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山夜话

烂煮春风三月初

2020-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珊家园

江鲜中顶级美味的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要说野生的,我是只吃过刀鱼。那是1976的春天,我们在镇江开门办学(实习),在一企业的食堂搭伙吃到过刀鱼,刀鱼的价格没有红烧肉贵,所以像我们这样的穷学生都能吃得起。

图片来自网络

几年前,单位招待外地同行,酒桌上重头菜是河豚,正好那次我忝陪末座,吃的河豚应该是人工饲养的,野生的哪有这么大的量可供应。至于鲥鱼我相信蔡澜先生所讲的:“正宗的长江鲥鱼早在20世纪就已经被我们消灭了,我们现在能吃到的鲥鱼,大多是国外品种……作为商业秘密,当代鲥鱼都是人工饲养的”。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这些江南春馔美味留下了无数赞美之词,如欧阳修有诗云:“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苏轼称其为“南国绝色之佳”,并做诗赞曰:“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郑板桥也不甘落后,诗云: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现在看来,板桥先生不仅是书画大家也是个美食大家,他发明了春季这道时令菜,即是鲜笋与鲥鱼一起慢煮。

鲥鱼还有个“海归”的身份,每年春末夏初由海里游入长江产卵繁殖,待秋末时分又返回海里过冬,年年如此。当代文学大咖、美食家也是大书特书鲥鱼的美味,鲥鱼遭到如此的吹捧,想低调都不成。“人怕出名猪怕壮”,鲥鱼就是缘于它的名气太响,所以遭受灭顶之灾。

图片来自网络

春天的新笋满蓄清灵之气,与鲥鱼的鲜肥相互提携,当然是大美至味。看来古人要比我们有口福的多了,尤其那“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那种丰沛的生活场景,更是令人神往。现在的吾辈除了艳羡还是艳羡。

长江鲥鱼已绝迹多年,受板桥先生的“江南鲜笋趁鲥鱼”的启发,我滥竽充数用其它鱼顶包来满足我的口腹之欲,好在鲜笋是货真价实的。

星期天我去菜场里买了竹笋、河鲫鱼,下厨做了一个鲫鱼烤笋。

油锅内投入姜片煸香,然后将鲫鱼煎至两面金黄,滤去多余的油,将切成细条状且焯过水的竹笋放入锅中,加绍酒、老抽、生抽、冰糖,注入清水淹没鱼身。根据我的理解,烂煮就是文火慢煮,于是大火烧开后,转入文火慢煮,至笋酥,大火收汁,撒上葱花,装盆即成。

本身河鲫鱼是活杀,食材新鲜,竹笋是时令山鲜,山鲜配河鲜,不鲜也要鲜,二者结合起来,笋借鱼鲜,鱼借笋香,品入口中,不由地感谢300多年前的板桥先生怎么出了个这么好的点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