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无为”
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此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成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③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④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①译文:天下都说一件事美好呢,那么它不美好的一面就出来了,天下所有人认为一件事是善的,那不好的一面就出现了。
老子告诉我们所有给事物贴的标签,都是根据当时的条件贴的,随着条件的变化我们所贴的标签也会随之变化,不要认为什么事就是什么样的,当全国人民都说一个事美好的时候,我们要画个问号了。比如,唐朝以胖为美,越胖越美,那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以骨感为美,有的时候觉得美好的换个时间环境就不一定美好了。另一层意思是美好与丑陋是相互转换的,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道理。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学会跳出来看事物。《道德经》是给领导者讲的,这里告诉领导者们两层含义,第一是在你管理的体系当中,不要推行单一的标准,比如当你推行严格管理制度时,你公司的创造性思维和活力就会减少,流水线的工种就非常适用于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事要有适应性。第二层意思告诉一个领导者当你把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什么样时要慎重,当公司所有员工都称赞你有美德善良时,做的正确的时候,有智慧的领导这时要划个问号了,当一位领导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强行推行一个文化时是有问题的。
②译文:有和无是相互滋养相生的,难和易也是相互比较出现的,长短也是形状相比较的,高下也是相依存的,话中的含义和声音语调之间相互融和协调的,前后之间相互跟随的(有前必有后),(二合一),是恒定的规律也。
拿我们健康为例,当我们身体什么事都没有时,会感觉到我们是健康的吗?当我们看到重症病人时才会觉得自己是健康的,这就是有与无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相对显现出来的,相互转换的。当量变累计到一定程度时,质变就产生了,难易也就相互转换了。每一个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说这么多的比较,老子想告诉管理者不要追求名相,不要追求虚名,这些只是暂时虚幻的标签,这样会丧失智慧。
③译文:所以有声望之人做事看起来无为,却是身教重于言教,(向万物学习“天之道”)。
我们常说老子的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也是《道德经》的核心,那老子讲的“无为”究竟是什么呢?“无为”,多数人会想象行为的不做,一切顺应自然之道。
④译文:道为万物去劳作你都找不到开始的时候,开始时就自己变得无名无形隐身在背后,道万物去作为,但是不说是自己的功劳,不居功自傲正因为如此,大家反而离不开它。唯有不违拗天性自居,所以才不会因违规而被淘汰,(从而生生不息)。
透过上述可以看出老子的“无为”为何物了,老子的观点“无为”是做的,“天之道”对万物去做,推动万物,是不为自己争取任何的,“无为”是对自己的,效仿天之道,告诉一个领导者不要为自己的名誉、地位、权利、利益去刻意作为就叫“无为”,对自己的好处无为,对百姓对众生的利益“有为”。过往很多时候把老子塑造成消极闭塞的形象,是因为误解了他的“无为而治”。
“无为”是做的,并不是不做哦,是不要为自己的欲望得失去做,是利他的为别人而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