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咏春父子

父亲年轻时,拜师学艺,习咏春拳。
师父传艺,亦授道。
练拳练心。
父亲谨记一生,以此作则。
后来,父亲下海经商,仍不忘师父教训,忙碌之余,不忘习拳。
日夜一练,耕耘不缀。
生意蒸蒸日上,武艺日益精进。
立业成家,儿子出生。
父亲对儿子寄寓厚望,望其继承己志,练拳亦练心,望其年长之后,文武双全,承继家业。
待儿子五六岁时,父亲便传他咏春。
因工作关系,只能晚间授拳。
乘着月白风清,父子在阳台一同修炼。
父亲为儿子安排课时,命其按时站桩、打拳、习套路、练黐手(咏春特有的对练形式),每日皆然。
儿子最爱黐手,只要父亲在家,必然对练一番,乐此不疲。
儿子尚是一小丁点,高大壮实的父亲,却毫不相让,但皆点到即止。
要么拍一拍,要么挠个痒痒,儿子顿觉乐趣无穷。
然而,儿子毕竟还小,时间一长,便觉练拳乏味无聊。
尤其玩伴们都去玩耍,而他偏偏要练拳。
父亲工作忙,经常出差,便命其母亲监督,使儿子不敢松懈。
作为一家之主,母亲、儿子都惧怕父亲。
父亲在时家,母子皆接受安排。
而他一旦在外,便无法顾及诸多家事。
那时,只要儿子累了,哪怕未达父亲定下的课时,母亲亦让他歇息偷懒。
父亲虽严格,亦是咏春高手,但从不以暴力待人。
他每次回家,必考察儿子进展,就一眼,便知有否偷懒。
若发现偷懒,立刻责骂其母,更命儿子补课,加重练拳的强度。
就此日以继夜,被迫练拳,儿子上到三四年级,已比同龄人强壮许多。
虽算不上英俊,但总是昂首挺胸,步履生风,气质不凡。
同时,在父亲严加管教之下,其学习成绩亦名列前茅,受老师宠爱,受以班长之职。
儿子成绩优异,又身负武艺。
同学们常叫他教两手,或者表演一手。而班上搬搬抬抬的事,都爱找他帮忙,觉得他身体强壮,力气大。
儿子心地好,友善,爱帮忙,受到欢迎。
但物有两面,儿子年纪小,爱受捧,一捧就像上了天,下不来,也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自己成了明星,变得自矜自负。
比如作为班长,经常拿着鸡毛当令箭。
因此,儿子开始流失粉丝,部分同学还渐渐瞧不上他,觉得他装模作样。又见他身负武艺,便时常挑衅他,想看他出丑。
年终班上大扫除,因同时举行教工大会,班主任不在,班长便负责分配工作并监督。
有同学故意找茬,不愿接受任务。
另有人建议,去会议室找班主任来。
但儿子却不要,觉得丢脸,硬是用班长身份去勒令对方。
儿子不知道,当时的言行语气,就像父亲命他练拳一样。
再不听,我就扣你的分。
儿子威胁那同学。
那找茬的同学,也是倔强,不干活,扔下工具,坐在角落,还故意捣乱,骚扰那些擦窗的同学。
儿子见状,去抓他衣服,想扯开他。
打人呐。
那同学大叫。
儿子即刻缩手,举起。
这动作,可是看电影学来了,已示清白。
但就在举手之时,那同学推了他一下,想他摔倒。
可儿子怎会就此倒下。
没倒下,心气却上来,马上还手。
教室里,传出桌椅碰撞的响亮,传出惨叫声。
走廊上,经过的学生纷纷侧目,有学生从教室冲了出来,直奔会议室。
儿子再没有班长做了。
父亲赶到学校,痛骂儿子,让他站桩。
儿子哭着站桩,两行泪水流个不停。
老师都觉看不过眼,纷纷劝住。
父亲不让,一定要他站够一个小时。
全校师生围观,儿子觉得丢人,泪流更禁不住,像水龙头失控,满脸都是。
父亲觉得,儿子缺乏管教,回家后,责骂其母,骂其慈母多败儿。更将儿子扔到寄宿学校,让他接受更严厉的看管。
每逢假期,儿子回家,父亲总要他练拳,站桩、打拳、习套路、练黐手。
青春期到,儿子叛逆心强,又变得机灵,学会找借口,找到诸多不回家的理由。
