性思维。
初中数学老师讲了定理和定义后,让学生们进入到应用课件中,自己动手,分析课件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到哪些知识,需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承担试错的教训,让学生加深理解的同时,懂得严谨学风的重要性。回家后的课外作业,往往是让学生提交运用所学定理、定义独立解决现实生活中对应问题的案例,并阐明其整体解决思路,讲述出错时所付出的代价及成功时所创造的价值。每个孩子至少会为自己所在家庭的收支建立一本规范的账目,且及时进行财务分析。每个班或许会通过入股的方式建立一个班级投资资金,请教专业的社会投资团队或参与团队的就业经验分享,然后在投资机构的全程协助下,建设相应的投资和财务制度,实行轮流管理,进行小型化的实际投资操作。甚至有限的加入到政府审计部门进行实践,对社区或所在村落的政府财务开支进行审核和评议。从而获得感性的知识运用能力,直面具体的实现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成就感。
在学了电力原理以后,高中生需要先对应用课件进行复原,再到电机研发、生产、使用单位参观实习,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写出实践报告,然后在实习单位的支持下,把做出功能正常的发电装置作为自己的作业;而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应用数据库里相应的应用课件,实际到场或用AR手段参观火箭研究、生产、发射、应用基地,请教专家,仿制出心目中第一枚实验火箭;每个人及时更新自己居住范围内的立体地形图和小生态系统的群落状态,就成为了地理老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途径;通过建立真实样本,搜集详尽数据,分析社区或村落内居民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参加基层政府的管理活动,就能够直观的得出基层组织与国家既有政策的距离——这种能力对于具有政治知识的学生而言届时并不是难题;自我心理疏导、对意外受伤及时正确的处理及救护,正确识破各类不高明的骗局,理应成为学习生物后自然而然的能力。
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在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领域里,能同时重复或创新多个应用课件,甚至边学习边开始针对性的与老师或学校或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课题、开发实用模型或是建立股权公司、或是向某权威理念挑战、或是开创自己理想中的黑科技、孵化创业项目……无论如何那时的大多数学生已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因为它们不是已经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就是处于已经拥有数项自己知识产权的优越感里了。他们已经明确了实习和工作对象,拥有更多的实习机会。他们不需要呆在学校里混文凭,购买或是克隆别人的毕业论文陋习将会成为历史,没有人会怨天忧人的对将来的前途迷茫和担忧。一个从小就在自己的特长领域里领会了理论、理解了原理、掌握了方法、搭建了模型、参加了实践、学会了质疑、精通了运用、反复经过工作实习、独立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人,我们还需要为他的就业担心吗?
也就是说新的教育制度下学生不需要为了同质化的考试而疲于奔命,而是专心发展自己的特长,他们要比的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分数而是对知识的深入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力。老师们要做的不是处心积虑的揣测可能会出现的统考试题,他们的责任是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在知识应用中如何更好的提升能力,如何更好的发挥每个人的特长,用科学的手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整个教育界抛弃了浮躁,回归到责任和能力这个原点,一切的教学都与实践运用和创新研究紧密衔接。我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只不过现行的教育体制压制了兴趣磨平了特长,让属于他的潜力不能充分的发挥。而新的教育方法将完美的释放所有人的智慧和良好的性情潜质,真正做到人尽其长物尽其用,孩子们不再厌倦学习,汲取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将变成一种乐趣,那些令入惋惜不堪学习重负而自杀的悲剧将一去不复返。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教育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事实上很多传统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优化重组在一起进行授课,因为它们原理差不多,也就是说可以从压缩相同或相似的课目和融合相近层次的教学任务这两方面入手。由于传统的教学偏重循序渐进式的记忆和理解,从而不得不增加相同和相似的课题,设置更多层次的分课题,试图以数量换取质量,用时间强化记忆。而新的教学偏重理解和独立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理解和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因为最好的记忆就是运用,最彻底的理解就是正确的实践操作,如此一来反而能压缩大量的时间。那些灌输式的内容和题海将被精炼轻松的教学案例和实操作业所取代,这不但极大的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也解放了老师的负担,消除了家长们陪读的苦诉。那些架在小脸上夸张的近视眼镜终将被取下,具有扭曲需求的眼镜市场将会迎来大快人心的倒闭浪潮。
考试怎么办?
