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导言)
一、科学之重
虽然在序言里,多尔说不要光看科学,但在导言里,却是在大说特说科学。
斯宾塞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惟一的答案是——科学。这是对科学最有力的回答。
科学是时代的要旨,也是构建现代主义范式的基础。
科学带给美国的优势有三:一是在生产上,它使美国成为全世界工业国家的领导;二是在社会方面,它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由机器替代人工完成日常繁杂事务的更为闲暇的生活梦想;三是在思想上,它的方法已经主导自身之外的领域——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理论领域。
再来看当时人们的对科学的崇拜程度:
1)人们普遍相信专业、科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宇宙看空间与苏联竞争,能够打败越南共产主义者,能够在国内消除贫穷,提高健康水平,扩展年轻一代的知识基础。——到今天,这种对科学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并不起着全部的作用。
2)教学机器、程序学习以及不受教师影响的课程被认为是未来的潮流,是通向社会拯救的道路。——今天看来,教学机器还形成潮流,我们大都还是粉笔+口授的方式,程序学习呢?有一小部分是这样的学习。但是“不受教师影响”的课程,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所有的教育和发展,都需要考虑人的因素,而不能只考虑科学的因素。
结合今天授课的互动来思考:故事里有科学性吗?
故事里有科学性,但不全是科学性,还有文化和精神。有我们的意义在里面,有我们的阐释在里面。所以,我们的课程也要讲故事。
小龙老师说:课程就是人,课程就是英雄的旅程,是在讲述怎样的故事,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反思。带有科学意义的反思,就是叙事。叙事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反思上,聚焦于我们的经验,收集这些经验结晶出来的重要事件,人重新理解所学到的一切。
科学仍然是课程所要追求的第一要素。
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1)后现代观的两个要点
第一,给予后现代主义一个无所不包的定义是不可能的:这一运动过新,尚无法界定自身,而且过于多样,任何一种分支都无法予以代表。
第二,科学最终将成为发展后现代范式所围绕的核心学科。指充满创造力和不确定性的当代科学。科学为开放的、转变性的,而不是封闭的、可预测性的。
【思考】其实,任何定义都不能无所不包,任何一个词汇也不能无所不包。现代课程最终都要讲的是科学,也唯有科学精神才能主导一切。虽然作者在序言里说视科学为惟一的途径,会失去许多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没有科学,所有的都会乱套。当然,这种科学是开放的,是转变的,是可以发展的,是可以生长的。
2)具有创造性和转变性的课程的特点
具有创造性和转变性的课程必须将科学与美学相结合。
【思考】科学与美学领域同时存在,任何一方都没有凌驾于另一方之上。我认为至今为止,将科学与美学结合,仍然是课程的必备要素。有理性的支撑,有美学的渗透,这样的课程实施时,学习者才会受到很好的滋养。但是至今为止,我却几乎没有见过这样的课程,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出来呢?哈,只是想一下,因为这其实很难。
3)构建后现代课程的关键
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会话是构建后现代课程的关键。
【思考】用这三条来衡量现在的课程设计,是很好的标准。开放的,需要理念开放,设计开放,环节开放,活动开放,评级开放。同时,要充满互动,不是一言堂,不是迷信权威,是可以体验的,可以补充的,可以完善的。最后,要有共同会话空间和平台,才能让前面的开放和互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