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如何撷取关键词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张惠煌

关键词的撷取是很多初学者,最头疼、最伤脑的事情之一了。我们看到很多人所画的思维导图可能就是在一些线条上写了一串文字,甚至很多商业的思维导图所呈现的范例也是如此,这让我总有些思维导图在大陆被一些人玩坏的感觉。我也看了许多Tony Buzan的书,两个感觉,一是各类书重复、重叠内容多,有点以书吸金的感觉;二是书中案例与华人思维习惯差异性较大,不易被初学者有效模仿,需要做大量本地化的整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许多面世的无论商业或公益分享出来的思维导图,都有些偏离了最初的样子。大概也是这个样子,我在与戴鸿斌老师接触后,开始认同用心智图来“代替”思维导图,当然,那时的想法还没有现在这么清晰,可能只是觉得与市面上思维导图作些区分罢了。这段时间跟随孙易新老师学习心智图,我做了两个处理,一是把自己当“小白”(事实上也差不多),二是尽可能的去实践,哪怕只是在纸上画一个一个垂直思考的自由联想(这个较容易)。保持这两个状态,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十分不易的。因为当一个成年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更容易找到藉口。

Mind Map与Mind Mapping

在中国大陆这两者都译为思维导图,而在孙易新老师引入华人世界后,经过实践与思考后把它们分别译成了心智图与心智图法,这样应该说更为准确,解决了不少容易混淆的事情。而且心智图法的概念对于使用者来讲更有意义,它盘活了对心智图的应用,去掉了心智图神化的一面,而衬托了心智图更光辉的一面。而当我重新以一个小白的身份去学习心智图法的时候,我发现原有的很多疑惑似乎有了明确的答案。

关键词的词性与精简度

字、词、句,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其中对于一个句子最基本的合就是“名词”与“动词”,在心智图法的关键词运用原则中,以“名词”为主,“动词”次之,加上必要的其他词(如“形容词”、“副词”、“连词”等)。而精简度的把握,简单些就是,删掉某词,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则该词可删除。反之,如果删掉某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产生歧义,那么就得保留,甚至要加入更多的词加以补充说明。要把握上述的原则,就是多加练习,同一主题可进行多次的练习,一开始要反复练习,细加比较,以增强自己对词义及词性的把握能力。

关键词词语的数目

一般每一线条上只写一个关键词。对于实在不可切割的概念,同一线条上可用2个及以上的关键词,但建议用“图文框”加以表示(如下图中的“学习如何学习”)。

关键词语以图文框呈现
关键词心智图的优势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但也因此说的人想表达的意思,与看的人理解成的意思,就不一定对得上了。今天好朋友与他儿子的一个小段子,可以让我们放松一下,年轻人发现父亲的“不满”随口一应,就让语义180翻转。

博大精深的汉字

在对话中因为语气使然,一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义。文字中的符号也可以帮助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

如“教室里坐着认真读书的小明和小华。”

教室

又如“中午吃了好吃的竹筒饭和煎饺。”

中午

再如“这篇报告,我写不好。”

这篇报告
关键词呈现的积极意义(个人心得)

“一个不开心的下午!”如果仅仅是这句话,那么给人的暗示是比较不好的,如果我们用心智图法去看待这句话,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下面的样子!

不开心的下午

当然,这个联想,我想说的是,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心智图法,让我们在思维方式上更具积极意义或能防患于未然。比如,如果你成绩没考好而不开心,如能转化成把思考重心放在考虑与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上,你就有了解决下一次考试时的正确行为。同样,如果你因为生病要吃药而不开心的时候,你如果能去思考让你不开心的吃药是为了更好的治病,你就会坦然接受了……相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所以,不要“一言蔽之”,而应该积极联想,更全面的分析所面对的情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