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五十五|《活着之上》
这本书是自己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反复阅读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契合自身当前心境的文学作品。本书作者阎真在书中主要刻画了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聂致远如何在钱全交易的学术场中保持学术良知以及在学术场错综复杂利益链中坚守自己的学术信仰的故事。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是极度矛盾与痛苦的,因为它见证了也亲历了两种不同价值取向人物的境遇。一方面以曹雪芹为代表的千古圣哲昭示着超越现实功利生活的理想情操,另一方面以蒙天舒为代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利用学术场中的潜规则顺风顺水的走上人生巅峰,然而在凡夫俗子的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以后者为代表的价值取向,这种钱与全的诱惑与考验致使绝大多数人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后者的价值取向。
而书中的主人公却是处在两难的境地中,如书中所言:“生存是绝对的命令,良知也是绝对的命令,当这两个绝对,绝对的碰在一块时,你必须回答,哪个绝对更绝对?”主人公时刻在内心拷问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方面,钱与全是这个时代的巨型话语,它们不动声色,但都坚定地展示着自身那巨轮般的力量;另一方面,在自我的活着之上,还有着先行者,用自己的血泪人生昭示着价值和意义,该当如何?
在书中多处可以看到普通人的无奈与脆弱,达官显贵之人的无耻与阴暗,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行正化,功利化,致使大学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精神圣地,而是赤裸裸的名利场深渊。面对这个深渊,普通的知识分子该如何自处?
著名历史学者袁伟时教授曾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两大任务,一为发财,二为发声。”以袁先生之意思,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分子,或许只有在经济独立的条件下,才能摆脱正直立场,体支依赖,真正在没有思想加锁的情况下在公共空间发表个人独立之思想。
可一个毫无背景地普通知识分子,在今天这个时代,该如何发财呢?是不断地摧眉折腰事权贵?还是自己空降到自媒体等平台,透过不断贩卖知识,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当然,知识分子的经济来源,并不会局限于以上两条,他会有多重途径,像本书提到的给那些政界,企业界人士出书立传,文化讲座,辅导班等等,都是常用的方式。
可这些经济来源途径,都无不表明一个现实情况,思想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全力与资本的力量对抗,尤其是在当下社会,所谓知识付费的大背景下,思想直接可以转化为大量货币,这进一步加剧与刺激了知识分子,思想的市场化倾向。
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知识分子在市场里发声,就是为了发财,所谓知识或者思想,只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面对这种发声与发财之间,如此直接具体地紧密关联,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性,神圣性该置于何处呢?
或许,在这个时代,不说有没有那些千古圣哲式地人物,就连像聂致远那般的知识分子,都恐怕是少得可怜了。我为什么会这般表述,它的依据并不来自于大样本数的统计,而是来自于从我自己对聂致远看法的转变。
以前的自己,会始终觉得聂致远是一个时代中少数的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普通知识分子,是自己内心某个侧面的投射对象,可如今,却不这么认为了,如今的自己会认为,聂致远在理想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对立中,活得过于拧巴,这种拧巴,是他的独特性所在,但却不能成为自己的独特性。
之所以有这种认识,倒不是自己对聂致远这一形象认识更深入,所以看法改变了,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深入了,聂致远是受曹雪芹这些千古圣哲影响,同时,又是一位历史学博士,在大学这一环境里工作生活,而我,是受南怀瑾先生影响,一名普通大学生,是进入职场生活,这些要素的不同,也将造成彼此价值观之上的分野。
所以,于己而言,虽然心中时刻抱有一刻知识分子之理想情操,然而,我却并不是一个做学问的知识分子,只是怀着一种对高尚人格的崇敬,只是在自己能力圈内稍微对得起天地良心的一个世俗中人。作为一个世俗中人,我追求的是从不奢望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尽最大可能不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