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见”

2019-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苗尔平
“看”与“见”

当苹果从树上落下,您看见了什么?

我们看到的是地上的苹果,牛顿则见到了万有引力。

“看见”一词中“看”与“见”的境界大不相同。

《坛经》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能见到“风动”,已经超越了“幡动”之所“看”;能见到“心动”,则超越了“风动”之所“见”,同样是“看”这一过程,所“见”到的“见地”却相差悬殊。

“看”到什么,依赖于感官的看、闻、听、尝、触,是感知觉功能,认识的只是事物的外部现象,属于感性认识阶段。而“见”到什么,依赖于记忆、表象,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属于思维功能。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看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是一些下意识的动作,有人只看到了行为本身,进而对这些行为进行或是或非、或喜欢或讨厌的评判,而有人则能见到他身后的文化、经历、人格特质;

同是一滴血,化验人员见到的是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普通人只是看到一滴血。“看见”一词中,“看”更多是动作,是用眼睛去看,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现象,见地反映了对事物的理解深度,所以有“高深莫测”之说。

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见地完全不同,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则“高屋建瓴”,如同一个单位中,领导与职工的见地完全不一样。

多年前,单位一老同事药房取药,大摇大摆越过长串排队人群,径直将处方递与窗口药房同事,排队中有人质疑,犹记得她当时这样回应:“我是本院的,就是有这个优惠待遇。”我当时在场,很是“惊讶”于她的“理直气壮”,我“见”了她背后的对事物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作为心理咨询师,如何提高见地,真正做到与来访者共情? 我们不妨尝试使用下面的三步法:察言——观象——会意。

“察言”与“看见”的“看”相似。“看”是用眼睛去看,“察言”则是听看并用,一是用耳朵听对方说了什么,二是用眼睛看其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观象”重在“观”,“观”属“见”的层面,是用心去看。一则思考他为什么说了这些,而不是那些?为什么是这么说?而不是那样说;二则要用心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感受对方的内心体验。“会意”是“察言”与“观象”的目的所在,是思考、领会语言、情绪背后真正的意图,透过对方的语言和情绪,“见到”其欲望和需求。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的“察言——观象——会意”能力往往高于成人,如:两个成人对一个小孩说了同样友善的话,孩子能马上分辨出谁是真的友善。为什么孩子会比成人有更强的“会意”能力呢?这是因为他们是用心在感受,而成人往往会侧重于语言文字,却隔离了情,丢失了心。

有这样一个案例:威海一位校长,自己毕业于清华大学,上高三的女儿在市重点高中一直名列前茅,父亲对女儿的期望是上清华。随着高考临近,孩子压力越来越大,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最终休学在家。在咨询室里,父亲拍着孩子的肩膀说:“孩子,考不考清华无所谓!”这位父亲连续说了三遍“无所谓”,目的是想表明自己的态度,为孩子减压。待这位父亲走出咨询室,孩子跟咨询师说:“您觉得这是我爸的真实想法吗?”正是这位父亲言不由衷的说辞和情感隔离的表现,才导致了孩子的压力一直难以缓解。

在与人沟通交流时,要想传递自己的心声,不能隔离了情和心,要想领会对方的意图, 同样离不开心和情,要用心去体验和感受对方语言动作背后的情和欲。与人交流沟通,需要学会“察言——观象——会意”,要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同样离不开“察言——观象——会意”。如何透过“言”和“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王弼的《明象》对此给出了详尽深刻的阐述: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