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力量 ——电影《误杀》观后感

电影【误杀】是根据印度真实事件翻拍的一部悬疑、心理犯罪片。泰籍华人李维杰在泰国经营一家网络公司,有两个女儿,李平和李安。李维杰的业余爱好是看电影,他看了大量的犯罪心理的电影,因此他的逻辑思维缜密,有超强的判断能力。
大女儿李平在参加一个高中生的夏令营时,被同学素察用药物迷奸,并被拍下了不雅视频。4月2日,素察又利用不雅视频威逼李平晚上10点在仓库见面。母亲觉察出了女儿的心事,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当天下午李维杰到罗统出差,修理“三季”酒店的网络,晚上就住在“三季”宾馆,妈妈只好自己带着女儿来到仓库见素察。妈妈要求素察把不雅视频删掉,遭到拒绝后两人扭打起来,眼看妈妈处于弱势,李平拿起一个锄头砸向素察,素察应声倒地。她们以为“杀死”了素察,于是就把他埋在附近的墓地里了。

出差到罗统的李维杰夜晚无聊,就去看了场泰拳比赛,看完后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家里一直无人接听,他预感不详,于是连夜赶回了家,慌忙中没有把宾馆的房间退掉。到家后已经深夜12点多,知道了家里所发生的一切。经过一夜的思考,李维杰想出了一整套的方案,就是制造出一家人不在现场的证据。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证据链。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4月3号上午6点,李维杰把素察的车子开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把车推进了水里。八点半一家人就坐上了开往罗统的班车,在车上李维杰有意和售票员攀谈,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误导时间,让售票员感觉当天是4月2日。到罗统后,一家人都挤在那个还有没有退的房间,说是为了省钱,退房时还故意和宾馆的服务人员发生了争执。晚上全家人一起去看了泰拳比赛,目的是让家人熟悉比赛内容以应对警察的询问。4月2日李维杰曾经在一个自动取款机取了800株钱,买了泰拳比赛的门票。4月3日和家人一起观看比赛时,故意打翻了一个卖爆米花的摊子,自己主动认错并提出赔偿,慌称身上没带钱,让卖爆米花的小伙子和他一起去取钱,路上又暗示时间是4月2号。

素察的妈妈是当地的警察局长,一直在寻找失踪的儿子,直到4月9号才有了一个线索,有人看到李维杰把素察的车开走了。警察立即把李维杰一家带到警察局问讯,对李维杰提供的不在现场的证据逐一调查、取证,甚至还进行了刑讯逼供。最终因证据不足,释放了李维杰一家,因为他们不在场的证据链太完整了。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这些证人的证词,班车售票员确实见过他们坐车,但是时间是李维杰暗示的。卖爆米花的小伙子确实被李维杰碰翻过小摊,但是时间是3号,受他暗示认为是2号,甚至还有李维杰在自助取款机取款时的监控。“三季”宾馆的员工是在3号退房时见到的他们,也是接受了暗示,认为全家都是2号来宾馆的。
李维杰所制造的这些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心理暗示效应”,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含蓄、间接地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

暗示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呢?电影【误杀】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而孩子是最容易受暗示的群体。消极暗示能引导孩子沿着你的暗示一路狂奔,而积极暗示能给孩子带来勇气、自尊和信心。我将在下一篇文章里继续延展此话题,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