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世间百态三国史话国学与传统文化

曹魏的三朝元老刘晔

2018-04-27  本文已影响214人  黄河歌者
曹魏的三朝元老刘晔

刘晔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个重要谋士,先后扶保曹操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代,其足智多谋和善于应变给毛泽东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主席向干部荐读的四篇《三国志》传记中就有《刘晔传》。此一回书评就来看看这三朝元老刘晔的故事。

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人,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战略家。

刘晔年少时就很出名,当时汝南许劭以善于识人而著称,见到刘晔时称其有佐世之才。刘晔二十多岁时天下大乱,他投奔了当时的庐江太守刘勋。孙策派使节要求刘勋攻打上缭城,刘晔提醒刘勋不要上当,但刘勋根本不听。刘勋久攻上缭不下,孙策果然乘虚袭击刘勋。刘勋失败后,199年投奔曹操,刘晔从此成为曹操的臣僚。

料事如神的刘晔。曹操攻占寿春后,山贼陈策在庐江聚集数万人据险而守。曹操曾派偏将进攻未果,就询问手下是否再次征伐。大部分人都认为山贼据险而守,难以攻克,即使攻克了也意义不大,不应再征伐。但刘晔坚持应该悬赏劝降,选用勇将率军进攻,山贼马上就会溃败。曹操采纳刘晔意见后另选猛将进剿,果然象刘晔所预测的那样迅速平定了陈策,战后曹操辟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215年,曹操征讨长期盘据汉中的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曹操攻打阳平山上各个屯寨,但山势险峻难以攻克,士兵死伤很多,粮食又缺乏,曹操打算撤军。刘晔认为在双方僵持后谁坚持到最后胜利就属于谁。曹操继续进攻张卫并攻克,张鲁不久也投降,曹操取得汉中之地。这时刘晔和司马懿都劝曹操继续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如果让刘备稳定人心据守险要后,日后就难以征服,但曹操不听劝告回师,后来再次征战丢失汉中后十分懊悔。

曹魏的三朝元老刘晔

220年,曹丕代汉献帝称帝,刘晔升任侍中,赐爵关内侯。曹丕问朝臣究竟刘备是否会进攻东吴为关羽报仇,大多数人都认为刘备力量薄弱,并且刚刚遭受重创,根本不会再发动战争。但刘晔却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最终刘备果然在221年进攻孙权,双方爆发了夷陵之战。

遭怀疑郁郁而终。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有人向明帝诋毁刘晔,说他一贯见风使舵,擅长奉迎。明帝召见刘晔时故意用与自己相反的意见来询问他,刘晔果然都表示同意,从此以后曹叡开始疏远刘晔。刘晔抑郁苦闷,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两年后死去,谥号景侯。

毛泽东对刘晔持十分肯定的态度:“刘晔曾经长期跟随在曹操身边,出过不少奇计,后又辅佐曹丕和曹叡,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济北相鲍信的儿子鲍勋认为刘晔是个顺风搭腔的奸臣:“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据取媚于遄(音chuán,传)台,晔之谓也!”

《三国志》作者陈寿把刘晔等几大谋士并列:“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清代学者何焯(音zhuō,桌)也认为刘晔不太厚道:“为帷幄之臣,本之以忠信,持之以慎密,则无败矣。若窥伺机诈,未有令终者也。”

曹魏的三朝元老刘晔

黄其军

      作于2018年4月27日(古历三月十二)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白话《三国演义》第七回

“社稷之臣”陆伯言

诸葛亮的衣钵继承人姜维

白话《三国演义》第六回

胆识过人的重臣程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