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上半年,如何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脱颖而出?
2018年的上半年结束了,很多人在感慨时间过得很快。有些人的2018年从春节收假回来开始的,有些人的春节是从元旦开始的,时间的规划不同,收获自然不同。
不过好在,下半年大家的时间是平等的。那如何在接下来的6个月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拿多一些年终奖呢?不妨听听这几个建议。
一、用技能养成的思维代替为老板卖命的思维。
我们平时觉得厌倦工作,通常是低估了工作对于自己的意义。很多人觉得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为了生存,每次面对繁琐的工作,很容易感觉心力交瘁。
可是如果把工作当成是培养技能,那事情可能会发生改变。我们不妨先罗列自己的岗位需要哪些技能,然后把手头的工作一一对照,哪些工作能帮助提升相应的技能,再认真分析自己哪些技能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有意识的增加自己短板的工作内容的时间投入,并且适当减少自己擅长的部分。这样不仅可以把技能练好,还把工作做好了。
我们还需要意识到,虽然我们需要依赖公司获得生存的资本,可公司始终只是我们成长的载体,我们需要通过这个载体提高我们的技能,丰富我们的实战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繁琐事情所埋没,并且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二、认清不足,及时求助领导。
在创业公司最苦逼的就是没人带,而领导又要求自己快速成长。看过很多励志的故事,有些人在高压中很快的成长起来,成为副经理,甚至经理,可更多的是成长了还是依然不能达到公司要求的人。不要害怕承认自己做不来,有时候不一定是自己能力的问题,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需要非常多的积累,成长得飞快的人始终是少数。
面对这样的时刻,除了及时看书、听课抓紧充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求助领导。
也许你会说我的领导对我的工作一窍不通,不要太悲观,领导之所以是领导,肯定有自己的优势。如果领导也很难解决,那他就会意识到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而且会想办法帮你一起解决,要知道你做的不好,背锅的更是他。
三、认知迭代,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就是有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以前一直在做的事情是错的,没有必要的。
这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之中,认为之前太傻太天真。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感觉到痛苦,因为我们推翻了之前的认知,也就是推翻了之前的做法,现在意识到了改变,可实际改变起来的成本很高。
但人的发展就是这样,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个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除了要主动拥抱变化,还要不断迭代自己对很多事情的认知、思考方式,改变我们的行为。
四、不提建议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很多人喜欢在底下高谈阔论公司应该怎么做,可一说起给领导提建议,立马就退缩了,总觉得提了领导也不会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你想在这个公司待下去,那么公司的前途与自己息息相关,公司发展的不好,自己自然也不会有好的前途。有好的建议一定要提,也许领导不一定采纳,但至少自己努力过,领导也能看出你在认真为公司着想。而且,万一被采纳,领导就很可能对你刮目相看。
提建议是一个技术活,建议是在合适的场合,而且领导心情比较愉快的时候提出。当然,提建议之前,最好先想清楚建议的具体内容,以及背后的依据。有凭有据,逻辑清晰,,这样就算建议没被采纳,领导也会对你印象深刻。
五、情绪疏通,不满的地方及时说出来。
很多职场人容易犯的毛病是表面对领导的安排唯命是从,执行起来各种吐槽领导。其实这只是角度不同,领导是站在大方向的角度上布置任务的,可只有执行的人员是对这个工作最熟悉的。你清楚这个工作将会遇到哪些难题,这些需要自己在领导布置的时候就预估一下,哪些做不到或者可能效果没那么乐观,可以当时跟领导提出来。如果领导驳回了你的建议,坚持要这么做,那你也可以先尝试,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与领导保持沟通。
不要什么情绪都憋在心里,实在感觉不开心,压力大了,可以找朋友家人诉说一下,看看电影、跑跑步舒缓一下。
最重要的还是多跟领导沟通,领导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不通情达理。跟他们的交流中,我们的思维也能得到拓展,毕竟我们接触的只是自己的工作,领导接触的是很多人的工作,眼界更开阔,考虑问题自然比我们周全。
看完这篇文章,肯定还是会有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可我现在逐渐意识到,改变无关知识输入的多少,而在于了解知识后应用了多少,是否真的有把理论付诸实践。
很多知识是重复的,只不过是换了人讲,又重新包装了一下,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里。与大家共勉。
愿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