他现在对黐手都没有兴趣,外面花花世界,一有机会,肯定去玩,几乎没人管得着。
在假期当中,学校管教变松,学生常能外出活动。
儿子在校外,交了损友,四处撒野,抽烟、喝酒、打游戏,样样精通,有时还参与斗殴。
幸好机警,从未被抓到。
父亲限制他零用钱,母亲却偷偷塞不少给他。
他豪气,常请吃请喝,挥霍无度,却赢了名声。
宿舍的人都拜服他。
虽然从小习武,身体强壮,但贪玩慵懒,烟酒不断,作息不好,功夫退步不少。
因常不回家,父亲闲下来,有时会突击来访。
两人近身交谈,父亲就察觉烟味,在师生面前责罚儿子,狠狠地。
儿子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父亲。
每次责骂,都只敢低头,目不斜视,一声不吭,汗流浃背。
父亲又要儿子当场站桩。
儿子被威严震撼,听从父亲,装模作样,站起桩来。
一站桩,身体状态就表露出来。
腿脚发软,微微颤抖。
父亲训斥。
儿子被训斥多了,倒不要紧,要紧的是,周遭有同学暗暗取笑。
他觉得丢人,便站直身子。
父亲再次训斥。
我不站。
儿子反抗。
父亲惊讶。
惊讶之时,父亲才发现,儿子身高已与自己接近。
儿子扫视周围。
同学们见状,纷纷撤走。
父亲也随之看了看,默认点头。
我不抽就是。
儿子随口认了。
你好自为之。
说罢,父亲转身离去。
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儿子倒不觉得害怕,只是厌烦。
等父亲远去,他跑回宿舍,继续那颠倒的生活。
儿子聪明,可学习不用功,临急抱佛脚,成效也不大。
中考到了,勉强达到三流高中的水平。
父亲当然气愤。
中考结束的暑假,儿子常常借故不回家,或是跑去同学的家,或是去家里在郊外置买的房子,一个人住。
一个人住,对儿子来说,简直像活在天堂。
不用练拳,不用见到父亲的嘴脸,不用考虑规矩,抽烟喝酒打游戏,招呼猪朋狗友,什么都做。
有段时间,连小女友也搬了进来。
父亲本来就很少回郊外住,如今生意更是忙碌。
三个月的暑假,完全没有出现过,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打来。
倒是儿子觉得不妥,父亲怎会不管自己。
到第三个月的尾声,儿子反而有点担心,主动打电话回家。
父亲出差,是母亲接的电话。
父亲最近如何。
儿子问。
居然还记得自己的父亲。
母亲假意说他两句。
关心一下不行吗?
儿子耍嘴皮子。
女朋友搬走了没?
母亲突然问起。
儿子惊讶,母亲居然知道。
做父母的有什么不知道。
母亲笑着说。
儿子担心,问父亲什么反应。
他怎么会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他都知道,难道当着你女朋友骂你吗?
母亲说。
儿子默然。
学校的事都已办妥。
家常聊完,母亲转了话题,说起正事。
原来,父亲找到关系,把儿子送进了重点高中,期间没少花钱。
假期快结束,儿子才知道这事。
父亲希望儿子读好书,能出人头地。他的逻辑就是,儿子成绩不好,学习不主动,那就给他找个好学校。
儿子爱出风头,无论去到哪,都容易成为焦点。
上到重点高中,成绩好的一大堆,他自知比不过,就比经历,比传奇。
于是,他常吹嘘自己混过社会。
其证明是,一把西瓜刀。
儿子带西瓜刀回学校,用折叠的报纸包裹着,藏在教室抽屉里,不时抽出把玩,不时偷偷地展示给大家看,有时又煞有其事地放回书包,低声告诉身边的同学,自己晚上要去砍人。
那西瓜刀隐隐发青,他说是血迹。
然而,有同学认为,那不是血迹,而是生锈。
儿子立刻反驳。
要砍你一刀试试吗?
