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热爱生活与工作的实用方法~【论语.述而篇】总结
更加热爱生活与工作的实用方法
——【论语.述而篇】总结
日期:6/18—7/1
正确的学习态度
述而不作:学习前人的经验并在实践时产生新观点
学而不厌,毁人不倦:不断钻研学问,保持传道授业
不知老之将至:全身心投入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从向身边人学习开始
相关书籍推荐:《第二曲线创新》 《创新者的窘境》
个人的修养要点
游于艺:广泛地培养兴趣爱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孩子学习时要先经历思考的过程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求仁得仁:坚守自己的本心即可
相关书籍推荐:《孔子传》 《反脆弱》
坦荡的处世哲学
君子坦荡荡:少点抱怨,多做实事
不义而富且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人洁己以进: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感谢并肯定对方这颗想要进步的心
相关书籍推荐:《幸福的方法》 《感受爱》 《你为什么不道歉》
6/18~61【论语.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传授知识而不从事创作,相信先人而又爱好古代典籍,我可以自比于老子和彭祖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四件事。”
6/19~62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孔子在家没事时,也是衣冠整洁,悠闲自在。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严重啊!很久没再梦见周公了。”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心怀仁慈和友爱,爱好广泛、品味高雅。”
6/20~63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只要带十条干肉来当见面礼,没有我不教的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学的过程中,不到苦思冥想时,不要去提醒学生;不到欲说无语时,也不去引导他。已举一例却不能理解其他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多说了,先让他自己想想。”
6/21~64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葬礼时)如果孔子坐在戴孝者的旁边吃饭,那么他从来不会吃饱。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如果当天因为伤心事(如有人去世等)哭过,为表示尊重,孔子这一天就不会唱歌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说:“受重用时,就展露才华;不受重用时,就韬光养晦。这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吧!”子路说:“如果您带兵作战,那会让谁辅助?”孔子说:“徒手斗猛虎,赤脚过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是不需要的。我需要的是那种懂得敬畏,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的人。”
6/22~65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如果能致富,哪怕是赶车的活我也干;如果不能,那就随我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慎重的事:斋戒、战争、疾病。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个月里吃肉都没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6/23~66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问:“老师打算辅佐卫国的君主吗?”子贡说:“哦,我去问问。”子贡进去后,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人?” 孔子答:“他们是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后悔过吗?” 孔子答:“求仁而得仁,有什么可后悔?”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去的。”
6/24~67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当中也有快乐!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如果上天能让我多活几年,在我五十岁时就学过《周易》,那我此生就可以无大错了。”
6/25~6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有时会讲普通话:读《诗经》,读《尚书》,举行典礼时,都会讲普通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回答不上来。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起来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连自己正在老去也不知道……之类的话?”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我只是个喜欢读书且勤奋地追求知识的人。”
6/26~69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从不谈论四件事: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每三个人当中,必有一人可作为我的老师。我们可以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照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说:“老天赋予我高尚的品德,要我教书育人,桓魋能把我怎样?”
6/27~70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学生们啊,你们以为我教学是有所保留吗?我没有保留,我的一言一行你们全都知道,我孔丘就是这样教书的啊!”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很看重这四个教学内容:文献典籍、行为规范、忠诚、守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圣人我可能是见不到了,能看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善人(仁人)我可能是见不到了,能看到有恒心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拥有,空虚却装作充实,贫穷却装作富裕,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难有恒心啊。”
6/28~71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只钓鱼而不撒网捕鱼;只射白天的飞鸟,而不是守在巢边射晚上归巢的鸟。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那种不了解情况就冒然行事的人吧,我不会这样。多听,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多看,把细节牢记在心。这样来掌握知识,虽比不上‘生而知之’,但也是不错的方法了。”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这个地方风气不正,那里的人不怎么讲道理。但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这份努力进步的心,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
6/29~72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内心想要仁的那一刻,仁就来了。”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①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会私心偏袒人,难道孔子这位君子也会偏袒人吗?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和他一样姓姬,他却将她改名换姓,叫她吴孟子。他也知礼,谁不知礼?”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有错,就必定有人会告诉我。”
6/30~73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唱。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说:“我也能做到勤奋地学习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品行和修养方面,我却做得不够好。”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和仁人,那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那我是能做到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生做不到的啊。”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么治病的吗?”子路答:“有。按照《诔》的指示,我可以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无事。”孔子说:“那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7/1~74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太过奢侈就会骄狂,太过节约则会固陋,但与其骄狂,宁可选择固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武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