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 ——《美的历程》
今日读了《文学回忆录》第14讲,先秦诸子:老子。这一章想仔细精读,明日早起再多读几遍,写一篇令自己满意的读书笔记。但每日写作的练习不能暂停,故写一篇听书笔记《美的历程》。
关于《美的历程》这本书,之前是从一位小姐姐的读书笔记了解到的,看她的读书笔记写的还挺有意思,忍不住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无奈于没有找到这本书和电子版,就搁置了。今天无意间在得到每天一本书的专题中翻出了对这本书的讲解,甚是有趣,所以写下这篇“独特”的读书笔记。
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相关背景:
本书的作者是李泽厚先生,全书大约16万字,出版于1979年。李泽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主要从事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同时也进行哲学和美学的研究。在这本书中,他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在各个时期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梳理和归纳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
李泽厚先生认为,只有把审美、艺术和历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美。
吴冠中曾经说:中国人的文盲如今已经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听书笔记 ——《美的历程》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已经不再缺少物质,也不缺文化,而缺的是审美。就比如去看一部电影,要对其评价好坏,首先须要满足你的视觉、听觉、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需求。这就要求你具备一定的鉴别欣赏能力,不然再好的音乐,再好的作品,不会欣赏它的美,那就好似对牛弹琴。
正所谓一万个读者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因其时代、价值观念的不同,每个人的审美也是不同的。关于美的历程,在中国历史中的不同朝代,其审美标准也是截然不同的。好比在唐朝,有以胖为美;而在今天,几乎有75%的人会把减肥放在嘴边,追求苗条的身材。
而本书的核心主旨,正是如此——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规律。李泽厚先生指出,要想深切的体验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美感,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要关注它的内涵,关注作品背后的那个时代的思想观念。
这本书将中国古代分为了5个阶段:商周时期、先秦时期、魏晋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
这样划分不无道理。在原始社会,具有浓厚的神秘,巫术、鬼神、祭祀,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形态的商周王朝,开启了未来几千年的中国发展历程。其次,记得曾有老师说,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并不是天下太平之时。以前不是特别理解,但当纵观几千年的历史脉络,杰出的历史人物时,会发现优秀的人才大多出现于乱世之时。如孔子,如曹操。
最后,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时,艺术、经济、文化也会空前繁荣。通俗说,大家都太有钱,闲着没事儿,得找点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宋有《清明上河图》,勾栏等,清有京剧、四大声腔等,而唐代,宽容开放,引进了无数西域珍宝,至今还记得那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诗、宋词优秀的文化发展,这些都与政治、经济息息相关。
解释完我所理解的时代划分,回到这本书《美的历程》。
一、商周时期的审美特点
商代有很多大型青铜器,上面的纹饰多是凶猛、可怕的饕餮。饕餮是当时宗教仪典中的圣牛,人们幻想饕餮具有巨大的神力,恐怖、残酷、凶狠,这使得青铜器带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狰狞味道的美感。
这种美感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背景紧密相连。从炎黄时代一直到商周时期,大规模的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频起。人们歌颂这种野蛮血腥的吞并战争,宣扬暴力的征服,于是吃人的饕餮形象成为了时代的标志。在看来十分恐怖的神秘气息中,却反映了人类社会必须通过血与火的恐怖,才能开辟社会前进的道路。青铜艺术的美,就在于它融合了历史力量和原始宗教的神秘观念,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气息。
但是,不是所有狰狞、恐怖又神秘的东西都能具有美感。在商周的青铜艺术中,还有着像小孩子一样的天真的、稚气的东西。这些元素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独特的青铜艺术的美——沉重又神秘、狰狞又天真。
二、先秦时期的审美趣味
所谓“先秦”,是指秦朝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巨大变革的时期,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两股对立的思想,一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另一个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儒家强调用理性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鼓励人们积极对待人生,努力建功立业,宣传着正能量。
道家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一种不受世俗约束的独立状态。这两家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躲避,但是两者都蕴含着理性的精神。这里的“理性”指的是不信仰宗教神鬼,而是关注现实,追求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在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审美趣味转向一种追求内在的、精神的、理性的美。
三、魏晋时期的审美趣味
魏晋时期,政治上分裂割据,政权更迭异常频繁,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垄断了官位;经济上,城市和商业不再像秦汉时那样繁荣,地主的庄园不断扩大,农民被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文化上,儒家思想越来越迂腐。但是,黑暗、混乱的魏晋时期恰恰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审美的趣味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审美特点可以概括为“人的觉醒”。
从两汉时期开始,士大夫阶层生活条件优越,政治上享有世代相传的特权。这样一群有闲又有钱的人,慢慢失去了对政治的兴趣,追求自我的享受,文学的独立,音乐的修养,自然的欣赏等。他们关注的东西,从外部环境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从社会转向了自然。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人的觉醒”。这种觉醒强调自己独特的一面,强调一种独立的精神,外在的表现就是形成了潇洒风流、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
异常频繁的朝代更迭只是在魏晋时期出现了“人的觉醒”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与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的怀疑论思潮有关系。“人的觉醒”在文学方面表现在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观念与文学价值的独立时期。在书法领域,草书的盛行,体现了这一时期不重实用,只重情感的艺术特点。
四、唐宋时期的审美趣味
唐诗、宋词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唐诗盛行的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人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希望,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所以,在盛唐的诗歌中充满了青春、自由和欢乐的气息。唐诗虽然风格多样,却都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就是盛唐之音。
而宋词有长短不齐的固定句式,表达复杂的心境,体现不同的境界。境界的大小,决定了词的不同美感。这种审美趣味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科举制的大规模推行,使得地主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稳固,于是地主知识分子们开始享受生活,时代的精神不在于建功立业,而在于关注生活,不强调世间万物,而关注个人心境。
五、明清的审美趣味
进入明清,审美趣味变得俗气了。带点庸俗的市民文学是属于城市中的小市民的,表达了当时的人们想要冲破传统礼教束缚的愿望,虽然还谈不上个性解放,但是在这些世俗小说中可以看到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带有着蓬勃的生机。
明清时期市民文艺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明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市镇不断发展壮大,市民阶层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文艺领域,市民们就需要一种描述真实生活的东西用来消遣,于是,唐代出现了“传奇”,宋代出现了“话本”,在这个基础上,明清时期发展成了“小说”,市民文学就这样逐渐兴盛起来。
到了清朝中期,满族已经统治中原很长时间了。表面上看,社会发展,甚至出现了“康乾盛世”,但是内部已经开始腐败,政治专制,官场黑暗。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批揭露社会现实的小说,表达了一种“无路可走”的苦痛和求索,它们的美感表现在对社会生活具体的描述和批判。
以上便是今天的“听书笔记”。日后读完原著,方便温习回忆,看看听的书,是否会比看的书还要准确,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