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焦虑和压力,从成为孩子的“情绪缓冲垫”开始
有一则培训机构的广告,这么写到:
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
这哪里是广告,简直是赤裸裸的恐吓!
作为一名80后的母亲,很多时间也会穿梭在各种校外培训中,我们确实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社会,或是和整个社会的潮流对着干,但请不要忘了,我们自己的情绪和看待事物的态度却是我们自己控制的。
在刘亮博士的新书《父母做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中,他也提到了来自社会和时代的压力使我们都变得焦虑,这成为了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压力缓冲垫而不是助燃器。
家长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看待社会现状的心态,调整自身与之相伴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帮助孩子过滤掉一些来自社会的负面信息,来间接地保护孩子免受社会系统层面的焦虑的影响。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并非所有家庭的孩子在面对社会压力时都会出现厌学问题。那些看到孩子面对学业压力时只会发火,缺乏理智,甚至表现的比孩子还要紧张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厌学的孩子。
而另外一些父母他们往往是孩子很好的“压力缓冲垫”和“信息过滤器”。什么意思呢?其实每个孩子在学校偶尔违反纪律,或是惹点小麻烦都是正常的,许多老师面对教学业绩和升学率的压力,也是既无奈又虑,所以某些时候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难带有一些自己的焦虑情绪。
如果老师的话语传递给家长的紧张情绪是10分的数量级的话,那么家长需要保持理智,去区分和澄清老师说的话里面究竟想传递的重点信息是什么,哪些是自己作为家长可以发作用去配合老师影响孩子的,哪些焦虑情绪是可以在自己这里过滤掉,没必要传递给孩子的。最后,通过家长传到孩子那里的焦虑大概5-6分就差不多了。
家长也需要在过滤焦虑的同时,去思考可以给予孩子的可操作建议,然后和孩子就事论事地讨论。这样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神队友”。
如何做呢?一个原则:
靠近和理解孩子在先,讲道理在后。
例如:当儿子和我说在学校和同学不愉快了,我可能第一反应是要去平息他的情绪,或者说:“你怎么又和同学打架了,都这么大的人了”。其实在大部分孩子的眼中这种安慰和讲道理都没什么用,甚至会觉得这样的回答太冷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当一个人经历挫折和痛苦时,最需要的是旁人耐心的陪伴、倾听和理解,而不是大道理。
这个道理其实在成年人的社交策略里一直被广泛应用,“先建立关系,在讲道理”。有意思的是,这种在成人世界中极力推荐的却很少被家长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讲道理,也不是和稀泥:“这没什么,别多想。”我们需要耐心地听孩子把烦恼讲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情绪和痛苦的在意。此时,家长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这确实让你挺难受的”,也比只讲空洞的大道理来得好。
如果要讲道理,也请在听孩子把话说完后再讲。我们可能会发现当习惯这样去回应孩子以后,我们的建议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了。
作为父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如果想要改变我,请先靠近我,理解我,接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