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和贾平凹
2022-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有感而发简言之

最近读了两个著名作家的小说和散文,分别是沈从文和贾平凹两位先生的著作,给人印象深刻,他们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但都是影响巨大的文坛大佬,写作风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有着很深的故乡情结,一个湘西,一个商州,一南一北,一东一西,地域特色鲜明。人物性格,风土人情,无不烙上当地特有的印痕,作品语言简洁,质朴自然,很多近乎于白描的写作手法,还原了故乡的一草一木,刻画了逼真的人物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家功力深厚,不愧为众人仰慕的大家。
《湘西散记》里呈现出的场景很多,溪水、码头、妓院、水街、水磨、木船以及苗乡的吊脚楼,独特的环境,一幅幅风景优美的画面,把主人公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中,才会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切感受。作品中涉及的人物也很多,水手、船公、歌妓、士兵、商人等,书中每一个人物,他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透过作者细腻的文字,给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以《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为代表的商州系列作品,是贾平凹先生对故乡抹不去的记忆的再现,描写了秦岭山里的各个角落,沟沟岔岔,那里的山山水水以及那里的风土人情,在作家的笔下信手拈来,落笔成文如涓涓细流,淳朴自然,饱含真情,难怪三毛对其如此崇拜。
两位作家都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都为自己的家乡留下了丰富的笔墨,并让那里走向了世界,影响深远。家乡是他们一辈子离不开的精神家园,是他们一辈子也读不完的书,也是他们写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