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人云亦云?三招教你夺回“主见”
今天朋友跟我分享了个心理学理论: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
我特意去百度补了点课,具体内容如下:
总是人云亦云?三招教你夺回“主见”很清楚的是,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分成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一个主要的心理矛盾或需求,并且还阐述了当需求无法满足时可能会产生的消极后果。
而令朋友费解的是埃里克森对八阶段中的其中一阶段——成年中期(40~65岁)的解释:
总是人云亦云?三招教你夺回“主见”她想要知道,是不是真像埃里克森说的那样,所有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想要生育。为此她还想去请教一个认识的留美心理学朋友,看看业界是怎么看待埃里克森这个说法的。
而我当时看完这段解释,第一个反应就是:
总是人云亦云?三招教你夺回“主见”因为我发现他的那套说辞根本经不起推敲,有些为了论证而论证,并且缺乏相关的数据支撑,逻辑上也漏洞百出。
通过这件事让我再一次的发现区分事实跟观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当你开始学会不断提问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在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了。
比如像这件事,我看完这个观点,首先是想:“他是怎么推理论证的”,
然后我会想:“他的推理完整吗?要素齐全吗?逻辑成立吗?”,
再然后我会想:“他是出于什么立场和原因说出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也就是中学时代语文老师教过的最基本的论述方法:“Why”、"How"、"Who"。
只要用这最基本的三个问题,你就能迅速分辨出哪些话是在纯粹的发泄、煽动情绪,哪些话是在表达观点的,哪些话是阐述事实的。
这样你的世界就会变得清爽很多,因为你有了一套自己的检验方法,不会再看到谁说的什么话都觉得“有道理”了。
这个方法真的非常好用,比如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用华为才是爱国”,运用why how who来分析:为什么用华为就等于爱国,如何定义爱国和“用华为”(是买一个手机,还是买它所有的产品呢,有无金额限制);他是怎么来论证“用华为”=“爱国”的;是谁说的,他说这话有什么目的或立场。
这样你就会发现这个言论非常不严谨,经不起推敲。纯粹就是煽动情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夺回主导权,做自己思想的主人,跟人云亦云say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