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吧,培训人心理心理专题推荐集

建构主义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你懂不?

2017-02-05  本文已影响210人  Winfred吴佳

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原理、在培训中的应用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文中提供了两种教学设计方法,可供培训师、教育工作者参考。

建构主义说了啥?

大概一百多年前,一位可爱的老人(不信看照片)叫皮亚杰提出了儿童的认知发展原理。这位老人指出,儿童的心理发展依赖于“图式”的变化。

皮亚杰

图式:即认知结构,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组织,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适应环境。皮亚杰认为,智慧就是适应。

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图式会不停地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人认知水平的提升,比如说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更替。而造成图式变化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同化作用,一种是顺应作用。


同化作用,相当于认知的量变,比如说1+1=2、1+1+1=3,1+1+1+1=4……,你只需要知道之后的数字符号5、6、7、8,就能完成一步步的计算。

而顺应作用,相当于质变。比如当你学会了加法后,突然有一天老师问你1X1=?,你就不会做了,因为加法思维和乘法思维是不同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建构一种图式来处理乘法问题。

总之,皮亚杰奠定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之后的学说或多或少都受到他的影响。比如苏联超级牛逼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一步发展了可爱老人的学说,他认为“社会文化因素”不仅影响而且促进了人的认知发展。

建构主义和培训有啥关系?

认知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学习”,培训人只要掌握了“学习”的原理,就能懂得如何设计一场有效的培训。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老师告诉你知识,然后记忆知识。而是需要在“特定环境”下,经学习者主动探索,经过特定对象、所需资料的辅助后,重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图式)。

这里重点强调了环境、协助者、互动和认知建构。那么给予培训设计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建构主义的理论更偏向于哲学层面,所以到底该怎么做属于技术、应用层面的事情啦。接下来说该怎么做。

那我该怎么搞教学设计呢?

这里介绍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脚手架式”课程设计法,步骤如下


除了脚手架式教学法,还有抛锚式、随机进入式、情境式教学法,这里不一一赘述,但都是围绕“认知建构”进行设计。

当然,建构主义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因为他只注重了学习提升的层面,而忽略了现代企业更关注的行为和绩效层面的提升。(见培训评估的柯氏模型,不懂的问度娘)

柯氏模型,专注评估一百年

后来的教学设计专家吸取了建构主义的精华,根据新的时代需求又进一步发展了新的教学理论。比如梅里尔的五星教学法。

五星教学法

五星教学法的核心原理包含五个:聚焦解决问题、激活旧知、展示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