很简单,学生只需要带上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作品便可,没有统一答案,作品内容不拘一格,只要能对所学知识点加以正确运用就行。而评价高低的依据则是所解决实际问题的难度及解决后结果所产生的价值的大小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程度。也就是说今后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是以它的知识产权——研究成果、论文、发明专利、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为准则,而不是传统中的分数。这样就取消了传统中为了考试不得不付出的太多重复复习时间,从而让每个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导向沉溺于主动学习中,无需再惶恐地面对千人一面的标准答案。只要改变了录取准则,那么一切教学方式将随之改变——因为任何教育机制都是围绕着考核这个标准而产生的对应形态。录取标准从分数变成了能力,那么考核的方式和内容当然随之更改。也就是说让教育回归它的本质——个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主动的自由自在的学习,而非每每疲于奔命的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河北衡水中学工厂式的高考流水线上此起彼伏震彻云宵的誓师宣言必将成为绝响。
新的教学大纲将更加人性化。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下定制式的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及特长自主选择科目,然后通过人工智能从拥有海量学习数据的模块数据库中,匹配出最能挖掘学习者潜力的相关学习模块组合,最终定制出该生的学习模型,当然组合可以随着该生的成长及兴趣的转变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学校不再有严格的分科录取制,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进行科学式的组合学习,及早备考心仪中的学校。这样就能充分保障每个学生的天性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学校也能按自己意愿和特长招到心目中的理想学生。为了吸引到最优秀的学生,学校自然会加强特色化的差异建设,组建最具优势的特色化教师团队,那种为了抢生源而不择手段的表演秀势必谢幕散场。
由于每个学科、学校、学生地域的差异性客观存在,所以在新的教学大纲的核心思想指导下,除了在教育系统最大力度的专项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支撑外,各级各地学校及学生可以灵活自主的选择应用课件和实践对象。比如,同样的生物课件,沿海的学校可以选择海洋生物作为实践对象,而山区的学校可以选择牛羊等作为实践对象;学习道德和法治时城市的学生可以选择就近的敬老院及法院和律师事务所进行实习,而山区的孩子则可以选择村里服务老人和解决村里的矛盾作为实践对象。虽然实践对象差异大,但解决问题的原理、思路、方法实质都是一样的——仅是过程、手段、工具、结果不同而已。谁会否认一个能很好化解村里张家与李家矛盾的农村学生长大后能力不会弱于一个能化解社区矛盾的城里学生呢?在新的考核标准中这二个学生都是同样优秀。
鲁迅曾经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我们每个人一生中被自己被别人浪费的时间太多了,这是人类的悲哀。新的教学体制下自然出现新的用人机制。因为学生的所有特长、能力、成就在每个时间段内都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管理面前一览无余,所以用人单位自然能精准的知道谁是自己最需要也最有价值的侯聘者。事实上因为就业的实践和创新的激励始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所以实际上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工作,真正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直接赚钱或成立公司。毕业后就业对他们而言不是陌生的事物。如此一来用人单位可以极大的缩短培训新工人的时间和节约成本,工人们也因为由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导向才愉快加入该单位,自然能很快融入到工作中,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必将极大提高单位的投入与产出效益比。
