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书单
文/村上春树
1
我喜欢阅读、听音乐、我还爱猫。即使我还是个小孩子,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所爱。
直到现在我都没变过,这三样东西就是我的所爱,我的信心。
弗朗茨•卡夫卡曾在1904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想,我们应该只读那些咬伤我们、刺痛我们的书。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的大海的斧头。”
2
卡夫卡是我一生最钟爱的作家之一。我15岁时第一次接触卡夫卡的作品《城堡》,这是一部了不起的经典巨作,带给我极大的触动。
卡夫卡在书中描绘的世界既真实又虚幻,将我的心灵和灵魂同时割裂成两部分。
3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
它们都是我人生(身为读书人、身为作家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小说。倘若只让我从中挑选一本,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
4
作为小说家,我把它(《了不起的盖茨比》)看做是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是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件标志,然后时而叹息,时而全身紧张,好像命中注定一样始终牵扯着我。说是不可思议也行,但如果小说里没有了不可思议,又有谁去读小说呢?
5
钱德勒的小说,对自己的故事毫无不安或不信任感。
他是渴望坚持写作纯文学的人,至少在读他作品的时候,让人觉得一部部都是丰满的、完美的。
6
有那么几位作家,只要一有新作问世,我就马上赶往书店买回来,哪怕别的书刚读到一半,也会抛在一边,不管三七二十一翻开就开......
迄今为止,我阅读石黑一雄的作品时从来不曾失望过,也从未感到不以为然。
7
我将斯蒂芬·金与其他众多恐怖小说家区别开来看待,是从第二部作品《撒冷镇》开始的......
在写过《闪灵》之后,他成了货真价实的现代恐怖小说之王。自那以来,金的小说我几乎全部读过。说是他的粉丝亦不为过。
8
就我个人的领会,约翰·欧文是位本质上非常单纯的作家。
但由于太过单纯, 以致和这个不单纯的世界产生了龃龉,反倒令人觉得他的现代性更加明显。这种独特感真是不得了!如此的独特与激进,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理解。
9
《移动的靶子》的原作诚然一气呵成,不愧为罗斯·麦克唐纳早期的上乘之作,但我更对中期的《条纹灵车》和《加尔顿事件》情有独钟。翻开任何一页,上面都以内敛的笔触将人生的艰难与无奈写得入木三分。感觉上似乎每个出场人物都戴着一顶黑乎乎的帽子,都各自在不幸的道路上匍匐前行。没有人能得到幸福,却又人人都行走不止,也必须行走不止的罗斯·麦克唐纳仿佛在这样不断地呼喊。
10
我很喜欢加西亚·马尔克斯,仔细想来,马尔克斯的小说几乎从不写自我。以南美的风土为舞台,在土著风景中,也就是在外界环境的环绕之中,人物形象浮现出来,而不是从内部去描写自我......
我没有对超自然的信仰,对我来说,那些都是自然发生的时。你看马尔克斯,人们把他的作品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可对他来说,那些并不“魔幻”,那是他双眼中看到的“现实”。我笔下所有的角色、发生所有的时,都来得很自然。
11
优秀的经典名著多几种译本也不妨事,这就是我的基本看法……
有几种高品质的选项,通过多种面貌的累积,原文应有的姿态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这才是翻译最理想的形态。
我想《麦田里的守望者》已经跻身这类“经典”的范畴。
12
雷蒙德•卡佛终其一生,拼命坚持写作雷蒙德•卡佛的故事。
由于他稍微拯救了自己,我们也会(在大多数情况下)稍微获得拯救。这大约就是卡佛作品为全世界读者热心阅读至今的理由之一。
13
我喜欢传记,图书馆里能找得到的都要看看。比如有关苏维埃革命的书,还读了不少关于纳粹的书。
东京创元社出版了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我对这本书入了迷,还有他的《柏林日记》。筑摩书房的《当代世界纪实文学全集》也让我相当着迷。还有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等。
14
契诃夫不太陈述意见。只是认真观察细微之处,加以描写。观察后描写,再观察,再描写。
从这种姿态中,他的愤怒和悲痛静静地浮现了出来。不是愤怒或悲痛地在写,而只是凸显结果。
契诃夫作为一名观察者,真是非常出色啊。
15
在那之前的年代,有过战争、有过贫穷,值得写的东西比比皆是。从思想性的角度,出了《蟹工船》那样的作品。
但我根本没有想写的、值得写的东西。大学毕业后开店,欠了债,每天忙忙碌碌地工作。
直到二十九岁地某一天,忽然觉得“啊,好像能写啦”。没有任何根据,只是这么想而已。
16
弗雷泽是以前看的,其实记得不怎么清楚,经常看的倒是《我们赖以为生的神话》的作者约瑟夫・坎贝尔的作品。
并不是对写小说有什么帮助,仅仅是因为有趣才读的。说到有趣的事,对我来说,是能将书中所写的东西据为己有,用英语来说便是tangible(伸手可及)的材料。
17
因为知道了布劳提根和冯内古特,心想还有这样的小说啊,我觉得这极大地影响了比如《且听风吟》和《一九七三的弹子球》)。
假如没有他们,我想或许就不会有那样的作品了。
18
在结构上,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精确描写和作者本人截然不同的阿Q这一人物形象,使得鲁迅本身的痛苦和悲哀浮现出来。
这种双重性赋予作品以深刻的底蕴。
19
在日本,我前面一代的三个重要作家,是三岛、安部公房和大江健三郎。
他们当中,我必须说,我最喜欢安部,最不喜欢三岛。我几乎没读过三岛,因此我想我与三岛间没有什么相似点。
20
我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静静的顿河》……上中学的时候我读了三遍,因为太有趣了。
我非常喜欢物语、故事 之类。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福尔摩斯,亚森罗宾等这一类故事。
还有大仲马的《三剑客》、《基督山伯爵》和《悲惨世界》之类的,非常非常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