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读后感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

2018-02-02  本文已影响39人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官方推送号
图为机械分院党总支模具党支部副书记陶曼丽老师迎新期间帮助新生解决问题  

    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青年党员干部正是青春奋斗之时,我们要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学习他忠于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品格。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历史潮流中找到个人价值的定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榜样;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吃苦与享乐、个人与集体等关系,这些既是我们的烦恼与困惑,又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纵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或许会找到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年到陕北插队的时候还不到16岁,是全国1600万知青中年龄最小的,而他所去的陕北又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没有抵触,没有怨言,而是努力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与群众一起放羊、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在当了村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大办沼气、打井、创办铁业社、缝纫社、种烤烟、搞河桥治理,解决村民生活问题,增加村里收入。

    在这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开始奠定了,他主要想的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去清华大学深造临走之际,梁家河全体村民到窑洞门口前送他,甚至连村里双腿行动不便的人也拄着双拐,一步一步地挪过来要送他。习近平总书记在村里干了几年,流血流汗,再苦再累,遇到再大困难,唯独这次落泪。可见扎实的群众基础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下的,所谓平易近民,民心归之。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我们知道,知青岁月,那是一段激情燃烧又五味杂陈的青春岁月,有苦、有泪、有辛酸、有彷徨、也有人生的历练与厚重。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这给我们党员教师指明了青春努力、作为、奋斗的方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尽管未曾经历过那段特殊的时期。相反的,我们80后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大好时代,我们也将见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复兴梦的实现。国家富强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和成长空间,但也面临着基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乱象,经受学习、工作、生活等现实问题的考验。我们青年干部要从实际出发,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要立足岗位、主动作为,要积极实践、接受磨砺,要敢于吃苦、勇挑重担。      

 一、讲正气,做立场坚定的明白人。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要落实为师生服务的要求,积极响应落实党风廉洁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以律已,规范自身言行,提高自身修养,敢当先锋,做好学生的表率,同事的模范。

 二、接地气,做脚踏实地的暖心人。人们常说:“在给学生一杯水前,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句叮咛,一份嘱托,只要教师以一颗真心来面对学生,学生就能感受到这一份温情。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工作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最天然优势就是贴近学生。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努力掌握育人的方法。同时紧跟形势,转变观念,确立新理念。

    三、有朝气,做想事干事的带头人。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要倾注所有的精力和热情,倾注所有的爱心和良心,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锐气。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这一伟大而平凡的事业,淡泊名利,脚踏实地,干好本职,无私奉献。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气馁,不回避,积极想办法、谋出路,保持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在工作中敢于自我挑战,敢于尝试,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作为一名80后教育工作者,我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活力的创新激情、更充足的创新底气和更强大的创新自信。这源于我们党和国家对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源于中国科技的巨大成就和坚实根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握机会,加强学习,提高本领,与时俱进,将教育工作的重担挑在肩上,学生的冷暖记在心上,改革的路上凝聚起力量,认真践行为党为生的职责,不忘初心,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机械分院党总支模具党支部副书记:陶曼丽

2018年1月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