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读书简友广场

别让自己的随性言语成了呈堂证供

2021-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慧子读书

沉默是金,活了近40年,才感受到这个道理。

刚到新的学校时,总是有诸多的不顺与不适。

新的环境,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学生状态是什么样子?和下面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同事之间相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领导又是什么样子,整个工作氛围以什么为准绳?

换个新环境,于我而言,内心是恐惧的。

可能有人问了,都是老壳子了,顺其自然就行了,有什么可怕的?

但不知怎的,我总是怕怕的。

怕自己在新环境里干不好,怕自己在新环境里不能适应,怕自己在新环境里说错话。

这种状态可能大多数人不理解,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自己不够成熟的一种心理状态。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内心安全感的缺失,缺乏自信的表现,极度自尊与敏感。

刚去的一个月里,就给我安上了班主任。

一方面内心无比自信,想着凭自己一定能干好。另一方面对自己和事务又缺乏正确的判断,总是担心自己干不好。

就一直持续在这样“自我”又“不安”的状态中。

经历了这样的一段日子,对所在新学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缘于自身的固有认知,总觉得市区的应该样样比乡镇上做的好才是,当心理产生落差时,不自觉的就会拿过去和现在比较。

随着和新同事的熟悉,在乡镇上旧有的习惯——即随性说话的习惯又开始从闭合状态到开流。

表白了,对新环境的种种的不满,及对过去环境的想念,下意识的说了些想回去的言语。

每一次的种种总会和过去的学校相比较,并发表言论,对自己的“娘家”充满了优越感。

其实我不是个不理智的家伙,很多时候我也只是客观的比对了问题,并没有夸大其词,只是自身从小对公正客观就有较偏执的追求。

也许这样说的久了,很多人在内心里都有了自己的小情绪。

但他们却不会如你一般,敞开了给你说不是。

对于新人,学校本来也是关注的。

对于咱们的了解,一方面基于自己的外部表现,客观延展出来的教育教学成果。

但更多的时候也会深入到自己已有的老员工当中,去感知你平时的点点滴滴。

所以,你随性的一句话就成了你诸多不是的呈堂证供。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状态,都不愿意他人的状态凌驾于自我之上。

所以你的言语就会刺痛,招致反感,从而抹掉你所有的一切。

这个过程是无心的,是人性的使然。

而我们自身的这个发生发展过程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

从娘家到婆家,对娘家充满了深刻的情感与认同,到了婆家,总会产生不适与比较,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对娘家的优越感,同时也有对婆家的不适带来的恐惧。

人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或者说婆家才是我们的最终阵地,要想在这里如鱼得水,只能忽略不足,发挥优势。

只有自己真正融入这个大家庭,你的所有过往和不适才会被包容。

但前提就是你必须先在一个阵营里。

沉默是金,如果不懂得,那就先保持沉默吧。

错就错在,既不懂得又不想保持沉默,还觉得随性可爱。

最终让自己的随性成了自己的绊脚石。

往深了想,其实还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优越感作祟,自卑感爆棚。

在以后的路上,做到真诚久伴,真实靠谱,不优越、不自卑。

不渴望他人关注,不汲汲于名利,不热衷于解释;

静下心来,干就是了。

我是慧子,希望能关注我,给予我更多的信心与鼓励,让我在写作的路上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