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生活
人们向往诗意的生活,然而诗意不是刻意。只要真心用心,艰苦的生活,自带诗意。
在一家名叫心悦的咖啡店里,正值妙龄的玲玲和她最亲近的姐姐,一边轻轻搅动着杯中的咖啡,一边聊着天。
“我以后要过诗意的生活,绝不像你这样出来喝个咖啡都这么难。孩子、家务、工作,你能忙得完吗?”玲玲带着一丝不屑地说。
“什么是诗意的生活?”姐姐笑着问她。
“简单来说,可以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悠然自得。也可以去远方看那巍峨的高山、波澜壮阔的大海、一碧千里的大草原、茫茫的戈壁滩……走遍天涯,饱览风景名胜,也不枉此生。”玲玲充满向往地说着。
姐姐“扑哧”一声笑了,说:“你做梦呢!脚踏实地行吗?天天悠然见南山,你不工作了?”
“那怎么办啊,总不能像你吧。”玲玲不服气地说。
“我怎么了,我觉得挺好啊!我有稳定的工作,有我爱的人,有我温馨的家,虽然没有什么大富大贵,没有远方,但我很知足。我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诗意,但我看过的两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姐姐开始讲给玲玲听。
第一篇是写清华大学一位著名教授的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尚能自己照顾自己的她选择了独居生活。她不需要儿女的陪伴和照顾,她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她热爱读书,喜欢写字,有时还整理整理丈夫生前的文章,她从不感到空虚和孤独。她只在周末和节日的时候同儿女们一起吃饭。每当手中存了一些钱,她就分给儿女们。她说:“与其死后再留给他们,还不如现在就给他们,看到他们高兴,我也高兴。”
在她91岁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不能再照顾自己了,她开始绝食。无论儿女怎么相劝,她都微笑着说她这一辈子生活得很幸福,没有什么遗憾了。七天之后,她与世长辞。
第二篇是描写两位日本老人的生活的文章。两位老人是夫妻,他们的晚年生活以种菜为乐,他们各自种各自喜欢的蔬菜,需要对方帮忙的时候就留一张纸条放在桌子上,或者在蔬菜攀爬的架子上挂一块纸板,把请求帮忙的事儿写在上面。比如,下午请你帮我翻翻地,挖土豆之类的。他们整日在自己的菜地里劳作,相扶相携,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有一天中午饭后,老头躺在床上午休就再也没醒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老太太说她很平静地接受这件事,失去老伴儿后她会继续种菜,她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很充实。
姐姐讲完自己读过的两篇文章后,意犹未尽,又接着说:“我有一个女同事,三十八岁那年和她丈夫离了婚,身边所有的人都为她感到不幸,投以同情的目光。但不久大家就发现,她丝毫没有因离婚而影响情绪,影响生活。她喜欢读书,喜欢运动、旅行,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有条理,她向大家传递出的是阳光和自信。大家看到了一个生活简单、精神富足的她。
玲玲完全沉浸在姐姐叙述的故事中,一声不响,连咖啡也忘了喝,她在沉思着:诗意的生活不是刻意创造出来的,它属于任何想拥有它的人,山野村夫、市井小民、城市白领……它是一种悠然、平和的心境,是简单日子中的丰盈,是平淡中的超脱。她感到眼前一片雪亮,浅笑盈盈的脸庞映在浓香的咖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