既然新的教育是以传承、创新、就业为终极目的的,那么它就注定了是一个耗资巨大的整个社会的体系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为应用课件的开发、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就业实践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对应的条件除了学校完备的实验室外,还需要社会上每个企事业单位的协助,而且是必须的协助。也就是说每个单位不但需要承担相应的应用课件的开发,而且要积极提供学生或是研究者实践的场地、工具、设备、实验室、实习工位。既然新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就业人员,为就业单位相较传统节约了极大的显性(培训投入)和隐性(频繁的跳槽和流动)的成本。那么,企事实单位当然需知恩图报,回馈教育。比如说一个在法律上有特长的学生,他仅在学校里学习是极为不够的,他所对应的应用课件必然涉及到真实的案件的处理,而为了保证他创新和就业要素的进步,那么必须到他今后极有可能工作的单位进行间断式的实践或实习。这就要求诸如法院和律师事务所这样的组织提供协助。从另一个角度讲,既然有些应用课件是企事业单位开发的,那么就应该让学生和老师实地检验该课件的正确性吧。当然,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对此作出相应的立法,赋予每个社会组织相应的教育协作责任。对于协作不力的单位一旦曝光,届时还会有什么就业者肯到那里工作呢——无责任、无诚信、无实力、无前途。而对于那些开发出了极有价值的应用课件,对实践创新和就业教育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单位,自然会成为就业者的首选。同时,为了优先获得最合适的人才,单位之间肯定会进行良性竞争,积极开发更能展现本单位潜力的应用课件和协作服务。何况被采纳的应用课件都是以该单位的名称命名的,每个学生成长履历表上也注明了该单位的协作评议,这足以提高它的知名度。新的教育体制下社会协作将会是一种责任、义务和权利相融的自觉行为。
总之,教育要回归它的本意。因为教育是社会个体和组织为了持续发展而必须做出的自我不断提高能力的主动学习行为。它是个人与组织间联系的内核——任何想要发展生存的组织,都必须通过这个组织里每个人的能力提高作为前进的驱动源。反过来说任何组织不会雇用那些对组织不能产生增益的求职者。而唯有持续的教育才能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产生出更多增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教育资源的获取,我们必须要抱有共享和开放的理念。事实上,目前世界级著名的公司都是共享经济的倡导者,任何发达的经济体也是秉持开放共享理念的制定者和推动者。教育也必须回归到多元、开放、共享的核点。我们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把在工作和生活中业已成功的事例设置为科学而可靠的应用课件,然后汇聚成强大而充满活力的数据库,免费向一切学习者开放。政府应该把企事业单位提供实践协作的积极性和能力作为企业评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增强每个组织的社会责任感。让每个希望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人都能共享到全社会业工作和生活中业已证明了的智慧案例,分享到社会组织和机构提供的实践便利。如此,也就最大限度的解决了所谓的教育公平。获得共享智慧和社会资源帮助的人,自然会在不断的工作或研究中对其反哺,从而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正向良性循环。如果说在20世纪对于大范围的开放和共享还有难题的话,那么在如今信息互联网业已成熟,物体互联网和智能经济已经走向明显的21世纪,教育上的开放和共享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相当的可行性。
新教育一旦实现,一幅波澜壮阔的神奇画卷必将展开: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一个人自觉的行为,整个学术界将会真正的脚踏实地心无旁鹜的专注研究,前人的一切精华将被吃干榨尽,每个领域的大师将大量涌现,层出不穷的原创将井喷式爆发,新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开发早在研究当中就同步进行,整个社会将节约大量的资源,展现出一种亘古未有的活力,人与人之间减少了不必要的猜疑和矛盾,社会全体远离内耗和空洞,人生观和社会观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监督和社会治理将会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
华美的词藻和奇巧的形式不能代替有价值的内容,矫情的呐喊在真正破壁者的行动中将被撞击得一文不值。
时代的车轮轰轰向前势不可挡,只有站在高点才能看清前行的方向,每个人都是同一辆车内的乘客,我们不但要做一个谨慎的瞭望者,更要做一个实务的推动者。东方已渐近拂晓,又一轮磅礴的日出即将来临。我们应该加快脚步勇敢前行,去迎接第一片灿烂的阳光。
作者:林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