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读书

坐下来和时间谈谈心

2016-05-01  本文已影响227人  Neo_zhang

最近在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我习惯读书的同时做笔记,读完之后一方面整理离散的笔记,一方面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写下自己的感受。也许每个人从这本书中能读到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接下来我所思考的东西包括但是不限于本书的时间规划、个人管理等。

阅读这本书让我有机会对浮躁型性格做更多的分析。

1、我想要的 马上就要。

“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是人类浮躁本性的表现

这一点我的感受很深(身边的人也有类似的性格特点)。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主观能动性非常强的人,如果我认定要得到一件东西或者要做成一件事,那么我会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对结果极其渴望”这个特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正向的一面是在某些情况下(相对容易察觉)能够完成别人看来很难完成的事情;负面影响则会带来浮躁和焦虑,并且在一些情况下(相对不容易察觉)把事情做得不怎么好。

正向效应我就不展开说了,今天聊聊这种性格带来的负面影响:

1)难以沉住气做长期的积累

有些事情可以通过短时的努力来完成,比如为期一个月或几周的小型项目和答辩;有些事情则必须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磨砺、积累,比如在找到某一个行业的商业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通过短时努力所带来的红利期已经渐渐消退,毕竟学生时代所面临的问题难度、问题范畴都有限(面试的时候我曾一度把这一点当做我的优势来谈)。

进入职场之后则不然,很多时候会面临真正的力不从心,实习的时候曾经和我的导师提过:“过去我觉得:交给我一个任务,然后给我一个deadline,我一定能完成。现在我不得不承认,以我现在的能力,有些事情,我确实在限定的时间里完不成。”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个时候就越发明显,这个时候积累已经成为一种“必须要做的事”,而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

2)在时间、任务划分上往往过于短视

无论是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管理学大师)还是李笑来老师都提到做时间和任务规划的时候,要划分优先级,把事情分为:A重要并且紧急;B重要但不紧急;C不重要但是紧急;D不重要也不紧急 四种情况来看。

这种分类做法真正的难点在于:有些时候根本没法区分哪些事情是真的重要,还是看上去重要!

由于急于求成,在性格和个人偏好的驱使下,会更加愿意做一些短时能够带来收益的事情,落实到任务重要性划分时,就会做一些“看上去重要但实际上不重要”的事情。

3)急于求成,很难找到最优解

这种性格的第三个劣势在于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过早下结论。所谓批判性思维讲究的是不要过早下定论,要问问自己:这么做一定是对的吗?这种做是最好的吗?但是在焦虑和浮躁面前,很难再保持理性。其实在产生浮躁和焦虑的时候,理性的大脑是被压制的,这个时候完全处于情绪大脑的控制中。

综合以上三点,用理性的大脑回头再来看这个问题,就能得到一个推论:

这种性格有一个潜在的特性——自卑,一种变相的懦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取得成绩和认可来“激励自己”。想要洞穿这种性格的壁垒,首先要知道去了解他。

浮躁的根源在于:不明白有些阶段是无法跨越的。

一个人的一生各年龄的满意程度是一个U型曲线,从15岁开始下降,一直到45岁才开始慢慢回升,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心智,从观察、感受、思考、理解、反思、直到大彻大悟所用的的时间——30年。在这漫长的30年里,有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不满足于现状,就越是浮躁。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

出路的起点就是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积累的重要性:积累多的人也有欲望,但是和不善于积累的人相比,他们手中是有东西的,不善于积累的人往往只能空感叹,手里没有东西所以会进一步激化焦虑和浮躁。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被“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们也能借助已经拥有的经验、只是来获得更多的东西,这样“我要”的东西会逐渐被满足。

2、我有一堆事要做,但现在还在刷手机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很辛苦,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是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

先说为什么:

拖延的本质在于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对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而拖延症患者则有一种认知偏见,认为眼前那些从容不迫、轻车熟路的人都是一次性做对、做好的人。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论。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受到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要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是很多人怀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真正做成事情的人是能够体会从无到有,从不断尝试到最后成功,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的,所以他们不会轻易的嘲笑别人。恰恰是那些做的不怎么样的,往往没有正经做事,不了解做事难度人喜欢在你耳边冷嘲热讽。所以我们不必在意那些恶意的评论,他们和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的常态。

再说怎么做:

如果能从心里上克服拖延的心态,那么下一步就是探讨:

怎么才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这一点,我觉得刘未鹏老师(《暗时间》作者)关于训练思维体力的方法是很有借鉴性的,也就是通过训练缩短进入专注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具体的训练方法其实没有固定的套路,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要尽快让自己进入状态这件事的时候,就能够自然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比如:

每天的工作、任务规划是不是总是拖着到公司再做?

——能不能选择早起1~2个小时,作为一天工作的规划时间。

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开始干之前是不是还要刷一下知乎和朋友圈?

——能不能在工作开始前将私人手机静音,杜绝干扰。

3、“难”者先行

一般我们接受的任务都包括两部分,相对简单的一部分和相对困难的一部分。而效率低下的人则往往会逃避困难的部分。

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比较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

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做事;他们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是都是很简单的事。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而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现在手头的事情太枯燥,我提不起兴趣...”

上面提到的几点,我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共鸣,以读书为例:

快速阅读书籍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不需要耗费思考的体力,只需要将文字的内容搬进脑子里(好吧,有时候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阅读之后的总结、反思、二次阅读都是相对比较困难,缺少新鲜程度。而且做这些事情往往是没有奖励的。同时也很困难,因为做这些事需要消耗思考的体力,有时甚至需要打破自己一直以来对世界的认识,这种感觉是艰辛的。

直面困难的本质是要击败大脑中想要快速获得“成就感”的原始大脑,所谓能沉住气就是要用理智去战胜这种情感。如果有心的朋友能够发现,本文最开始的提到的浮躁性人格就非常容易产生这种错误的行为偏好。

当我们回避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这件事本身就比较大,比较难以一次性做好,在完成这类工作的时候,可以尝试下面这种做法:

怎么做——从“目标规划”到“实现步骤”

第一步:制定合理规划。

在做规划时,要将尽可能考虑的详尽,并且罗列重要的优先级,规划重要的是时间跨度和重要里程碑的设计,还是阅读作为例子:

读书规划:要计划几周读一本书,每读一本书需要写读书笔记,每本书都要绘制思维导图,每读五本书需要花一天的时间再次总结读书笔记(或每两个月)并做二次的感悟。

第二步:拆解实现步骤

在做实现步骤时,一定要将大任务拆分成多个子任务,保证每个子任务都是可以独立完成,并且是符合自己习惯的,实现阶段重要的是对任务拆解的粒度是不是足够细致,对于时间划分是不是合理,能精确到天的,就不要写周,能精确到分钟的,就不要写小时

读书计划实现步骤:每周至少保证三天晚上在读书,周末读书X小时,等等..

4、我的时间都去哪了?

读过《奇特的一生》的朋友一定了解书中主人公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里面详细记录了做每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精确到了分钟。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李笑来老师也推荐这种时间记录方法,因此我也做了对应的尝试。(顺便安利一款时间记录软件:aTimeLogger2)

大约维持了一周所有的时间,我个人的感受首先是很震惊,发现自己一天的很多时间都在被各种琐事浪费,真正高效、专注的学习时间反而很少。第二点是发现仅仅了解自己时间花费的情况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怎么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同样,我也推荐一套可行的方法:

怎么做——从“制定预算”到“周期性总结”

第一步:制定预算

制定预算最关键的一步是将每天要做的事情都罗列出来,然后按照优先级排序,并且规定每件事情的额定份额。这里我的建议是最好将任务标注预期完成情况也标注进去,比如:

P0:撰写毕业论文——完成第四章实现部分

P1:阅读——完成<专注力>第三章的阅读

P2:健身——健身房运动一小时

P3:练习吉他——开始学习<画心>

PX表示优先级,0代表第一优先级,往下类推;后面跟着计划的内容和预期完成额度。在实际操作中,在两个方面约束自己:第一是任务完成顺序上:必须完成P0优先级的事情之后,在做P1优先级的事。第二是最低额度上:必须完成P0、P1优先级的事情,之后的可以作为附加任务。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绪。盲目的开始一天的工作很容易陷入到各种细节里,因此进行任务梳理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要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做计划要区分:重要和紧急程度,都知道要先做重要并且紧急的事情,但是我们的问题在于无法分清事情是否真的紧急,是否真的重要。有些事情往往向后推迟一些时候再说也没问题,只是看起来很紧急,有些事情其实不做也行,只是看起来很重要。

怎么判断一件事是不是真的重要呢? 李笑来老师介绍的判断方法是:

判断任务只需要一个标准,那就是:它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后的道理一目了然: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第二步:周期性总结

这种总结应该对应两个部分:

1、以天为单位的记录:

每天回顾自己一天都做了什么;记录一天各种事件占用的时间;

2、以周围单位的记录(为什么要做周计划参考下一节:为什么计划总是完不成):

每周回顾自己一周做了什么,然后对比预期计划和自我情况。依照完成情况修正下一阶段的任务。

如果说第一点“制定预算”非常容易的话,那么第二点“周期性总结”估计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了。而这一点,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总结,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真正起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修正计划的目标。

在回顾一天、一周的计划的时候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如果在当天的行动安排中,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不重要的事情反而做了一堆。那么这一天的目标完成情况就是很糟糕的。“制定预算”设置了一个预期,一个门槛。“周期性总结”则是校验效果的必要手段。

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大多数时候,没有门槛和预期限制时,几天都处于计划荒废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真正可怕的是,回头看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每天都有定计划,营造出一片很有收获的样子。

为什么计划总是完不成

说到制定计划和定期总结,总是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

我的计划总是完不成,怎么办?

有人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话听上去挺现实,却没有说在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计划过去长远。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越容易实现。做长期计划是必要而且正确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是一周的计划都不那么好完成的。

这里要提到一个我们的错觉: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长期计划可以完成,是因为这些计划往往只提到了一个方向:比如我要读书,这是一个战略层面的内容,很难做到细节“战术”层面的东西。在大方向上做长期计划,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为自己的找方向,在短的时间周期内做计划,则是在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我回头反思自己的时候,我发现长期战略制定和短期的战术制定都是必要的,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

战略制定考量的是一个人的积累、思考,是一个偏静态的东西,说白就是多想。

战术制定则考量一个人的执行力、行动力和自制力,是一个偏动态的东西,因为战术能否成功,很大程度是对自己行动力、执行力的评估(在目标既定的情况下)。李笑来老师讲的更多是这一层面的东西。

上面提到计划被打断的根本原因在于:计划过去长远,所以对我这种一天的计划都会被打断的人来说,不是战略方向,而是战术执行问题,战术执行问题再往下拆分原因,得到:

1、战术本身制定不合适,盲目乐观,想着一口气吃撑大胖子,好像定了炒鸡牛逼的计划就真能牛逼一样。

2、战术执行失败,个人懒惰,理性被压制,在短时诱惑面前没有站稳脚跟,搁文革时候,就是犯了资本享乐主义的罪。

3、人为不可控因素的出现,我认为这一类原因是不可规避的,但是从概率学的角度,如果接连几天的计划执行都失败,那么就要考虑上述两点原因了。

那么怎么衡量这一点呢?

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除了做每日计划和总结,开始尝试做一周的计划和总结(一周的计划开始会比较难做,但是一周的总结是没有问题的),通过一周的总结来回顾自己的进度,分析原因。验收机制是保证计划执行和落地的关键。也是避免在计划阶段追求“完美主义”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一个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一方面得到反馈,反过来优化计划;另一方面要求自己又更强的执行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