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型社会发展
把我们社会比做电动车的一个比喻,电动车有动力电池,这些人就像是外来到大城市务工的劳动力;有刹车片和外壳,就像是本地的中小企业业主;还有车的座椅和方向盘,就像体制内的员工。
第一代的电动车就像我父母辈的50后60后,他们整体就像试验用的电动车。因为整体遇到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年代,就像是电动车跑圈试车一样,跑得都很平顺,甚至都很少有刹车,不管体制内外大家日子都过得不错。就连电池很多时候都是和车一起退役的。
车不好,但是路况好,大家跑下来很和谐。
而我们这一代就不一样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来了,路况也很艰难,大家总是要动不动的刹车。外部环境风吹雨打。车更好了,就像我们这一代相比50,60后普遍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但是路很难跑。
为了维持高动力,那些外来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就像动力电池一样需要辈梯级利用。意思就是他们跑到大概35岁,能量有所衰减了,就要被从车里拿出来,放到电站里面做要求更低的储能电池。就像是年纪大了被从大城市挤出,跑到小城市找份不需要天天996但是低薪的工作,继续供电。
那些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就像刹车片,路况不好,总是有很多的意外,他们就会被反复过度使用,很可能就是提前报废了。但是因为生育率低,所以可更换的配件不够,他们还可能需要延迟退休,继续贡献。
大家都想进的体制内就像是车内的座椅,因为有空调,整体还算是冬暖夏凉。但是外面40度的时候车里哪怕有空调,这些内饰也会被晒得发烫,总有点不舒服。
大学里的年轻人就像是原材料,你问他们想做车的动力电池还是刹车片,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只想去车里做座椅。外面天越热,大家越想去车里。没空调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可是车要跑起来,总要有人去做动力电池和刹车片的。到了一定年纪,看清楚了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了。
唯一有希望的,就是现在已经8月末了,秋天马上要到了,相信到了秋天,就没那么热了。