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立春》
“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就开始蠢蠢欲动,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
这时候的王彩玲对未来还是充满希冀的。
交代一下人物
王彩玲,小县城的音乐老师,满脸是斑却有着华丽的嗓音,喜欢唱意大利歌剧,幻想着有朝一日调到中央音乐学院。
黄四宝,小县城怀才不遇的美术生,连续5年冲刺央美,初选都过不了。
胡老师,县群众文化馆芭蕾老师。痴迷地跳了十几年,不仅被怀疑性取向有问题,演出还被哄场。
贝贝,和高中音乐老师爱了5年,为了救得了癌症的“男友”骗了王彩玲。
周瑜,王彩玲的倾慕者,有些自卑有些灰色心里,总之也是尊重艺术的人。
虚幻和现实
“我很快就调到北京去了”。定期去北京攀关系的王彩玲眼高于顶,对打招呼的女邻居视而不见。
教周瑜唱歌剧——满足被欣赏的虚荣
为艺术现身——自己心怀崇高,做了黄四宝的裸模,小城遇知音一般。
现实总是很残酷
调动工作,无望。
“我们的人一年也排不了一出戏,还靠国家养着,绝不可能进人。”小县城的歌唱家,在北京啥也不是。
买户口,被骗。
单恋黄四宝,被羞辱。
又一次失利的黄四宝喝得烂醉如泥,倒在王彩玲家的地板上嚎啕大哭,焕发了母性意识的王彩玲给了他极大地安慰,一夜情之后容光焕发地去上课。清醒后的黄四宝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疯狂地羞辱了王彩玲。
即便如此,王彩玲还是遵从了内心的选择
拒绝周瑜——即便失身被拒,仍然“宁食仙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
拒绝胡老师——尊重艺术,也尊重热爱艺术的人,但是“不甘平庸和水火不容”是两回事。
拒绝女邻居的“善意”——幸福时的怜悯,不幸时要同病相怜。我的存在只是陪衬你的幸福吗?我们不一样!
支持贝贝参赛——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成功了就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踏进现实
开始用“秘方”治脸上的斑;去婚介所征婚;领养兔唇女孩;做完手术带孩子回父母身边;带孩子去天安门广场……
谈点想法吧
艺术高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但艺术变现实属不易。要有清醒地认识并不容易,尤其是眼界并不开阔时,小有特长,更容易滋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被周边的人理解和接受,也容易满腹惆怅
热爱艺术的人大多心地纯良,对未来的追求,可以让他们乐在其中,对眼前的困难视而不见。所谓心中有火,眼中有光,魅力独特。
经济是所有的基础,艺术尤其如此。不仅投入多,周期长,而且回报率不确定。所以还是要有技术,技术养家才实在靠谱。
没有经济基础,艺术走不远也抬不高。
想起陈江山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话,“要脚踏实地追求梦想的生活”。
别管是不是他自己说的,道理总是没差。做建筑工人,一个月万八千的,生活能保障。但是要从事古筝教学讨生活,显然抵不过正规军。网红一阵子,过日子却是一辈子的事儿。
当然在追求艺术的路上,不仅提升了审美,也锻炼了自制力意志力专注力,这也对学习其他知识提供很大的帮助。
“春天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发生……”跌进生活,王彩玲带着女儿在天安门广场愉快地唱着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