儿子吓唬对方。
当然,儿子长到这个年岁,已很有自制力,只是开玩笑的。
而那位同学,也不过是随口挑衅,自己也没有十足把握,判断不出到底是血迹,还是生锈。
反正,大部分同学,都觉得,不看那西瓜刀,就其一身腱子肉,其力气,其沉稳又敏捷的步伐,一看就是练过的。
说起练拳,儿子就会说起父亲,说自己从小在父亲的淫威之下,站桩、打拳、习套路、练黐手。
同学当中,也有练过咏春的。
两人便在课间玩了下黐手,没用真功夫。
对方觉得他实在略胜一筹,说起如果有机会,想跟他父亲来一场。
儿子说起父亲,多少是埋怨的语气,但是,言辞之间,又佩服父亲的强大。
我完全不是他的对手。比如说,有次,我下巴突然就中了他一掌,胸口突然就挨了一拳,出手超快。
儿子一边说,一边自个比划,眉飞色舞。
在他口中,父亲仿佛成了天下第一。
在家长会上,同学们都见过他的父亲。西装革履,眼神锐利,孔武有力,说话雄浑,都暗暗称赞。
不少男生幻想过,其父动起手来,会是怎样的光景。
儿子贪玩,常带各种玩意回学校,想引人关注。
这回,他带了骰子和骰盅,聚集男女同学,一起赌钱。
都是学生,没什么钱,赌局不大,最小五毛,最大十块。
那段时间,一下课,半个班的同学都聚集到他的桌边,围成一圈,或下场,或观战,热闹非常。
哪怕自习课,或者午休时间,因没老师监督,他也会忍不住手,跟人来场小小的赌局。
摇骰子有声响,再轻微也能听到,让那些没有参与的同学,异常反感。
有时,有老师在教室外经过,亦察觉不对,但没有究竟。
儿子身在局中,却也嗅到一些不对劲,嘱咐大家要收敛一点,想玩的过来玩,不要那么多人围观。
可是,兴致一来,谁还记得顾忌,每有赌局,大家又聚在一起。
结果终于出事。
级长经过教室门口,没再往前走,却毫不犹豫,直接进来。
某同学警觉不对,正想提醒,已来不及。
大家察觉时,纷纷躲开,像让出一条路。
那条路,尽头就是罪魁祸首。
儿子手快,将骰盅塞进抽屉,但再快也没用了。
教室聚赌,人赃并获。
同学们担惊受怕,怕被处罚。
儿子讲义气,没连累同学,说明骰子是自己带的,也是自己组局赌钱。
班主任和级长轮流训导,还通知家长前来。
父亲还在出差,一听儿子又生事,立刻赶回。
直奔学校,直冲办公室。
见着儿子,二话不说,一拳打过去。
日字冲拳,咏春最基本的招式。
最基本,却是最快捷。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从出拳到目标,直线进击,不啰嗦,不取曲。
儿子从小练拳,不知打过几千上万次的一招,想不到父亲会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突如其来。
他本就心怯,幸好功夫没有落下,慌忙反手挡格。
同样是咏春手法,卸了父亲的拳势。
父亲被卸了劲,颇感错愕,还想追击,却已被师生一拥而上,阻止住。
待两人平心静气,班主任开始数落他,不仅赌博,连平日问题,统统列举。
叙清罪状,到级长登场,讲述后果,强调到,有必要全校通告,甚至有勒令退学的可能。
班主任让他先回去,请父亲留下,好好商量如何处理。
儿子后怕得厉害,去同学宿舍,找烟抽。
如今不寄宿了,他要么在上下学的路上抽烟,有时实在忍不住,就去同学的宿舍抽个够。
这回,抽完一根,再来一根,抽到将近黄昏。
同学们都安慰他。
听了大家的话,儿子收起愁容,强作精神,返回那个死要脸的状态。
大不了不再读书。
儿子豪言壮语。
不再读书那干什么!
人未到,声先至。
雄浑的嗓音刚刚落下,父亲已出现在门口。
儿子心底一凉,愣住了,忘了手上还夹着半支烟。
父亲顺手一巴掌。
啪!
