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被封杀?谁不是一边痛恨应试教育,一边把孩子往培训机构里塞
最近,一则《学而思被封杀,背后隐患埋下定时炸弹》的帖子火爆全网。
学而思——一家市值破百亿美金的纽交所上市公司,被成都的一个教育部门叫停,原因是接到群众举报(继朝阳群众之后,成都群众揭竿而起)。面对如此一个纳税大户,不论成都的教育部门出于何种原因,他们的举措无异于将一枚重磅炸弹投进了培训机构和家长圈。
而本月15号,原名学而思的好未来(TAL)在美上市股周一开盘重跌,半个小时的交易量就超过过去10天均量的一半以上。北京时间22:05,该股报121.54美元,跌幅5.03%,稍早跌幅一度超过7.1%。
网传学而思九大罪状:
全民奥数的始作俑者之一
背离最早的培优理念
挑战官方权威政策
课程超前,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教学
流水线上的套路老师
牟取暴利
控制家长舆论
拔苗助长,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作为华赛成都组委会核心成员之一,出现漏题情况
但,以上只是网传,官方对于学而思的定罪只是无证办学,是不是待其把成都的证件都补齐后,一切就回归风平浪静了呢?
学而思受挫,旁边围坐了不少吃瓜群众,有学校的、其它培训机构的,还有更多的中国家长。
有牛校说:“如果没有学而思这样的培训机构,我们名校怎么去录取好学生?我们升学率的冠军位置就保不住了。”
有喜欢学而思的家长言:“学而思很棒,我是坚决的支持者”“我喜欢这里的体系,我需要的是他们的学习思维”“我相信我的孩子在学而思坚持下去肯定会受益终生”。
有反对学而思的家长言:“奥赛华赛,最大问题在于学而思是背后的组织者。而他们完全可以控制择优,奥数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学而思把奥数产业化,技巧公式化 对小孩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学了一年,退出了。除非是天才,不然学而思就是在复习旧的套路的基础上不停地学习新的套路,循环往复。”“有些题目在教儿子的时候,心里在骂:他妈什么狗屎题目,一点意义都没有。”
更有当初纠结的家长言:“正在为报哪家发愁呢,居然有漏题能力,毫不犹豫就选学而思了”。
临到孩子学习这事,吃瓜群众们都变成了双子座加AB血型的极端纠结者。
只有身为父母,才知道这身份有多么苦逼。
现在哪个家长不是一边抱怨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边硬把孩子往“学而思们”里塞?
哪个家长不是一边怕误了孩子的前途,大把钱往培训机构里撒,
一边心疼着白花花的银子,自己的生活品质一降再降?
当初说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呢?
义务教育是免费了,但咋身不由己捆绑上了各种培训班?
当初说好的快乐教育呢?
几年前坚持走小巫路线,倡导《给孩子自由》的家长们,
现在有几个不后悔的?
自从孩子上学之后,
自己就没有了双休日,晚十点之后才能开始追剧,
假期跟着孩子的“兴趣”走,
昔日的学渣跟着孩子听课逆袭成学霸……
这就是一深坑,教育之坑深似海,苦海无边看不到回头之岸。
中国教育这口黑锅到底是否应该由学而思去背?
你不仅树大招风、财大气粗还背景雄厚,
苦哈哈整天为孩子学费犯愁的吃瓜群众们不用为你的未来担忧,相信你自有解决之道。
但吃瓜群众们,别光忙着看学而思的剧情如何发展,
不论你是喜是忧,咱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体制不改,即使倒下一个学而思,未来还会有“学而斯”“学而撕”“学而丝”们拔地而起。
纵观现在的教育现状,学校教得浅、考试考得难,这才催生了众多的教育机构如朝阳产业般生机勃勃门庭若市。
“学而思们”存在的核心土壤是小升初的择优录取,不管你是公立牛校,还是私立的自主招生,都是择优录取,有择优,就必定有培优,“学而思们”就有市场。
取消华杯赛,就会有其他的比赛出现,比如现在的迎春杯、希望杯,走美杯之类,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放弃教育能“全面、公开”或者“公平摇号”的梦想,身处这竞争激烈的大国,这些注定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看看全球架构体系,成熟的社会往往是20%的精英带领80%的草根共同生存。这20%的精英哪儿来的?就是精英教育下的产物。
现在作为吃瓜群众,你要明确的是,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做那20%的精英,还是那80%坐在路边鼓掌的螺丝钉?
精英有精英的辉煌,也有其背后付出的常人难以承受的苦涩与心酸。草根的生活悠然自得,但朴实无华,不会大起大落。
不要期望草根的悠然将来能成就精英的辉煌,起码咱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就别做这样的傻梦。
其实选哪种生活都无对错,世界本身就因为有不同的人而丰富多彩。
乔布斯说得好:“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内心的声音。”
教育是流水线,但咱们的孩子不是机器。
不要指望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能执行在现行教育体制中,
这只能由家长去掌握,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期待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