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约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让生活美好

旸瑫||我对《中的精神》的失望及收获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914人  旸瑫
旸瑫||我对《中的精神》的失望及收获

读完吴清源先生自传《中的精神》这本书,总体感觉还是有点儿失望

失望于对于“自传”而言,这本203页32K的《中的精神》一书实难符名,充其量只是吴清源先生与家人,恩师,同门师兄弟以及与围棋有关联的一些政治名流交往的片段。

对于他丰富、坎坷、起伏的人生经历,这本书最多只是个“鸟瞰”,远没有想像的那样恢弘和深沉。

读罢,甚至怀疑是他周边之人图商利而借他之口拼凑而就。

谈到收获,我倒是觉得王军,陈平,林海峰等的前序以及他自己的后序比较能更多地概括“中的精神”,成为本书的亮点和思想点。

吴先生在围棋中所体悟的一些中国传统的精神特质却是值得玩味的。

吴先生把围棋当成生活,甚至是全部,视它为艺术,甚至上升到哲学的层级,在其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调和、圆满、得失、分寸、进退等。

“空无一物”乃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无比玄妙,基本观点是:“阳”是全部生活的根源,从“一阳”分成阴和阳,然后形成万物。

正因为有这种思想的背景和文化的沃土,所以,我觉得,围棋的两子,一黑一白,似乎也源于这阴阳之调。我没有去考究它具体来历,但可以猜想,也许围棋的一黑一白两子就是古代用来占卜之用的。

我不懂围棋,可以说一点儿也不懂,只知道有黑白之分,有段之分。但我却认为这棋盘肯定被古人当成一个大千世界,承载着自然更迭,兴亡更替,或者大了说,棋盘即是宇宙。

有意思的是,吴先生说,他下棋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和,正如书名《和的精神》,这正符合阴阳之中和,这也许就是围棋高手的最高境界了。

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一就是“六合之棋”。

对于本书,我想可能比较适合一些围棋爱好者或者圈内人可以读一读,一些遗事兴许可当作谈资。

其实,读任何一本书,都有失有得,有时候,还是需要带着点儿批判的精神去阅读的,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嘛。

我就只能从以下上摘录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到一些闪烁其中的所谓的“中的精神” 了。

附:吴清源:《中的精神》部分精彩摘录。

1.围棋是中国发明的,近数百年来盛于日本。但在两千年的中日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与吴清源先生并肩。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门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2.我始终不逾地将围棋和宗教信仰作为生命的两大支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风雨兼程地走了过来。因此,我一方面作为棋士,在残酷的胜负世界中奉行武道:另一方面,吸收了红硭会的宗教思想和东方哲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人生的指南而自我培育出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披荆斩棘地踏出了一条文武双全的道路。因此,对我来说,胜负与信仰,如同人离不开水与火一样,缺一都不可。

3.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阴和阳的中和,所以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 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合之棋”。

4.日本规则是比空,围空多的一方获胜。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阵地,在阵地里补一手就要损掉1目。而中国规则则是比谁在棋盘上活的棋子多,多的一方就蠃。即使在自己的空里补一手也没有关系。

5.我研究的“21世纪的围棋”,简而言之就是“从棋盘的整体去考虑”。围棋一般是分序盘.中盘、官子几个阶段来进行思考的,但我想,应该是从整体上去思考。

6.再说得远一点,《易经》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话:“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9.有一句话叫“穷则通”,但它把其 中最重要的“变”字给漏了。为了“通”,“变”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中国的古籍告诉我们的。

7.我把“21世纪的围棋”称作“六合之棋”o所谓“六合”,在古文里是宇宙的意思,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上下的天地。

............................

............................

更多精彩摘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简信我或者QQ(微信)69421456,一定奉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