响彻宿舍大楼。
同学们哇了一声。
儿子抚摸脸颊,火辣辣的。
父亲死死地盯着他。
儿子将成年,已比父亲高出半分。
看着比自己矮的父亲,强壮的儿子却显露出畏惧。
他左顾右盼,同学都缩在一旁,不敢做声。
巴掌虽痛,却不及同学们投来的目光。
儿子怒了,冲着父亲,大吼一声。
这吼声一起,手腕即刻受到一股压力,登时松软。
然后,全身上下,受到一连串暴击。
眼前,拳若流星,迅猛披身。
就在儿子发吼之际,父亲提手,一掌切在他的腕上。
他手一松,半支烟掉落。
半支烟尚未触地,父亲化掌为拳,直击儿子胸口。
儿子潜意识起手挡格,却不及父亲得了先手。
一拳中的,二拳又起。
二拳再中,三拳继后。
腰马合一,步法凌厉。
儿子空有拳招架势,不仅毫无还手之力,更无法阻止任何攻受,一面倒退,尽数全受。
眼耳口鼻,头胸肩胯,无处不伤。
从门口到阳台,乃一条直线,大约七八步,两旁是六张架子床。
父亲从门口起手,将儿子一直打到阳台,一直打到他半身飘出阳台,才止住攻势,立刻化拳为擒,将他反身束缚在地。
儿子没有挣扎,满眼失落彷徨。
同学们在宿舍里吱吱议论,待父亲回顾扫视,才哑口闭嘴。
多年以后,那些缩在架子床上,目瞪口呆的同学们,每当回忆起高中往事,这场“父子咏春对打”,必是重头戏,感叹比电影还好看。
父亲再三求情,又去找关系,东奔西跑,终于为儿子挽留学籍。
高中余下的日子,儿子再也没有生事,还重新拾起书本,好好读书。
好在他头脑不差,尤其理科学得不错。
按他说法,不用背的,都能考好。
高考时,考到个二本,算对家里有个交代。
不过,自从那次父子拳斗之后,父亲再没有对儿子作出要求了,好像从此默认了他的一切。
儿子抽烟,父亲不管。
儿子喝酒,父亲不管。
儿子不练拳,父亲也不管。
生意,早上轨道。
父亲的脸容,少了严肃,多了宽松。
有时,还会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抽烟喝酒,已离不开儿子的日常,戒不掉,也不改。
郊外的房子,离大学近,他常回去住,自由自在。
家中有名车,他常开,到处去玩耍,呼朋唤友,过逍遥日子。
依然贪玩,依然豪迈,亦好面子,女朋友也换过好几个。
有次,在郊外的小屋,他与女朋友正嬉戏着。
父亲有事处理,突然回来,女朋友吓了一跳,抱着被子冲进房间。
儿子以为父亲要责骂,没曾想到,父亲突然哈哈大笑。
父亲处理好事宜,更邀两人一起去吃顿便饭。
期间,还递烟给儿子。
儿子觉得意外,还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自从那天后,儿子有时会在周末回家,陪陪家人,还带上女朋友,让父母瞧瞧。
事后,他会问问母亲的看法,也让母亲去探探父亲的口风。
无论褒贬,都当作家庭笑料。
但是,儿子再也没有练拳了。
四年下来,健硕的身材不再,已有油腻的趋向。
大学四年,玩够疯够,儿子毕业后,不想再花家里的钱,也不想到父亲的公司工作。
恰逢父亲有朋友做地产,儿子便去投靠。
因在外地,儿子与家里少了联系。
这一去,转眼四五年。
儿子脑子灵,人又勤快,老板有意锻炼他。
几年下来,设计规划、地盘监工、招商引资、门面营销,儿子全面接触,一步一脚印,成老板得力助手,还在管理层中有一席位。
到第五年,儿子娶了妻,有了家庭事业。
妻子是个贤淑的女子,穿着严严实实的,不再是以前那种爱嬉闹的对象。
然而,工作劳累,四处奔跑,又烟酒加深,儿子觉得,身体大不如前,肠胃还时常疼痛。
有时回家,见父亲年过六十,依然精神矫健,不禁想起,该因多年来练拳有益。
平时繁忙,堪比父亲从前,儿子没时间健身跑步,但习练咏春,只需一刻钟,一席地。
在丢下十年之后,儿子决定重拾咏春。
毕竟日积月累,体质难以一时恢复,儿子终于病倒。
肠胃出了状况,入院手术,治疗数日。
出院时,医生嘱咐,需调理一个月,方可工作。若再烟酒累累,必后患无穷。
儿子听医生的话,也听母亲的话,带着妻子,回家休养。
儿子一直在外,曾独居过不少时间,吃腻了外面的食物,便自己煮食。
日子久了,竟练得一手好厨艺。
回到家中,常亲自下厨,父亲母亲皆惊叹赞赏。
得到父母认可,儿子也觉欢喜。
一晚饭后,妻子陪母亲外出,儿子洗碗。
清理完毕,儿子回到厅中,不见父亲,便出阳台,果然在那。
父亲正练拳。
举手投足,沉稳有劲。
待父亲打完,儿子来到面前。
前段时间,我也重新练了。
说罢,儿子打起套路。
父亲瞧出他的生疏和不足,一一指点。
儿子顺着父亲的意思,逐点纠正。
爸,来啊。
儿子摊开双手,示意要黐手。
你会输得很惨。
父亲笑着说,也摊开双手,搭在儿子小臂上。
一过手,儿子不敌。
再过手,儿子还是输了。
三过手,儿子寻得父亲路数,立于不败。
父亲暗暗点头。
儿子嘻嘻一笑,有了信心,主动出击。
父亲老练,怎会中招,恰好抵住。
小心了。
父亲低声暗示,立出杀手。
儿子应对抵御,再次还击。
见招拆招,你来我往。
即是练拳,亦是练心。
月白风清,彷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