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度写作读书营 430天一起读写作 打卡 拿奖学金齐帆齐微课

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怎么办?

2021-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汐芸

齐帆齐微课

年度进阶营第143篇,1893字数,共累积190071字数。

我们总想做一个温柔的妈妈,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大吼大叫,事后看到委屈吧啦的孩子,我们又会自责不已,相信妈妈们都会有这样的苦恼。

当妈妈面对熊孩子的时候,吼叫可以解决问题吗?

《不吼不叫》这本书中提到过这样一段话,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吼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

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雷纳所写,雷纳是美国著名的育儿专家,同事也是一名护士,她有4个孩子,她曾经也对他们大吼大叫,后来她意识到大吼大叫对孩子的影响特别不好,于是她决心改变自己,努力减少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次数。

作者把自己毕生的育儿经验都写进了《不吼不叫》的这本书里,如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您,也在苦恼该如何减少对孩子大吼大叫,那么看看这本书,可从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主要从大吼大叫如何影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是什么,减少大吼大叫的方法有哪些这3方面来讲的。

01  大吼大叫对影响的孩子

大多数专业人士都认同,吼叫会影响到孩子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他们与父母及其他人的关系。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由此可见,大吼大叫对孩子和大人的影响巨大,不但会影响孩子的精神、心理的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02  大吼大叫的原因

现在我们知道了,长期大吼大叫会对孩子和大人都会有不好的影响,那么造成大人在面对孩子的会大吼大叫的原因是什么呢?

书中指出造成大人大吼大叫的原因有日常因素、深层原因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气质差异造成的影响。

一般造成吼叫的日常因素有外部触发器及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触发器指的是一种暗示和指令,外部触发器是指除了你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

在书中有个这样的案例,当你看到你的伴侣的内衣在地板上(外部触发器),你开始想(升级的想法):他真是个懒鬼,我干嘛要事事都替他做呢?

或者,我都跟他说过一百次了,让他把衣服放进篮子里,但他根本不在乎我的要求。                                           

  想到你跟在他身后捡衣服,他却毫不在意,你可能还会感到悲伤或愤怒。

这样由外部触发器引起,不断升级你的想法和情绪,从而最终引起大吼大叫。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以外,还有孤立无援、睡眠不足以及感觉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也是酝酿吼叫的土壤。

以上就是造成吼叫的日常因素,那么造成吼叫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家族遗传、迁怒于人、愤怒掩盖了感受、健康状况以及羞愧等这些是造成吼叫的深层原因。

比如家族遗传的吼叫,会造成代代相传,你的祖父母对你的父亲吼叫,然后你的父亲又会对你吼叫,你或许也会对你的子女吼叫,就这样,吼叫成了家族文化的一部分。

03  减少大吼大叫的方法

关于如何减少大吼大叫的方法,书中也给出了建议:

(1)追踪法:可以建立一个吼叫追踪表来追踪你的吼叫。

第一步:记录事件,记录触发你吼叫的事件,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

第二步:记录你的反应,比如你的身体反应,你的情绪以及升级的想法。你是生气还是难过?

第三步:记录你的回应,你对孩子做了什么,有没有大吼大叫,有没有说出伤人的话语?以及孩子对你的反应是什么?是顶嘴还是哭泣或是沉默不语?

第四步:记录你的后续情况,大吼大叫之后,你会有什么感受?后悔?自责?伤心?难过?

孩子的后续情况又是这样的?生气?难过?沉默?哭泣等?

第五步:记录相关气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气质,可以更好地找到有效的沟通方法。比如敏感、固执、反映强度高低等?

(2)  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

A:自问。当孩子激怒你的时候,你可以问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现在感觉如何?升级的想法是什么?

B:呼吸。当问自己问题的时候,觉察自己呼吸,有意识的放松自己呼吸 。

C:平静自问。当关注呼吸时就有利于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现实的想法代替升级的想法,平静自己的心情。

D:确定孩子的需要。想一想孩子的行为,传递了什么样的需求。需要一个拥抱还是一个鼓励?

E:同理心。换位思考,考虑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倾听孩子想诉说什么以及孩子有什么样的需求?

(3) 管教的4C法

ABCDE法则可以帮助你后退一步,保持头脑清楚,能公正地看待问题,但除了拥抱和引导,有时候还需要做更多,这时候就可以运用管教的4C法,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

沟通:表达要简短、具体和简单,直接说出对孩子的要求,解释并作出示范,一次只给一个指令。

选择: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提供选择,提供的选择要真实并且简单。

结果:通过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

连接:与孩子一对一相处,关注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的想法。

减少大吼大叫,从现在开始吧,用心去爱,用爱去教育,与孩子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