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为什么不结婚,是否是社会现象下的“产物”?
大家都在问,现在女人为什么不结婚?关于这个答案,有很多大咖给出思考方向。
比如:SK-ll ,用引起争议性和话题性的剩女[我更愿意称,大女人],拍了一则广告,促进品牌在群体中传播。
及:那个作为[父亲] 角色,说,如果嫁不出去,爸爸养你一辈子,以温暖角度,让“大女人”们感到欣慰与理解。
很多人都在利用剩女角色,制造各种社会性话题。作为一个“大女人”,我也觉得同很多表象答案一样:因为没遇到对的人。
那么为什么遇不到对的人?为什么“大女人”们,比例越来越多?
我作为当事人,我也不清楚,撇开缘分注定论。
直到刚刚,我看到一个小姐姐的简书,标题:我明天要结婚了,我要嫁给一个我不喜欢的人(不太记得清楚,大意如此)
小姐姐说,
读书时,不许谈恋爱。到工作时,却每天忙的连饭都没吃。
然后别人介绍的,那个健身教练,她明天要结婚的对象,她不喜欢。
看着简单款式,洁白的婚纱整齐的在衣柜,她没有喜悦,更多的是,感到悲伤。
…
读着这个小姐姐的日记,仿佛复读着自己的心,且一毛一样?
为什么我们的想法,几乎一毛一样,读书时,不许谈恋爱;工作时,忙的连饭都忘记吃;因为时间要被父母逼催婚;对待不喜欢的人,同样的满是一心悲凉。还有我们同样的对自己的严苛…
突然,我对一个陌生“大女人”,和我一毛一样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问号,不应该有同样的表现心理和行为啊!
为什么大家行为心理会相同?这种情况,告诉我,所谓大龄剩女的真相只有一个,社会思想映射下的产物。
读书时,不许谈恋爱,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工作时,每天忙的,真的忘了吃饭,或是赶时间,没时间吃饭,这不是现在社会对人的要求吗,996。
父母的思想,读书时不能谈恋爱,这句话背景下的场景,与现在工作时代不同了,而现在工作时代,要求人的生存,除了睡觉,就是工作和为工作而学习的目标。
所以,怪罪这些“大女人”不想结婚,尤其是父母和社会的指责,难道,这不是父母和社会的,思想产物吗?
难道,双方不应该反思吗?而不是一味的遇到问题,在现象者身上“找原因”。就如,孩子的童年阴影,成年行为系统爆发,这不是克制能解决的底层情绪,而是底层逻辑的思考,不是吗?
也许,是时候彼此开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